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六章学习动机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六章学习动机

第六章学习动机一、单项选择题1 •激发和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并使行为指定学习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向内部动力叫作()。

A. 学习动机B. 学习期待C. 需要D.诱因2. 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

A. 学习期望B. 学习兴趣C•学习知识D.学习压力3. 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叫作(A. 学习动机B. 学习期待C. 需要D.诱因4.学习动机的作用主要有()。

①激活功能②指向功能③强化功能④维持和调节功能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口渴会促使个体做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A. 导向功能B. 激活功能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D.强化功能6. 李华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他的学习动机是(A. 高尚动机B. 内部动机D.低级动机C•外部动机7.下列学习活动中属于内部学习动机的是(B. 获得表扬C•获得高分D.获得解答8 •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A. 内部学习动机B. 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认知内驱力9. 各种动机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最为突出。

A. 认知内驱力B. 附属内驱力C•内部动机D.自我提高内驱力10. 小明学习不是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也不是为了赢得名次,只是他发觉知识学习过程本身就有乐趣。

根据奥苏贝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小明的学习动机属于()。

A. 认知内驱力B. 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自我效能感11. 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 认知内驱力B. 附属内驱力C. 自我提高内驱力D. 内部动机12. 英语老师讲课很生动,激发了某小学生学好英语的愿望,其学习动机属于()°A. 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B. 低级的学习动机C•高尚的学习动机D.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13. (2012年真题)有的小学生为获得教师的鼓励而学习,有的小学生为获得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有的小学生为了让同学瞧得起而努力学习。

其学习动机属于()。

A. 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B. 远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C•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D.近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14•最近,张华为了通过下个月的出国考试而刻苦学习外语,这种学习动机是()。

A. 外在,远景动机B. 内在,远景动机C. 外在,近景动机D. 内在,近景动机15. 力求在本学期取得好成绩,争取拿到奖学金,属于()。

A. 高尚的动机B. 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C•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D.认知内驱力16. 小明从小就树立起为祖国争光、为人民做贡献而努力学习的宏伟愿望,他的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 内部动机B. 外部动机C. 远景性动机D. 近景性动机17. (2014年真题)小红非常喜欢文学作品,所以上语文课时特别认真。

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 认知的内驱力B. 附属内驱力C. 生理的内驱力D.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18.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A.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B. 工作动机和提高动机C. 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 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19. 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

A. 利他主义B. 以国家为重C. 大公无私D. 无私奉献20. 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认为,在动机强度为()水平时,学习效率最高。

A. 高等B. 低等C. 中等D. 最低21. (2012年真题)耶克斯和多德森在研究动机强度和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时发现()。

A. 动机越低,学习效率越高B. 动机越高,学习效率越高C. 任务难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不同D. 任务难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相同22. 一个学生在考试时要求获得好成绩的愿望过分强烈,以至十分紧张而产生了“怯场”现象,竟答不出自己十分熟悉的问题。

这种现象是由于()。

A. 线索不足导致了遗忘B. 动机强度过低造成的C. 动机强度过高造成的D. 狭隘的动机造成的23. 学生中流传“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是有一定道理的,可以说明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A. 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B. 归因理论C. 动机需要论D. 动机强化说24. “学生之所以学习,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赞赏、赞扬和优异的成绩等报偿”,持这种观点的学习动机理论是()。

A. 成就动机理论B. 归因理论C•强化理论D.自我效能感理论25.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来源于()。

A. 认知主义理论B. 精神分析理论C. 建构主义理论D. 行为主义理论26. 人本主义心理学将动机视为人性成长发展的原动力,其代表心理学家()就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人类内在需要的角度解释动机。

A. 罗杰斯B. 马斯洛C. 华生D. 罗洛?梅27. 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归之为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两大类。

下列不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A 安仝需要安土需要 B. 归属需要 酋击壬尹 •^尊 D.求知需要28 •在学校环境中,师生和同伴之间良好的交往关系能满足学生的(B. 归属需要C. 求知需要D. 审美需要29. 一个徒步登山者费尽千辛万苦,每一步都走在生死边缘,过程艰苦的有时候 会让他想要放弃。

然而当他登上山峰的那一刻,他感受到了一种“发自心灵深处 的战栗、欣快、满足、超然的情绪体验”。

马斯洛将这种感受称为“高峰体验”, 这时人的()得到满足。

A. 安全需要 B. 归属需要 C •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30 •提出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 马斯洛B. 耶克斯和多德森C. 维纳D. 阿特金森 31.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做出的解释和评价叫作( )。

A. 动机B. 归因C. 诱因 李刑 . 需要 32.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内在的、稳定的因素是( )。

A.能力B.运气 C •努力 D. 任务难度 33.“这次考C D A. 生理需要试失败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于()。

A.内部的不可控因素B.外部的可控因素C•内部的可控因素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34. 某同学认为自己考试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其归因是()A. 内部、不稳定、可控B. 外部、稳定、可控C. 外部、稳定、不可控D. 内部、稳定、可控35.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最早由()提出。

A. 奥苏贝尔B. 维纳C. 马斯洛D. 班杜拉36. 班杜拉认为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是()。

A. 自我判断B. 自我评价C•自我期待D.自我效能感37. 小明在多次考试中发挥失常,逐渐丧失了信心。

在某次考试中,他发现一向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小方取得了全班前十名的好成绩,他对自己能成功的信心顿时增强了很多。

这表明()能够影响自我效能感。

A. 言语暗示B. 替代经验C•情绪唤醒D.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38.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

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②替代经验③言语暗示④情绪唤醒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39.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马斯洛B. 阿特金森C. 维纳D. 维果斯基40. 依据成就动机理论,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寸,避免失败者会()A. 犹豫不决B. 可能选择这项任务C. 回避这项任务D. 坚决选择这项任务41. 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概率约为()的任务。

A. 25%B. 30%C. 90%D. 50%42. 下列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做法,错误的是( )。

A. 开展学习竞赛,提高学生积极性B. 在教学过程中,只运用奖励,激发学生的上进心C. 运用反馈原理,强化学习动机D. 创设认知冲突,引起学生注意二、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李云在小学六年级的第一次数学摸底测验中,成绩很不理想,在班级的排名是三十几名,而此前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很优秀。

他回家后受到父母的责骂,从此以后, 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

其实,他也很想取得好成绩,但又认为自己做不到,因为甚至连他最感兴趣的数学考试都出现了不及格现象,别的学科又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呢有一次,老师还用鲜红的水笔在他的试卷上批注“字迹潦草,思维混乱”。

久而久之他便对学习丧失了信心,上课不认真,拖欠作业,对考试成绩也抱无所谓的态度了。

问题:(1)分析李云同学对学习丧失信心的原因。

(3)教师正确掌握维纳的动机归因理论有何意义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3个班中将每班成绩排名后6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一个班级。

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发现每名学生的智商都在正常范围。

于是要求这1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

第二,上课提问时,难度要适当。

第三,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肯定,对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鼓励并耐心纠正错误。

第四,鼓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了。

问题:请结合以上材料,用动机理论对材料进行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内部动力。

2.B【解析】学习动机包含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种成分。

其中学习需要包括学习兴趣、爱好和信念,在学习动机中占主导地位。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

3.C【解析】学习需要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意向,包括学习兴趣、爱好和信念等。

学习需要不同于学习期待,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4.D【解析】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都是学习动机的作用。

5.B【解析】动机具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调节与维持功能。

激活功能是指动机会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转化为活动状态。

6.C【解析】外部学习动机是指指向学习结果的学习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

例如,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教师的表扬、同伴的赞许等而学习。

7.D【解析】前三者是外部学习动机,获得解答是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因此,是内部的学习动机。

& D【解析】认知内驱力是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它是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

9.B【解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努力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家长的期待,并得到家长的赞许,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10.A【解析】认知内驱力是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中获得满足。

11.C【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12.A【解析】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是指由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这种动机很具体。

13.C【解析】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是指由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这种动机很具体,但不够稳定,易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题干中这些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属于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