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美食外卖平台市场的调查报告

关于美食外卖平台市场的调查报告

关于美食外卖平台市场的调查报告
关于美食外卖平台市场的调查报告
班级:作者:指导老师:袁怡闻
摘要:伴随着网络购物在中国的飞速发展,加上“互联网+”的推动,外卖平台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像初生的太阳一样,正在以势不可挡的形势蓬勃发展,而且悄然改变着餐饮行业形势以及民众的生活。

外卖平台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网上订餐和配送服务,作为新事物,其在为民众提供新的便捷的订餐就餐方式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需要改进的不足和问题。

此次调查将采取访问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从外卖平台自身发展模式入手,结合消费者和餐饮商家的反馈,调查并分析了外卖平台的商业营销状况。

并在此基础上对外卖平台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解决外卖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外卖;网上订餐;配送
一、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外卖行业应运而生,而且凭借自身运行快捷简便的特点,很快受到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的欢迎。

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外卖平台的发展提供了依托。

在中国 18-30 岁的人群中,有 92%以上的人拥有智能手机,只要在智能手机上下载安装外卖平台APP,就能够在页面显示的商家点餐,并享受线上支付和配送服务。

外卖平台一经开发,便发展地如火如荼,美国最大的外卖网站GrubHub 已经经营快十年,日订单量约十余万单,市值二十多亿美金。

而当前行业巨头美团外卖的日订单量已经超越了300万单,远超美国同行。

其它行业巨头如百度外卖,饿了么等平台发展速度同样令人咋舌。

对于时间安排相对紧张的大学生和年青一代上班族来说,很多情况下没时间去餐厅就餐或者不存在自己做饭的条件,现在只要拿出手机,打开APP,就能够在手机上点餐,简单快捷,选择多样化,还有其它用户的评价作参考,在线支付完成,坐等食物送到指定地点即可。

能够说,外卖平台发展势头强劲并非没有道理。

可是,新事物在发展初期都会出现各种问题和不足,外卖行业同样如此,仍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调查目的
此次报告,经过调查众多的外卖平台用户中的一小部分,以浙江省的外卖平台用户为样本,研究了“互联网+”时代外卖平台发展对消费者生活方式、行业连锁效应、商家销售状况的影响。

此次调查主要为解决商家和企业在外卖平台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如何更好满足取得消费者的需求?如何完善菜品展示内容?如何保证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如何提高配送效率?如何整合行业市场等等。

经过这次调查,发现了消费者在外卖平台使用中遇到的,商家在运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给出恰当的建议。

为外卖平台如何更加健康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参考。

三、调查方式与主要内容
此次城乡调查采用的是网络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网络问卷调查以浙江省的125名外卖平台用户作为样本,为保证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包括了18岁以下、18——23岁、23岁——25岁、25——30岁以及30岁以上几个年龄段的外卖平台用户。

经过其对外卖平台使用频率,用户体验,服务满意度(包括订餐和配送服务等),订餐种类、以及对外卖平台发展的意见建议等的调查,来发现现行外卖平台在受众的视角上的发展现状和不足之处。

问题设计具有多样性,针对性的特点。

访问调查主要针对餐厅老板,经过调查外卖平台对餐厅营业额、经营方式的影响和商家对于外卖平台发展的看法、与外卖平台合作的意向等来分析外卖行业对传统饮食服务行业的改变和冲击。

另外,此次调查还经过互联网、杂志期刊等其它媒体,查阅了诸多文献资料,为外卖平台、餐厅商家和线上用户提供一个相对可靠、专业的解决问题方式。

四、调查对象概况
外卖APP兴起于,作为一个第三方平台,它介于消费者与店家之间,起到一个信息交互、促成双方外卖交易的作用。

其交易方式可简要概括为:消费者打开APP后软件获取消费者定位信息,自动提供在配送范围之内的餐厅选项,而后消费者选择自己喜好的餐厅餐品确认订单完成支付,外卖APP将对应信息传达至商家处,配送员取得菜品后送达至消费者手中。

以 5月为例,数据显示,饿了么、美团外卖和百度外卖以37.8%、
30.5%、15.0%的比例领跑移动在线订餐市场[1]。

另一数据显示,在中国白领人群最常使用第三方外卖平台中,百度外卖占比超过33.1%,居第一位,美团外卖以33%位居第二,饿了么的市场份额则为28%[2]。

DCCI数据显示,经过包括市场份额、用户满意度、用户粘性、消费金额等多个维度的对比,中国第三方外卖平台在白领市场的三强鼎立格局已经形成,其中百度外卖、美团外卖在多个维度呈现胶着状态。

而除上述三家外卖平台外,行业中还有许多诸如淘点点、大众点评、点我吧、美餐网、外卖库等一些市场份额较小的平台。

当前,外卖平台行业已经处于疯狂补贴烧钱模式的末期,各平台开始逐渐建立自己的服务体系和生态环境。

此前摩根士丹利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提高物流效率和产品品质是各大送餐平台的核心诉求,预计服务质量将成为左右未来外卖市场竞争格局的重要因素。

现有外卖平台盈利模式无外乎四种:平台使用费;流量分发费用,如排名、广告、交易佣金、大数据等增值服务;物流配送费用;食材或餐厅耗材供应链[3]。

可是这四种模式在长期看来都具有一定的缺陷。

如针对依靠平台使用费而言,当补贴结束,平台向商家收取的平台使用费大幅提高时,多出来的费用商家必然会转移至菜品价格或配送费用中,最终由消费者来承担。

而丧失了价格优势的外卖可能会导致用户意愿降低,那么平台的价值也就不复存在,最终的结果可能是用户再次拨通商家外卖单上的电话,采用电话直接向商家点外卖或利用商家的微信公众平台直接订餐。

外卖平台多年来积累的消费者和商家资源可能慢慢流
失。

而对于流量分发费而言,外卖单价均不高,本身就是低毛利产品,想向商家收费本身就有逻辑上的矛盾。

商家多接单就意味着成本驱动,而这部分成本又因为订单的不稳定而沉没掉。

对于一般餐厅而言,堂食为主,外卖是补充,盘活闲置即可。

若与平台合作所带来新的高额费用,那么最后将又回回到电话订餐上。

平台到后来,可能鸡肋,也可能一地鸡毛。

可见,当前外卖平台的主要盈利模式还是较为单一且不可持续发展,想要取得长期健康有效的盈利模式,平台还需要进一步去探索。

另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是, 315晚会上曝光的“饿了么黑作坊”事件引出了外卖平台对于合作商家的食品卫生安全监管问题。

数据显示,上海市消保委对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外卖等平台上的100户商家调查中,仅有39家餐厅提供了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等信息,而这39%的比例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符、伪造证件等问题。

新京报记者在今年3月对三大平台的30家餐厅抽样中,发现过半数的餐厅在工商登记、餐饮服务许可证等方面存在问题[4]。

能够说食品卫生及安全的有效保障已经成为外卖平台发展过程中最需要克服的问题之一。

如何有效杜绝黑心作坊混入平台,让消费者吃到实惠放心的餐品,使平台可持续发展是外卖平台管理者需要去考虑的问题。

而在价格优势和补贴优惠日益减少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将更加注重外卖本身及配送的服务质量,具体包括配送准时程度、餐品保存完好程度、餐品口味等。

这也促成了外卖平台在疯狂补贴时代末期的转型——从价格拴住消费者到靠服
务赢得口碑。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此次城乡调查包括问卷调查与访问调查。

问卷调查经过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对外卖软件消费者从消费频率、消费者消费偏好、消费者满意度以及消费者反馈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调查与数据收集处理。

此次网络问卷调查涵盖各年龄段消费者。

本次调查有效问卷数为125份,经过对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一)年龄分布
在大学校园外,以及寝室区周边,不乏辛勤送外卖的外卖小哥。

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外卖软件消费人群以大学生为主。

绝大部分的消费
者为年龄范围18-23之间的大学生人群。

另外,极小部分的外卖消费者为此年龄范围外的消费人群。

由此可见,叫外卖已成为除食堂就餐以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