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教学
转移
执行时可优化操作确定项目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检查评估
转移应用
似曾相识
任务驱动教学法
提出任务
分析任务
完成任务
分析评价
归纳
确定项目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检查评估
转移应用
项目教学法:联系实际更紧密,综合程度更高,目标达成更复杂、 学生自主性要求更高,周期较长,更有利于学科思维的形成与迁移。
关于驱动的问题
• 要有讨论的空间 • 驱动问题要没有标准答案、但必须可行 • 能切入一个领域的主题或者是核心 • 要具有挑战性 • 必须符合课程标准及课程内容 • 如果是两难选择,比较能吸引学生
关于评价的问题
• 要有详细的评价量规(主要要落实在量规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上) • 演示文稿评价量规
关于量规的使用
1. 项目的主体内容应该来源于课程目标 2. 项目的内容不需要涵盖太多的课程目标 3. 项目可以是单章节的,也可以是跨章节的 4. 项目可以是单学科的,也可以是跨学科的 5. 项目设计应考虑是否能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
度探究与应用
选题应该注意
• 真实需要 • 与学科相关性强 • 从半开放到全开放 • 从小到大 • 目标明确 • 问题要具有驱动力
项目学习法
内容
• 什么是项目教学法 • 如何应用 • 案例分析
项目教学法
项目学习是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创设真实 的情境,经历实践探索的过程,在做中学习知识、 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感受知识的价值和意义。
为什么要选择项目教学法
以项目为主线, 项目完成的过程本质是问题解决 的过程,其重点在于在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知 识的综合应用与迁移的能力,核心素养得到真正培养。
案例分享
• 身边的IT-电子小报
操作流程
主题
规划
实施
评价
转移
• 按评定标准,师生共同对项目结果、学习过程和经验进行讨 论评估。
• 讨论其他可能采取的行动、出现的错误和形成的成果 • 通过评价复习、总结教学内容,检查、拓展教学成果
操作流程
主题
规划
实施
评价
• 将项目结果运用到新的或类似的项目中。 • 项目法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 并不需要在教学中执行。
• 做出工作流程图 、建立工作小组、时间计划表。 • 制定出可实施的解决方法。 • 培养学生独立制定计划的能力。
操作流程
主题
规划
实施
评价
转移
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并学习与项目相关的新知 识、新技能,小组成员共同创造性地、独立地、 负责地按分工完成任务。通过“工作过程”学习 “过程性”知识,同时检验规划的正确性。
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表(2001)
创造
高
评价
阶 认
分析
知
初
应用
阶 认
理解
知
识记
怎么设计项目
• 承载课程目标 • 融合教学内容 • 贴近学生实际 • 体现“做中学”
项目设计的要素
• 学习目标 • 挑战性的问题或主题 • 持续的探究 • 真实性
学生的意见和选择 反思 批判和修正 公共产品
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 评价量规应该在什么时候呈现? • 评价量规的设计应该体现出与课程内容的关 系
操作流程
主题
规划
实施
评价
转移
• 获得与项目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 根据教学目标、内容,推荐贴近学生生活的项目 • 学生自主选择
操作流程
主题
规划
实施
评价
转移
• 分析项目目标及需求,设计与规划完成项目的步骤与方法 ,形成一个初步可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