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生培养过程几个重要环节质量管理的实践 考虑各院系研究生培养管理与质量评价结果;(前
三名,给予追加招生指标5—15%,后三名,减少
5—15%)。
(2)对导师科研要求和招收研究生人数限制
招收研究生人数限制:
新增硕士生导师每届指导硕士生数量限定1人;
其他硕士生导师每届指导硕士生数一般限3人;
的办学模式;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立足于
为地方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
撑;积极参与国家的科研攻关和科技开发。
校情: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的多科性地方“211
工程“建设高校。
研究生培养过程几个重要环节质量管理的实践 二级学科博士点40个,四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硕士点10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
硕士生:纵向2.5万元/年人,横向4万元/年人;
博士生:纵向4万元/年人, 横向10万元/年人。
经、管、文、法类和数学专业:
硕士生:纵向1万元/年人,横向:2万元/年人
博士生:纵向3万元/年人,横向:5万元/年人
研究生培养过程几个重要环节质量管理的实践
2、指导教师
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学术导向作用体现在引导,
实施效果
较好地起到鞭策落后,激励先进的作用,促进
院系领导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视。
培养过程督查与评价的实施
评价结果反馈到各学院,使学院及时了解本单位 培养过程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措 施,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

给研究生培养管理与质量较落后的学院、学位点、 导师形成压力,督促他们把好研究生培养各环节的 质量关。
目前在校研究生5100多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生
3780多人;博士生330多人。
博士点仅涵盖部分学科(涵盖5个门类),博士生
规模小。
研究生培养过程几个重要环节质量管理的实践
科研任务现状:
纵向科研经费:全校每年8000多万元。
横向经费:6500多万元。
尽管硕士生是一个过渡性层次的培养规格,但是
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可操作性:评价过程和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的
采集不额外增加各学院工作量。 另外,有些指标受客观因素制约,通过本单 位努力,一时还难以改善,暂不列为评价指标, 可以通过激励机制来促进。
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2)我校的培养管理与质量评价体系。


研究生培养过程几个重要环节质量管理的实践

新增博士生导师每届指导博士人数限1人;
博士生导师每届指导博士生人数最多限2人;
新增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每届指导研究生人
数较多的导师,其指导的研究生列为全程重点质
量跟踪对象。

对导师科研项目和经费要求:
研究生培养过程几个重要环节质量管理的实践

理工科类:
5、加强对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过程的管理
学位论文质量反映研究生专业理论基础、科研
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是研究生
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
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是论文质量监控的关键
环节,是对学位论文质量的综合评价和检验。直接
影响着研究生培养过程,对研究生的学风也会起重
要引导作用。
研究生培养过程几个重要环节质量管理的实践

评价体系具有导向性:引导各学院解决当前研究
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性:评价体系各项指标及其权重应该是动态的。
不同的学校面临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矛盾可 能不尽相同,评估体系包含的指标及其权重会有差异。 同一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会有变 化,其评价体系的指标可能应有所不同。
学校内部培养管理与质量评价体系有别于国家 或社会评估机构的培养质量评估体系,它更侧重于 培养管理的评价,为培养质量的监控提供依据。两 者测重点不同,但目标一致。 (1)评价体系的制订主要考虑以下几因素:
评价体系的目的性:推动培养质量提高,推动
各环节培养工作;
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硕士生是我校一支重要科研力量。若缩短学制,势
必导致研究生难以比较深入地进入课题开展研究,
对科研、科技开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研究生培养过程几个重要环节质量管理的实践 4、规范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营造良好的学术氛
围。
硕士生、博士生开题报告必须以学术报告
会的形式公开。 规定开题报告的时限。 硕士生:2年学习年限,必须在第3学期 第15周完成开题报告。
院,以便督导检查。
研究生培养过程几个重要环节质量管理的实践
督导检查。督导组深入开题报告现场、抽查
开题报告和中期报告的书面材料,据此评价各学
院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质量。
定期组织“研究生学术论坛”。研究生在学
术思想不断文流与碰撞中得到培养和磨炼,拓宽
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研究生培养过程几个重要环节质量管理的实践
对于指导研究生连续两届盲审未通过的,暂停招
生一年,并列入研究生培养质量跟踪对象。
研究生培养过程几个重要环节质量管理的实践
3.培养方案和学习年限的确定
培养年限确定;
课程设置;
学术活动与教学要求。
(1) 博士生的培养年限。
研究生培养过程几个重要环节质量管理的实践
(2) 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
b、 管理规范:学院培养质量保障措施,研究生院
下达的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2、培养过程督查与评价的实施 评价体系是评价各学位点、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
质量的依据。评价过程贯穿于平常的工作中,各项指
标的采样来源于平常的工作中。
通过研究生教育督导组平常的督导检查获取评价
研究生培养过程几个重要环节质量管理的实践 2.5—3年学习年限,第3学期末到第4学期的
第8周前完成开题。及时交书面开题报告材料。
博士生:必须在第4学期第10周前完成。
博士生的中期检查,在第5学期第12周前完成。 检查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学习和 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交中期报告。 提前一周将开题报告时间、地点汇总所在学
倡导和指导三个方面。导师的学术水平及及其指
导,对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主要措施:
(1)完善导师的遴选制度,特别是严格博导的遴
选过程。
(2)实行新增硕、博导岗位培训制。
研究生培养过程几个重要环节质量管理的实践
(3)定期对研究生导师进行考核,废除博导终身制。
废除博导终生制。每年对博士生导师的科研情况 进行考核科研项目不合要求,不列入当年的招生 简章; 硕士生导师两年考核一次。
原有的论文评审及答辩方式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论文评价偏高,论文容易通过评审; 学院级的论文评审及答辩常常是“零淘汰”。
这些现象影响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严肃性,影
响了学位授予质量。
主要措施:
(1)博士学位论文全部实行盲审,每篇论文请五
位专家进行隐名送审。
研究生培养过程几个重要环节质量管理的实践
的第一手材料; 平常的各项培养工作组织实施过程中,收集各学 院有关工作实施和完成情况,以及论文质量,作为评 价原始材料。
培养过程督查与评价的实施 依托研究生社团组织,建立研究生信息员制度。 每年评价一次,评价结果作为考核各学院研究 生教育工作业绩的主要依据,并配合学校人事制
度奖优罚劣。
课程学习阶段出现补考或重修的研究生,其学位
论文由研究生院组织“双盲”评审;
指导研究生人数较多的导师,其研究生按一定比
例参加研究生院组织的盲审。
研究生培养过程几个重要环节质量管理的实践
注:导师每届指导硕士生人数达3人以上,按 (每届指导人数-2)确定参加研究生院组织的“盲 审”数量。 质量跟踪对象的学位论文。包括导师上届指导的 研究生出现论文评审不通过的;或研究生有一次学 位论文送审未通过的。 其余随机抽选5%学位论文进行盲审。
招生环节(10%)
培养方案与课程教学(35%) 培养方案的制订 教学文件 课程建设 课堂教学与教学效果
培养管理与质量评价体系 学位论文(35%) 开题报告与中期考核 科技活动和撰写论文 a、研究生学术活动开展情况; b、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近三年人均发表论文、
获奖、授权专利情况;
c、博士生科技创新基金立项情况。
研究生培养过程几个重要环节质量管理的实践
改革后第一年(2004年)论文送审情况:
研究生院组织盲审全日制硕士生学位论文158
篇,不合格14篇,修改后答辩6篇;
结果反馈学院后,在研究生中引起很大反响。
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若干问题探索与实践
三、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 的建立
过程决定结果。要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一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
志,又是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标志;
制度创新是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地积极发展
的保证;
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培养质量保证机制的出发点
通过改革、完善建立起具有一定先导性的、可
以进行自我调节的、体现个性化培养特征的、能够
保证培养质量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激励机
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障机制若干问题探索与实践
二、研究生培养过程几个重要环节质量管 理的实践

招生环节


指导教师
培养方案和培养年限的确定
课程教学
中期检查与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
研究生培养过程几个重要环节质量管理的实践
1、招生环节
除了要规范招生复试环节的程序,不断完善复 试考核办法外,还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确定各院系招生数,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合格导师数(在全校比例); 承担科研项目(纵向、横向)、经费总额; 合格生源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