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故事性
二、故事性的构成
完整性指故事反映出一个特定矛盾冲突的发生、
发展、转化的全部过程 。
连贯性即指情节节奏紧凑明快,情节的推进一环 扣一环,波波相连。 生动性指情节因其新奇、丰富、曲折、有趣、惊 险、动情等特点而达到的引人入胜的效果。
曲折性指情节的起伏和悬念的设置。创设曲折的
主要途径:“圆满——缺略——补救” 技巧的灵活
使用。
二、故事性的构成
(四)叙事技巧中的悬念与气氛控制
悬念与故事性 悬念是作家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所铺设的悬而待解 的疑端 。 悬念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期待心理,控制 作品情节的气氛,并增强情节的生动性,增强故事 性,从而满足儿童读者的好奇心。 悬念的安排 ◆贯穿全篇的悬念 ◆情节发展的紧要关头的悬念
三、故事性在不同文体中的具体体现
(一)儿歌、儿童诗用小小的情节来吸引儿 童读者的注意力。
儿童诗歌常借助于某一件事来抒发情感。 事件的过程构成小小的情节,在儿童叙事诗中 更突出。 例:《小熊过桥》
《小纽扣》 《春的消息》
三、故事性在不同文体中的具体体现 (二)童话、儿童小说用故事性来加强人物形 象的塑造。 (三)寓言用故事性来荷载思想 例:《没有嫉妒的友谊》
“她倒在哥哥们的怀里,失掉了知觉,因 为激动、焦虑、痛楚这时都一齐集到她心上 了……”“……国王摘下这朵花,把它插在艾丽 莎的胸前。她苏醒过来,心中有一片和平与幸 福的感觉‛。
安徒生《野天鹅》
案例完
白鸟之国
(日本)秋田雨雀
……四只小白鸟……一天天地长大了,疏松的乳毛 变成绵毛,绵毛又逐渐变成纺绸一般的羽毛。等到羽毛 丰满了,两只眼睛看东西也分明了,它们便离开母亲的 身边,东飞西飞。它们还没有学习之前,就已经飞到湖 中,随意捉些鱼儿、蚌儿来吃。 因为小白鸟们的羽翼还没有充分发育,做父母的心 中很是担忧。 ‚喂!喂!别游得太远了。快回来!快回来! ”做父母 的白鸟张开双翅,呼唤着小白鸟们。
传奇性是艺术虚构的独特表现:
◆通过营构离奇曲折的情节,表现社会生活中多方 面的奇情异象,准确地表达了人心所向的必然和可 能 ,从而体现了作品的故事性
《木偶奇遇记》以它变化 无穷的传奇性使虚构的
故事使儿童读者和成人
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二、故事性的构成
意外性: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安 排令读者意想不到的情节发展趋势或结果,使
《好运气的猎人》
二、故事性的构成
3、三迭式结构 也称“三段法”。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一般遵循三段式 发 展的原则:或把事件分为开端、发展、结局三个阶段进行陈 述,或在人物事件的配制上以“三”为单位,或重在表现人 物 活动和事件发展前后三次的重叠变化。是中外民间儿童文学 作品常用的故事结构方式 。 4、连环式结构 也称“多段式的情节反复法”。其特点是情节在三段式反 复 的基础上再一环扣一环地向前延伸、发展 。 直串式、头尾串式、双串式、一串一解式。 5、对立式结构 也称“对照法”。从正反、左右、前后、上下等相互对立
可是骡子不答应。
不久,它们走到一个荒僻的地方,驴子驮得筋 疲力尽,一跤摔倒,登时就死了。
赶大车的无法可想,只好把原来归驴子驮
的东西都加在骡子身上,连剥下来的一张驴皮
也放了上去。 骡子驮着这么多的东西,一边叹气一边对 自己说: “唉,真是活该!当初驴子要我帮它一点 儿忙,要是我答应了,现在也不至于除了驮上
白鸟之国 (日本)秋田雨雀
小白鸟全然不理会双亲的忧虑。它们也不对父母说一 声,就径直飞到一、二里远的地方去游泳了。小孩子们的 眼睛看到什么东西都是新鲜的。它们看到了湖上的各种情 景,有和自己同类的鸟儿,翱翔在高空,整天唱着悦耳的 歌声;有伸着可怕的嘴追逐着水鸟的大鸟;有外形同自己 类似、但穿着非常粗糙的丑鸟;也有终生都站在湖水中默 默地看着人世的鸟儿。 小白鸟们觉得这世上十分有趣。 ‚这就是所谓世界吧!”小白鸟们这样想。它们天天都 滑动着红红的蹼,在湖上到处游玩。 ……
第三章
第一节
文本特征
儿童文学的故事性
一、故事性与儿童阅读
故事性是指文学作品中完整和生动的 故事情节所形成的叙事特质。 故事性与儿童文学 故事性与儿童的阅读心理需求 故事性与儿童思维特点
二、故事性的构成
(一)“故事元” 和叙事技巧中的“矛盾体现物”
故事元的内涵及意义 ◆ 故事元是叙事性作品的基本故事,是构成故事性的基 本条件。 在叙事性作品中故事元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中活动而 产生的中心事件 。 ◆ 故事元具有无个性特征的特点。 儿童文学作品的故事主要靠生动的情节和细节来完 善,由于作家按自己的创作目标指向来安排作品的情节和 细节,使相同的故事元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 结论:同一个故事元,在不同的作家笔下可以创作出 不同的作品。
它驮过的东西之外,还得驮它的臭皮囊了‛。
案例完
有一阵香气徐徐散发开来,好像有几百朵 玫瑰花正在开发,因为柴火堆上的每一根木头 都已经生出了根,冒出了枝子——现在竖立在 那儿的是一道香气扑鼻的篱笆,又高又大,生 满了红色的玫瑰。在篱笆上面,一朵又白又亮 的鲜花,射出光辉,像一颗星星。 安徒生《野天鹅》
案例完
好运气的猎人(日本)
场景一:田埂上落着十三只野鸭,其中十二只排成一 溜儿,有一只稍微离得远一点儿。猎人一枪穿透了十 二只野鸭,子弹碰在岩石上,又弹回来把离得稍微远 一点儿的那只野鸭也打中了。 场景二:几只受伤的野鸭落到旁边的小河里乱扑腾, 顺着河水向下游漂去。猎人跳进河里捞起鸭子并把野 鸭捆好。 场景三:猎人脚下一滑,急忙伸手抓住岸边一条树 根,那‚树根‛其实是一只兔子的后腿,结果他抓到了兔 子,又一屁股跌倒在河里。
二、故事性的构成
叙事技巧中的“矛盾体现物” ——“道具”与故事性:
“道具”支撑了儿童文学的故事性情节,是构成
故事性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
例:动画片《过猴山》中的草帽,
安徒生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火柴 列夫· 托尔斯泰《跳水》中的帽子、枪; 《鲨鱼》中的炮等。
二、故事性的构成
(二)叙事技巧中的传奇性与意外性
斯蒂文森《宝岛》悬念分析:
毕尔成天喝酒,唱古怪歌曲,在海边瞭望,怀着 极度恐慌的心情等待着一个‚独脚航海人‛的出现。
悬念:毕尔是什么人?
为什么住到‚彭保大将‛旅馆?
‚种种别出心裁的阴谋诡计在作家笔下都变成灵 活的特种游戏。读者读来,似乎感觉到已经揭开秘密 内幕的一角了,可到下一章又出现一个新的圈套。直 到最后一章,读者还难于猜测下面将如何结局。‛ ——韦苇
传奇性对实现故事性的作用: 传奇性是艺术想像的产物: ◆ 传奇性是作者运用想像对社会生活进行集中、 夸张、渲染、虚拟后而达到的艺术高度,是构成作品 故事性的重要因素。 例:《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以大胆的想像、高度的夸 张、营构离奇曲折的故事和 奇特的人物、事件,创造富 有传奇色彩的童话世界
二、故事性的构成
环境描写对气氛控制的意义:
◆环境描写展示故事特定的生活景象,创造出独特的 气氛。作者对这种气氛的控制,便是使特定的生活 景象包含着故事的“机密”,能给读者以某种强烈 的感觉。
◆环境描写展示特定人物形象在特定的生活景象中的 精神表现,从而形成特定的故事气氛,作者所进行 的气氛控制则要力求使这种精神表现能体现故事的 “意蕴”,能给读者以某种强烈的感觉。 例《野天鹅》故事结局、《白鸟之国 》的气氛控制
白鸟之国
(日本)秋田雨雀
一天早晨醒来,四只小白鸟感到一只眼睛瞎了。 他们痛哭流涕。在他们看来,这世界突然黑暗了。 他们每日在湖湾的岸上蹒跚地踱来踱去,恋慕着广 阔的湖水,发出声声哀鸣。某日,两只饥饿的大老 鹰飞到湖上来,用锐利的爪子轻而易举地将四只小 白鸟抓去,飞上高空……利爪迅速刺进四只小白鸟 的小小胸脯……此刻,他们的心脏正在破裂。
好运气的猎人(日本)
场景四:猎人往岸上爬时,兔子拼命挣扎想逃跑, 结果两条前腿从地里刨出了很多土豆。 场景五:猎人回到家里,在炉子边烤火,感到裤筒 里有东西在动,脱下一看,原来是跌到河里时,五十多 条泥鳅钻进裤子里故事构成
对立式故事构成 《龟兔赛跑》
二、故事性的构成
6、误会式结构 也称“误会法”,即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误 会 来推进故事情节以突出故事性。 7、递进式结构 也称“递进法”,即故事由前后事件构成,两 个 事件相互联系,前事件为后事件作铺垫。递进式结 构在增大故事容量和使故事层次分明上有着显著特 色,运用较为广泛。 8、设伏式结构 即在故事情节发展中铺设悬而待解的疑端,在 故事发展的关键时候进行披露,以推动情节发展的 结构方式。
为什么提心吊胆地等待‚独脚航海‛的出现?
二、故事性的构成
气氛控制是叙事性文学的常用技巧,指作者对 作品所展示的具体环境及其所给予人物和故事发展 之影响的艺术把握或表现 。 通过气氛控制实现故事,不能忽视环境描写的 作用。从某种意义看,环境的描写渲染了气氛,而 特定的气氛潜藏着故事。
二、故事性的构成
白鸟之国
(日本)秋田雨雀
恰好就在这时,一只饥饿的老鹰,扑着双翅,发出 可怕的声响,从他们头上掠过。白鸟夫妇大吃一惊,连 忙躲进草丛深处。‚要是给这只饿鹰看见,可不得了啊。 不知咱们的孩子此刻在哪儿?‛白鸟父亲低声说…… ……白鸟父亲反复思忖着怎样才能消除自己的忧虑。 ‚孩子们小的时候,我不知想过多少次,索性将他们的 一只眼睛弄瞎吧……现在是非这样做不可的时候了…… 虽然可怜,但为了孩子们的幸福……”白鸟父亲说。
《以叶障目》
《自食其果的邻居》 《园主和官员》 《鱼和鱼鹰》 《鞋匠与财主》
驴子和骡子
有一个赶车的,赶着一只驴子和一只骡子
动身出门去了。驴子和骡子都驮着重东西。
驴子起初在平地上还能稳稳当当地走。可是到 了一座大山脚下,要走上陡坡,就觉得有点儿受不 了了。它要求骡子代他担负一小部分,好让它把大 部分东西驮到家里。
案例完
一个唬老虎的小男孩 (节选) (英国) 唐纳德•比塞特
……“老虎只等沙奇一走近,就‚崩‛一下蹦了出来, 嘴里吼叫着:‚呼尔尔尔尔尔尔尔尔尔!‛/ 沙奇也对 着老虎吼叫:‚呼尔尔尔尔尔尔尔尔尔!‛/ 老虎生气 了。‚他把我当成什么啦?‛他寻思道:‚当成猫?当成 兔子?当成玩熊?唔,不对,应该叫‘浣熊’?‛/ 过 了几天,沙奇又到外面去,他正在路上走着,被老虎看见 了,他一下从大树后头蹦了出来,这回叫得比前回更响了: ‚呼尔尔尔尔尔尔尔尔尔尔尔尔尔尔尔尔尔尔!‛/ “您 好,老虎!‛沙奇说着,用手拍了拍老虎的肩膀。沙奇拍 老虎的肩膀,老虎觉得太受不了啦,就撒腿跑了。它灰溜 溜的,尾巴拖在地上。它磨了一阵爪子,学着吼得更响: ‚我是老虎呀!‛它说。‚老虎!老虎虎虎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