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

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

前言八冶设计院受金昌艾力克新能源有限公司委托,关于八冶建设集团兰州新区装备制造业基地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如下:一、文字说明八冶建设集团兰州新区装备制造业基地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设计说明书二、图纸01. 区位图02. 现状分析图03. 总平面图04. 鸟瞰图05. 交通流线图06. 功能分区图07. 绿地分析图08. 总平面规划图1︰100009. 绿化平面规划图1︰100010. 道路系统规划图1︰100011. 竖向规划图1︰100012. 给排水管网规划图 1︰100013. 供热及燃气工程规划图 1:100014. 电力管线规划图 1︰100015. 综合管线规划图 1:100016.项目主要建筑单体方案设计目录第一章基本情况 (3)第二章场地及建设情况 (4)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 (5)第四章总平面布置 (5)第五章竖向规划 (6)第六章建(构)筑物概况 (7)第七章结构设计 (9)第八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9)第九章抗震防灾规划 (17)第十章消防规划 (17)第十一章环境保护 (18)第十二章项目总投资及效益分析 (18)第十三章附则 (24)八冶建设集团兰州新区装备制造业基地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基本概况一、规划背景本项目建设单位为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建筑业为主,房地产、装备制造等产业多元发展的企业集团。

企业注册资本金为12000万元,拥有资产总额13.28亿元,固定资产2.12亿元,流动资产10.92亿元,净资产为1.74亿元;2007年被中国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授予AAA级信用企业。

企业现有在册员工3713名,施工高峰期从业人员达到12000人以上;其中:管理人员1324名,专业技术、经济人员共计1286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975名,具有高级职称112人;工程预算人员22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5人;财务人员121名,具有高级职称的8人; 一级注册建造师50人,二级注册建造师88人;一线操作工人中持证人数1871人,施工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70%,其中持证焊工148名,专业技师106名。

公司50多年来的足迹遍及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和海外多个国家,先后承建了一大批国家和地方的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建成有色冶金厂(矿)80余个,大型工业项目60余项,高层建筑及单跨36米以上的房建工程40多项;建成了铜都白银、钢城酒泉和镍都金昌等三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

近年来,公司以资质条件为依托,在京津、江苏、宁夏、青海、河南、内蒙、山东、新疆、中原及兰州等地成立了地区分公司。

总承包施工大中型冶炼工程项目40多项,房屋建筑施工100多项,市政工程施工30多项,化工工程施工20多项,矿山工程施工20余项,公路工程施工10余项,海外工程多项。

为了让八冶建设集团进一步持续发展,集团公司向兰州新区规划建设管理局提出关于公司在兰州新区装备制造业基地项目的批地申请。

并得到兰州新区规划建设管理部门的肯定,要求进行下一步修建性详细规划规的方案设计。

为此,我院受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委托,进行此次对《八冶建设集团兰州新区装备制造业基地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根据上位规划理念解读规划地块对于西部来说,兰州新区被定位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的重要集聚区,沟通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示范区,生态建设和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实验区。

兰州新区将成为甘肃省传统优势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扩展区,沟通全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实现全省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三、规划设计的依据及相关要素1. 八冶建设集团装备制造业基地选址图2. 兰州新区规划建设管理局提供的新规建总图设函【2012】13号文件3.《兰州新区总体规划》区位图(2011-2030)4.设计要素:该地块用地性质为建设工业项目的工业用地,用地总面积为191.851亩,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160.006亩,代征用地面积为31.845亩。

四、其他相关文件第二章场地及建设概况一、现状分析1.建设用地范围:位于兰州新区经十四路以东、纬二十路、纬二十二路之间。

建设用地基本呈□形,东西长324米,南北长329米。

用地总面积为191.851亩,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160.006亩,代征用地面积为31.845亩。

2.现状: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大面积耕地。

场地内没有建筑物、构筑物;无特殊的地形、地貌,场地地势高差不大;从总的地势来看,西北略高,东南角较低,场地自然高程在1966.9~1966.7之间。

3.周边交通情况:用地北侧和东侧均为13米宽的城市支路,西侧紧邻60米宽的城市主干道(经十四路),基地内交通便利。

4.现状市政基础设施:本次建用地范围内规划有供水、排水管道及道路系统。

其市政规划管网及规划道路情况如下:供水:建设用地给水接自西侧经十四路上规划供水管网,其管径为150。

污水:建设用地污水接至西侧经十四路上规划污水管网,其管径为600。

雨水:建设用地雨水接至西侧经十四路上规划雨水管网,其管径为500。

天然气:建设用地天然气管道接至西侧经十四路上规划天然气管道,其管径为250,中压管道。

供电:建设用地的供电设施待定。

电信:建设用地的供电设施待定。

道路工程:建设用地北侧和东侧均为13米宽的规划城市支路,西侧紧邻60米宽的规划城市主干道(经十四路),建成后基地内交通便利。

二、规划区域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兰州新区经十四路以东、纬二十路、纬二十二路之间。

基地西侧的经十四路与贯穿兰州新区东西向纬二十四路连通,介于东绕城快速路和贯穿南北向经十三路之间,基地所处位置交通条件优越,地理位置较好。

2.地形地貌、气候条件(1)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大面积耕地。

场地内没有建筑物、构筑物;无特殊的地形、地貌,场地地势高差不大;从总的地势来看,西北略高,东南角较低,场地自然高程在1966.9~1966.7之间。

(2)兰州新区地处内陆,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特点是降水少,日照多,光能潜力大,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为2600小时,无霜期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在250~350毫米,并集中分布在6~9月。

年平均气温9.3℃。

3.水文条件规划区域内地表水体不发育,洪涝灾害对本区的影响弱。

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

4 地震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次建设工业园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抗震分组:第三组。

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一、规划依据1. 八冶建设集团装备制造业基地选址图2. 兰州新区规划建设管理局提供的新规建总图设函【2012】13号文件3.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区位图(2011-2030)4.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6. 甲方提供已批准的用地五线及四至坐标,标高7. 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委托书二、规划基本要求安全、卫生的要求:安全、卫生是满足人基本的生存和生理要求。

规划综合考虑厂区内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灾安全,卫生则包括日照、通风、噪声等方面。

物质舒适性和精神享受性要求:规划力求为厂区职工提供一个优美的工作和居住环境,提高厂区的文化内涵,体现企业文脉与特色,促进管理机制,以适应产业园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性的要求:强调生态先行的方法,综合考虑周围用地环境条件和自然条件,充分保护和利用地形地物和植被,运用有关技术手段,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三、规划指导思想1. 规划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创建“安全便捷、健康舒适、景观优美”的生活环境,符合本地区发展规划的要求。

2.项目建设充分考虑需要和发展,先进与经济实用的关系。

提高设施水平,留有发展余地。

3.项目建设以优质工程、廉政工程、节约投资、效益显著,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4.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并有计划、有步骤的分期实施,协调发展,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和最大化。

第四章总平面布置一、总平面布置原则1.综合协调厂区及外部道路的关系,处理好场地周边及运输、管线系统的整体合理性。

2.充分利用场地地形,因地制宜合理布置,在满足功能需求、场地防洪排涝及场地稳定性的前提下,减少建筑物基础处理工程量及场地平整、支护工程量。

3.了解风向、朝向,尽可能的减少环境污染,满足建筑物之间防火及防噪间距要求,满足建筑物自然通风、日照、采光、室外管网敷设及是外景观设置的要求。

4.注重场地绿化及硬化设计,杜绝场地范围内水土流失现象,塑造现代企业形象。

二、功能分区及布置规划将用地分为三个功能分区一办公区、生活区及生产厂区。

办公区:该区布置在场地的北部,由办公楼及宿舍楼组成。

为全厂行政管理和生产指挥中心,是装备制造业对外联系的窗口。

生活区:主入口正对办公楼布置,(楼前规划靠路边的小车停车位)。

并布置具有企业寓意的假山、雕塑,提升企业办公楼形象、气势。

绕过办公楼,在他背面是充满生活气息的两栋职工宿舍楼。

建筑周边为绿地和花卉,通过建筑小品的点缀,厂前区整体布局庄重大方,建筑群体空间效果较好,环境幽雅清静。

生活区东侧布置24米宽绿化隔离带与生产厂区分开。

并将生活区与厂区道路分开布置。

总体来看,办公生活区位于基地的西北角。

生产区:该区布置在基地南部和东部,由起重机生产车间、建筑工程机械生产车间、钢材库、铆焊组焊预以及下料车间、露天加工场地、电气装配车间、机械加工车间组成。

根据工艺要求,加工车间和电气-库房车间布置在场地东部,往西布置生产车间及露天加工场地。

辅助用房:该区布置在场地的东南角,由两层辅助用房楼和公厕组成。

办公生活区入口、厂区主入口分开设置在规划城市主干道(经十四路)上,在东侧规划城市支路上靠东南角位置规划厂区次入口。

三、道路交通系统规划1.人流、车流及主要出入口交通系统的设计充分依据“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合理组织人流和车流,实现人车分流,兼顾统一智能化管理设计,并与场区内景观设计和消防要求相结合,从而在交通组织上形成一个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交通系统,以提高机动性和可达性,满足厂区职工在生活和学习的需要。

基地内办公生活区入口、厂区主入口分开设置在西侧规划城市主干道(经十四路)上,次出入口布置在用地的东侧。

办公生活区入口以人流为主;厂区主入口、次入口为生产区的主要出入口(以货流为主)。

厂区内部道路系统以加强建筑功能组织和便利内外交通联系为原则,合理组织内部交通。

静态交通主要是大车和小车停车场,在基地内布置大型、小型车辆停车位共32个。

四、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厂区道路等级分为三级。

一级为主干道,道路宽度12m;二级为次干道,道路宽度9m;三级为支路,道路宽度6m。

道路结构层均为:240mm厚现浇C30混凝土面层,220mm厚级配碎石基层,150mm厚天然砂砾石垫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