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1.1总则
1.1.1编制目的
使地震应急能够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1.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XX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重大突发事件(事故)应急管理办法》、《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处置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活动。

1.1.4应急预案体系
本应急预案是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应对地震灾害的专项预案。

如灾害后果达到重特大伤亡事故等级,应同时启动《XX集团公司重特大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如同时发生水电厂垮坝、环境污染等次生事故,应同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1.1.5应急工作原则
依靠地方、立足自救、积极配合。

地方政府是处置其行政区域
地震灾害事件的主体。

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地震应急依靠人民群众
并建立广泛的社会动员机制,依靠和发挥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
处置地震灾害事件中的骨干作用和突击队作用,依靠科学决策和先
进技术手段。

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应自动按
照预案实施地震应急,处置所辖区域地震灾害事件。

视地方政府地
震应急的需求,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应给予必要的配合和支持。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

在集团公司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产
业公司、基层单位、合作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
地震灾害应急防治工作。

分级管理,属地为主。

建立健全按灾害级别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1.2应急分析
1.2.1概况
1)本单位所辖区域的地震烈度级别,以往地震灾害史;
2)本单位所辖区域内的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布局情况,必要时,
可附平面图进行说明。

1.2.2地震灾害风险主要有
1)地震灾害有可能直接造成的人身伤亡、设施、设备毁损;
2)地震灾害有可能造成的供电、通信、供热、供气、道路等设施毁损所次生的影响和事故;
3)地震灾害有可能造成的水电厂垮坝、环境污染等次生事故;
4)地震灾害有可能造成的工期延误。

1.3组织机构及职责
1.3.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发生地震灾害或险情时,集团公司所属各基层单位负责牵头组成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并与所在地国家市(县)级政府地震应急救援体系相衔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组长:基层单位行政负责人;
副组长:生产副职、安全副职、各承包商行政负责人、监理、设计单位行政负责人、市(县)级地方政府分管安全的副市(县)长、地震局相关负责人;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承包商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监理、设计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市(县)级地方政府安全部门、公安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医疗机构负责人;
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各基层单位生产主管部门,生产主管部门负责人任应急救援办公室主任;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六个专业组,分工负责以下各方面应急救援工作:1、灾害救援指挥(生产部门牵头);2、预警信息管理(技术部门牵头);3、警戒保卫(保卫部门牵头);4、医疗救护(行政部门牵头);5、保险理赔(保险部门牵头);6、后勤保障(行政部门牵头)。

与集团公司所属各基层单位有合同关系的承包商、监理、设计单位,应依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成立本单位相应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1.3.2职责
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或险情的,由集团公司牵头负责应急指挥;
发生较大型地震灾害或险情的,由相关产业公司牵头负责应急指挥;
发生一般及以下地震灾害或险情的,由基层单位负责救援行动的决策指挥、信息报送及善后处理。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灾害发生后立即到达现场,了解灾害情况,调配应急资源,制定应急措施;
超过责任范围或能力的,及时请求上级单位或当地政府支援;
落实、反馈上级决策;
根据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及时报告灾害情况;
确认和宣布应急状态解除,结束应急行动;
配合进行灾害调查;
善后处理;
根据实战情况修订预案。

应急救援办公室职责:
1)负责领导小组指令的传达;
2)负责灾情上报,及时了解现场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已采取措施以及灾害影响范围,事态发展情况,及时将现场情况向有关领
导和上级单位报告;
3)负责救援车辆的调配和通信联络工作;
4)负责应急救援方案制定与实施;
5)负责组织救援力量;
6)负责协调各专业组开展工作;
7)负责灾害善后处理和灾害调查工作。

灾害救援组主要职责:
灾害救援组属于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体系中现场施救组织者,由基层单位生产部门牵头,安全部门、技术部门、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承包商有关人员参加,按照制定的应急救援方案组织开展实施救援工作,并对救援工作进行专业技术指导。

预警信息组主要工作职责
信息组属于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体系中预警信息管理者,由基层单位技术部门牵头,地震局、国土资源部门、生产部门、安全部门、承包商有关人员参加。

负责预警信息的收集、分析、发布及报告。

警戒保卫组主要职责
警戒保卫组属于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的联动响应体系,由基层单位产保卫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当地政府公安、交管力量和承包商保卫力量负责灾害现场封闭警戒、维护交通和治安秩序。

医疗救护组主要职责
医疗救护组属于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的联动响应体系,由基层单位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织自身及社会医疗力量进行紧急救护和治疗工作。

保险理赔组主要职责
保险理赔组属于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的损失索赔体系,由基层单位保险主管部门牵头,生产部门、安全部门、承包商有关人员参加,按照保险合同向保险公司开展损失索赔工作。

后勤保障组主要职责
后勤保障组属于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的联动响应体系,由承包商牵头,负责灾害区域的人员的疏散、安置,抢险物资、装备的供应和调用以及生活后勤保障工作。

对地震灾害,由技术,安全、生产等部门、监理、设计、承包商等单位参加,积极配合地方政府进行调查。

1.4预防与预警
1.4.1信息收集与报告
集团公司所属基层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明确责任部门,建
立与各级地震监测台网的信息收集渠道,及时了解、报告地震灾害
险情灾情。

1.4.2预警行动
(1)预警信息组在收集地震局短期地震预测意见的基础上,报告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决策发布短期地震预报。

应急救援办公室要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各单位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各受影响单位和人员要做好防灾防震的各项准备工作。

(2)在短期地震预报的基础上,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宣布进入临震应急期,指挥采取应急防御措施,主要内容是:预警信息小组加强震情监视,随时报告震情变化;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根据震情发展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发布避震通知,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

必要时组织避震疏散;要求有关部门、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督促检查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保持社会安定。

1.4.3信息报告与处置
(1)灾害报告与处置
1)地震灾害发生后,各受影响单位应在30分钟内向应急指挥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