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二章离心泵
特点:依靠旋转的叶片向液体传送机械能
容积式:如往复式、回转式等
特点:机械内部的工作容积不断发生变化
一、离心泵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二.离心泵主要构件的结构及功能
三、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四、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
五、离心泵的安装高度 六、离心泵的选用、安装与操作
复习:
1. 流量测量(变压头流量计;变截面流量计)。
思考:泵启动前为什么要灌满液体
气缚现象:
离心泵启动时,如果泵壳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远
小于液体的密度,叶轮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很小,叶轮中心
处产生的低压不足以造成吸上液体所需要的真空度,这样,
离心泵就无法工作,这种现象称作“气缚”。
为了使启动前泵内充满液体,在吸入管道底部装一止
逆阀。此外,在离心泵的出口管路上也装一调节阀,用于
思考:三种叶轮中哪一种效率高?
闭式叶轮的内漏最小,故效率最高,
敞式叶轮的内漏最大。
敞式叶轮和半闭式叶轮不易发生堵 塞现象
平衡孔:在后盖板上钻有小孔,以
把后盖前后空间连通起来。
单吸式叶轮
液体只能从叶轮一侧被吸入,结
构简单。 按吸液方式
双吸式叶轮 相当于两个没有盖板的单吸式叶轮 背靠背并在了一起,可以从两侧吸 入液体,具有较大的吸液能力,而
1)离心泵基本方程式的导出
理想情况:
1)泵叶轮的叶片数目为无限多个,也就是说叶片的 厚度为无限薄,液体质点沿叶片弯曲表面流动,不发 生任何环流现象。 2)输送的是理想液体,流动中无流动阻力。
理论压头
离心泵在上述理想情况下产生的压头,就做理论压头, 用H∞表示。
离心泵的基本方程
H
u2 c2 cos 2 g
杂质泵
叶片数目少。
二、离心泵的理论压头和实际压头 1、压头的意义
泵的压头:泵向单位重量流体提供的机械能。用H表
示,单位是m。
管道输送流体系统正常工作时:H=he
he z
p
g
u
2
2g
h
f
泵产生的压头主要用于是液位高度增加,静压头增大
以及克服流动过程中的压头损失。
2、离心泵的理论压头
N QHg /
故 , N~Q 曲 线上 移。
离心泵的轴功率与输送液体密度有关 。
2)粘度的影响
当输送的液体粘度大于常温清水的粘度时,
•泵的压头减小 •泵的流量减小 •泵的效率下降
•泵的轴功率增大
泵特性曲线发生改变,选泵时应根据原特性曲线进行修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铭 牌
(一).压头与流量
1 离心泵的流量
指离心泵在单位时间里排到管路系统的液体体积,一
般用Q表示,单位为m3/s或m3/h。又称为泵的送液能力 。
2 离心泵的压头
泵对单位重量的液体所提供的有效能量,以H表示,单
位为m。又称为泵的扬程。
离心泵的压头取决于:
泵的结构(叶轮的直径、叶片的弯曲情况等) 转速 流量 n Q,
机械密封: 主要由装在泵轴上随之转动的动环和 端面密封 固定于泵壳上的静环组成,两个环形
端面由弹簧的弹力互相贴紧而作相对 运动,起到密封作用。
4、离心泵的分类
1)按照轴上叶轮数目的多少 单级泵 轴上只有一个叶轮的离心泵,适用于出口压力 不太大的情况; 多级泵 轴上不止一个叶轮的离心泵 ,可以达到较高的
远,则冲击损失越大。 考虑到这项损失后,压 头线应为曲线d。
w2 2 2
2
c2 u2
b c d
设计 流量
w1 1 c1
1
u1
理论压头、实际压头及各种压头损失与流量的关系为:
H
q-H
实际压 头 设计流 量
三.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转速 流量 压头 轴功率和效率 允许汽蚀余量
Ne N
N e HQ g
Ne
H
机械能衡算
具体解题步骤见P60,例2-1
四.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及应用
1、离心泵特性曲线 离心泵的H、η 、 N都与离心泵的Q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 由确定离心泵性能的实验来测定,实验测出的一组关系曲 线:
H~Q 、η~Q 、 N~Q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注意:特性曲线随转速而变。 各种型号的离心泵都有本身独自的特性曲线,但形状基 本相似,具有共同的特点 。
压头。离心泵的级数就是指轴上的叶轮数,我国
生产的多级离心泵一般为2~9级。 2)按叶轮上吸入口的数目
单吸泵 叶轮上只有一个吸入口,适用于输送量不大的情况。
双吸泵 叶轮上有两个吸入口,适用于输送量很大的情况。
3)按离心泵的不同用途 输送清水和物性与水相近、无腐蚀性且杂质很 水泵 少的液体的泵, (B型)
兰州理工大学 石油化工学院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授课人:张栋强 联系方式:zhangdq@
流体输送机械:就是向流体做功以提高其机械能
的装置。
按照输送流体的性质分类:
液体输送机械 - - - 泵
流体输送机械
气体输送机械
通风机
鼓风机 压缩机 真空泵
泵按照其工作原理和结构可分为:
速度式:如离心式 轴流式、喷射式等 、 泵
N
e
Q gH N
电
电功率
N 电出
传
N
Ne
N N 电出 传
泵
N
e
N
电 N 电 出 电功率 机 电
与效率有关的各种能量损失:
(1)容积损失:
内漏
(2)水力损失
环流损失、阻力损失和冲击损失
(3)机械损失
泵轴与轴承、密封圈等机械部件之间的摩擦
机械 容积 损失 损失 水力 损失
思考:转速一定时,出厂前如何确定泵的压头呢? 实验测定 在泵进口b、泵出口c间列机械能衡算式:
pb
流量计 真空表 压力表
g
H
ub
2
H
pc
2g
g
uc
2
2g
h0 h f
b
c
h0
pc - pb
g
p c (表 ) p b (真 )
g
(二)轴功率、有效功率及效率
轴功率:电机输入离心泵的功率,用N表示,单位为W或kW 有效功率:排送到管道的液体从叶轮获得的功率,用Ne表示 效率: 反映泵对外加能量的利用程度,无量纲,用表示。 三者关系(如图): N
开停车和调节流量。
3.离心泵主要构件的结构及功能
1)叶轮 ——叶片(+盖板)
a)叶轮的作用
将电动机的机械能传给液体,使液体的动能有所提高。 b)叶轮的分类 闭式叶轮 叶片的内侧带有前后盖板,适于输送干 净流体,效率较高。 根据结构 开式叶轮 没有前后盖板,适合输送含有固体颗粒 的液体悬浮物。 半闭式叶轮 只有后盖板,可用于输送浆料或含固体 悬浮物的液体,效率较低。
泵壳
叶轮
泵轴
吸入导管
底阀
2. 离心泵的操作原理:
1)开泵前,先在泵内灌满要输送的液体。
2)开泵后,泵轴带动叶轮一起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液体在 此作用下,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叶轮外周,压力增高,并以很 高的速度(15-25 m/s)流入泵壳。 3)在蜗形泵壳中由于流道的不断扩大,液体的流速减慢,使 大部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最后液体以较高的静压强从排出口 流入排出管道。 4)泵内的液体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形成了真空,在液面压 强(大气压)与泵内压力(负压)的压差作用下,液体便经吸 入管路进入泵内,填补了被排除液体的位置。 离心泵之所以能输送液体,主要是依靠高速旋转叶轮 所产生的离心力,因此称为离心泵。
增大,泵的效率将上升并达到一个最大值,以后流量再增 大,效率便下降。
Q,H ,N,有最大值。
02
高效区
与最高效率相比, 效率下降5%~8%
设计点
注意:
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有一最高效率点。离心泵在与最高
效率点相对应的流量及压头下工作最为经济。
与最高效率点所对应的Q、H、N值称为最佳工况参数。
具体原因如下:
(1)叶片间的环流运动
主要取决于叶片数目 、
装置角 2 、叶轮大小等
因素 , 而几乎与流量大 小无关。
考虑这一因素后,图中
理论压头线a变为直线b 。
(2)阻力损失
此损失可近似视为与流速的平方呈正比。 考虑到这项损失后,压头线变为曲线c 。
b c
(3)冲击损失 在设计流量下,此项损失最小。流量若偏离设计量越
2.变压头流量计(测速管、孔板流量计和文丘里流量计 )
3.变截面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4. 流体输送机械(液体输送机械;气体输送机械)
5. 泵的分类(速度式;容积式)
第一节 离心泵
一、离心泵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1、 叶轮 : 1、离心泵的构造: 2、 泵壳 : 3、 泵轴及轴封装置
:
压出导管
1)H~Q曲线:表示泵的压头与流量的关系,离心泵的压头 普遍是随流量的增大而下降(流量很小时可能有例外) 2)N~Q曲线:表示泵的轴功率与流量的关系,离心泵的轴 功率随流量的增加而上升,流量为零时轴功率最小。 离心泵启动时,应关闭出口阀,使启动电流最小,以保 护电机。
3)η~Q曲线:表示泵的效率与流量的关系,随着流量的
u2 c2u g
1 g
[( r2 ) 2
Q co t 2 2 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