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艺术史
六.《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 七.《意大利协奏曲》:不是用乐队来协奏的,而
是在双层键盘的羽管键琴的第一层上模仿乐队, 第二层上模仿独奏乐器。 八.《歌德堡变奏曲》:标志着巴洛克时代变奏曲 的顶峰,在整个钢琴变奏曲史上,除贝多芬的 《狄亚贝里变奏曲》和勃拉姆斯的《亨德尔主题 变奏曲》外,没有能与之匹敌的变奏曲。 九.《赋格的艺术》
巴洛克后期,德国进入管风琴音乐的黄金时代,意大利 则在歌剧和小提琴艺术上大为发展,法国对宫廷歌剧和 芭蕾舞剧更为青睐。
巴洛克音乐主要在德国、法国、意大利发展。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
1.通奏低音; 2.情感类型说; 3.大小调体系趋于成熟,取代中世纪教会调式; 4.声乐和器乐并行发展; 5.世俗音乐与宗教音乐共存; 6.十二平均律付诸于实践; 7.节奏单纯统一,旋律连续流动,力度对比不大,
西方音乐最初是从声乐开始的,9世纪的奥尔加 农(Organum),一直推动着复调音乐的发展, 而到了14世纪,键盘音乐还没有自己独立的语汇, 只是依附于声乐,为声乐伴奏或移植改编声乐曲。
到了15世纪,管风琴音乐家们终于创造出了一种 独立的键盘音乐形式——前奏曲(Prelude), 即兴、短小、快速。而这个时期,和弦只是多声 部对位的“副产品”,不具有独立的和声意义。
是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时代。
四.洛可可时期的键盘音乐
(1725-1775)
18世纪20年代,巴洛克风格在源自国开始解体, 音乐与其他艺术一起演变为洛克克风格。巴洛克 给人庄严宏伟的印象,洛克克则以赏心悦目的妩 媚秀丽吸引着人们。在建筑和绘画上,它则表现 为崇尚纤细、奇巧,富于华丽的装饰,喜欢用旋 涡形曲线和贝壳形花样。洛克克艺术家们追求外 表华美胜过挖掘思想感情的深度,题材多是田园、 欢宴、舞会及柔媚的爱情。
新的体裁——托卡塔不断完善,使和弦具有了独立的和声功能, 和弦连接中错落有致的声部进行及持续低音,如梁柱(和弦)、 墙面(对位)、线条(音阶走向)以及气息宽广的长持续音构成 的管风琴音响建筑。管风琴音乐受到哥特式教堂建筑风格的影响, 动静结合、对比统一。
古钢琴音乐没有象管风琴音乐那样模仿声乐的复调因素,而是发 展了自身的语汇:分解八度、分解和弦、华彩乐句、平行三六度 音阶等。适宜表现世俗情感,较多使用舞曲和变奏曲,为阿列曼 德、库朗特、帕凡舞等为后世的舞曲组曲奠定了基础。
意大利协奏曲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四.《德国组曲》即《帕蒂塔(意大利语“组曲”的意 思)》,大胆的突破传统,减少了复杂的声部交叉,应 用较透明的二声部织体,增强了主调和声因素,舞曲固 有的节奏逐渐减少,形式趋于自由。
巴赫的主要键盘音乐作品
五.《十二平均律曲集》:首次在创作上完整地运 用了十二平均律,成为后世音乐家不可企及的典 范,预示了键盘乐器的远大前程。
巴赫的主要键盘音乐作品
一.《创意曲集》 二.《英国组曲》:基本情绪刚强而富有生气,形式较
大,运用复调对位手法,织体丰满。巴赫时代,象阿勒 芒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和吉格这样的舞曲实际已经不 存在,只是一种程式化的舞曲,而布列舞、加伏特、小 步舞则在法国宫廷盛行,具有较强的舞蹈性。
三.《法国组曲》:形式较小,以主调写法为主,织体 疏松,旋律优美,节奏生动,最适宜用楔槌键琴演奏。
圣玛德林教堂中殿法国1104-1132
窝 牧 斯 主 教 堂 西 侧 钟 楼 德 国 1 1 1 3 世 纪
意大利比萨大教堂与斜塔11世纪
米兰主教教堂 世界最大哥特建筑之一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键盘音乐 (1500-1600)
这一时期,印刷术推广应用使得乐谱得以保存和流传,出现了很 多新的音乐体裁,管风琴音乐的发展以宗教复调器乐为主,而古 钢琴则更多的表现了世俗音乐。
三.巴洛克时期的键盘音乐 (1600-1750)
巴洛克这一风格最早在建筑和绘画中形成,追求波浪墙 面盘旋起伏的运动感和强烈的明暗对比造成的戏剧性效 果。在音乐上,则用流利酣畅的多声部旋律,鲜明的强 弱对比和装饰性取得与建筑和绘画同样的辉煌效果。
管风琴音乐主要是托卡塔、变奏曲等主题模仿对位曲; 古钢琴则在这时确立了巴洛克组曲(帕蒂塔),由固定 的排列的阿勒芒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和吉格组成,具 有明显的国际化和不同民族的鲜明特点。
(二)
(二)早期键盘音乐
一.中世纪的键盘音乐(1300-1500)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键盘音乐(1500-1600) 三.巴洛克时期的键盘音乐(1600-1750) 四.洛可可时期的键盘音乐(1725-1775) 五.巴赫与同时代的主要作曲家
一.中世纪的键盘音乐 (1300-1500)
了解西方音乐史,我们知道记谱法产生与11世纪, 且被教会垄断,管风琴虽在公元前250年早已诞 生,但即使11世纪时也只是用于宫廷而非教堂, 因此,对早期键盘音乐的了解只能从中世纪后期 (1300—1500年)开始。
洛克克风格的法国古钢琴音乐以标题性小品和小 品套曲为主,纯粹的主调手法,富有装饰性,多 为世俗性生活场景。
五.巴赫与同时代的主要作曲家
1.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 2.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1685—1759) 3.弗里梭瓦·库普兰(1668—1733) 4.让·菲利普·拉莫(1683—1764) 5.多米尼科·斯卡拉蒂(1685—1757)
巴赫 1.约翰·塞巴斯蒂安·
(1685—1750)
“音乐之父”、“复调音乐大师”。 “巴赫代表着键盘复调音乐长期演进的终点。他是 一位集大成者,深深地扎根于前人的传统。但他越过前 人筑起的丰碑,将复调音乐推向最高峰,成为巴洛克时 期最伟大的复调音响建筑师。这不仅表现在他将前人所 奠定的几乎每一种复调键盘乐体裁都发展到顶峰,并在 创作形式上表现出对于音响材料的高超的驾御能力,更 重要的是他赋予这些复杂严谨的形式以深刻的思想情感 内容。用严密工致的外部形式来表现人的丰富的内心世 界,这是钢琴艺术史上的重大突破,也正是巴赫的伟大 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