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 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南极与北极冷的原因 测试题
高中地理 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南极与北极冷的原因 测试题
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气候酷寒、无风、降水多
B.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C.南极洲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贫乏的大洲
D.我们放寒假时正是考察该地区的最佳时期
4.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出门天如黑夜.强劲的东风刺骨般寒冷,气温在零下40度以下,这季节,在我的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日记中记述的这天早晨,王教授在( )
【点睛】本题考查南北两极地区有关知识,知道两极地区的异同点。
15.极圈
【解析】
【详解】
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极圈以内.在北半球有两种寒带气候类型:一是分布于亚欧大陆北冰洋沿岸和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苔原气候;二是分布于格陵兰岛和其他北极地区岛屿上的冰原气候.南极洲属于典型的冰原气候。
16.酷寒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旋转,可判断出甲地的经纬度( 80°W、66.5°S);根据地理位置可知乙是太平洋,丙是南极洲。
(2)长城站的经纬度约是(60°W,60°S),昆仑站的经纬度约是(80°S,77°E),中山站的经纬度约是(70°S,76°E),所以中山站和昆仑站位于寒带,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因为纬度相差1°,距离约为110千米,所以昆仑站离南极的距离为:(90°-80°)×110=1100千米。
【点睛】
本题关键是世界的海陆分布,南极地区气候寒冷主要受纬度、地形的影响。
3.D
【解析】
【详解】
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少,故A错误;
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故B错误;
南极洲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故C错误;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我们放寒假时正是南极洲的暖季且有极昼现象,适宜考察,故D正确。
(3)南极洲由于纬度高、获得太阳光热少,地势高,气温低、冰雪覆盖等原因①箭头为顺时针。②箭头为逆时针
(2)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冰山
(3)B (4) D (5)极夜
(6)长城站 2 保护最后一块没有被污染的土地(合理即可)
【解析】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地区看是按逆时针方向运动,在南极地区看是按顺时针方向运动。
(2)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为酷寒、烈风、降水稀少(干燥),形成南极地区酷寒的主导因素是____。
(3)南极科学考察的时间,多选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当科考队员登上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主人” (代表性动物)是____________。
13.南极大陆是最后被发现的大陆,也是至今没有常住人口居住的大陆,目前有20多个国家在这里建立100多个考察基地。读下图判断回答。
9.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择在2月份,其主要原因是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地区为暖季,白昼时间长;故答案选C。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南极地区的特点和南极考察站,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10.B
11.D
【解析】
10.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在南极采用温室种植蔬菜是因为以下南极恶劣的环境烈风、干燥、酷寒,故答案选B。
A.漠河B.喜马拉雅山C.北极地区D.南极地区
2014年2月8日,中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读 “南极部分科考站分布” 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有关南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地球最南的地区B.淡水资源储藏丰富
C.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D.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6.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 )
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2.小张在南极大陆实地考察后,得出南极酷寒的原因是( )
①气温极低,导致蒸发量小,带走热量少
②地处高纬度,获得太阳光热少
③绝大部分被厚达2000米的冰层覆盖,海拔高
④受海洋影响大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3.2014年2月8日,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14.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的弧线①和②上画出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是,两地地区对船只威胁最大的是。
(3)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原因是( )
①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②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③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的反射作用强,吸收的热量少④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A.为雨季,风力较小B.为旱季,降水较少
C.为暖季,白昼时间长D.为冷季,地表冰雪坚硬
新鲜蔬菜的供应一直是困扰我国南极科考的“老大难”问题。作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之一的“南极极端环境温室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中山站和长城站同时开展了初期调研实验。2016年2月26日一中国医生在南极种出蔬菜,为中国首例。根据图文,完成下面小题。
【详解】
(1)读图可知,中山站的经纬度为(69°S,76058' E),泰山站的经纬度大致为(74°S,76058' E);昆仑站的经纬度为(80025’S,76058' E),长城站的经纬度为(60°S,60°W);故我国已建成的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与经纬度(80025’S,76058' E)相吻合的是昆仑站;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根据经纬网定向的方法,结合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以及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可以判断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向。
4.D
【解析】
【详解】
江南丘陵 早稻6-7月份收稻子,说明北半球是夏天。A 漠河不可能零下40℃;
B 喜马拉雅山受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不可能是东风;
C “早晨出门,天昏睡”但是北极在夏季是极昼的;
D 符合题意。
5.D
6.A
7.B
8.A
9.C
【解析】
5.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南的地区,淡水资源储藏丰富;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代表动物是企鹅;故答案选D。
6.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故答案选A。
7.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南极地区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方,在南极的科考工作者如果想就地解决能源问题,将来最适宜开发利用的能源是风能,故答案选B。
8.读图可知,答案所给的四地中,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没在及圈内,无极昼极夜现象;故答案选A。
(5)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的影响,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我们放暑假时,南极地区会出现极夜现象。
(6)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长城站,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因为此季节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我国“雪龙号”考察船把南极科考站的生活垃圾转运回国的原因是保护这块没有被污染的净土。
11.南极洲代表动物的是企鹅,读图可知,A是企鹅;B是长颈鹿;C是北极熊、D是袋鼠;故答案选D。
12.昆仑东南纬度因素(纬度高)南极为暖季(温度相对更高),有极昼现象企鹅
【解析】
【分析】
该题以读南极地区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形成原因;南极考察站的地理位置、南极地区主要代表性的动物;南极考察的时间和原因,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下列属于南极地区代表动物的是( )
(5)当我们放暑假时,南极地区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6)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月份。我国“雪龙号”考察船把南极科考站的生活垃圾转运回国的原因是。
三、填空题
15.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以内,大部分地区气温很低,地面被冰雪覆盖。
高中地理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南极与北极冷的原因测试题
2019.2
本试卷共4页,100分。考试时长6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下图是某南极科考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他们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1)读图填写:甲地的经纬度________乙________洋 丙________洲。
(2)我国已经建立了三个南极科考站,位于寒带的是________、_______。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________方向,昆仑站离南极的距离约是________千米。
(3)用学过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析南极地区形成“地球上最冷的地区”的原因。
A.酷寒、干燥B.飓风、暴雨
C.暴雨、雷电D.台风、寒潮
7.在南极的科考工作者如果想就地解决能源问题,将来最适宜开发利用的能源是( )
A.水能B.风能C.太阳能D.地热能
8.下列四地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长城站B.中山站C.泰山站D.昆仑站
9.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择在2月份,其主要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 )
10.在南极采用温室种植蔬菜是因为以下南极恶劣的环境( )
A.台风、干旱、寒潮B.烈风、干燥、酷寒
C.台风、暴雪、寒潮D.冰雹、梅雨、寒潮
11.下列属于南极洲代表动物的是( )
A. B. C. D.
二、解答题
12.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我国已建成的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与经纬度(80025’S,76058' E)相吻合的是________站;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_______方向。
(2)极地地区由于纬度高,其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对船只最大的威胁是冰山。
(3)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原因是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和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的反射作用强,吸收的热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