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作文解读第六章环环相扣浑天成……——结构篇〖写作启示〗相传,宋朝时毗陵有个12岁的小姑娘,能读善写,非常有才华。
一次有人捡到一枚破铜钱,上有依稀可辨的“开元”(唐玄宗年号)二字,便以此为题要这位姑娘作诗,目的是想试一试她的学问和智慧究竟如何。
周围围了许多人看热闹,等待她出丑,因为这个破铜钱,确实没什么可写的。
出乎人们意料,小姑娘接过铜钱后略想了想,提笔一挥而就:“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尤有‘开元’字。
想得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
”这首小诗,前两句写破铜钱现在的外形,后两句从铜钱的过去生发出内涵:钱啊,你在当时是多么地威力无穷!能使黑白颠倒是非混淆,买尽人间的不平事。
一枚极其平常的破铜钱被她写得活灵活现意蕴深刻。
从表面上看是小姑娘表现了出众的才华,但她真正出众的地方,是她抓住铜钱深入发掘的原点思维方式。
〖密码解读〗如何在数以万计的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得高分呢?除了材料新颖,立意深刻外,结构创新也是一条捷径。
这好比同样的布料做衣服,款式新颖的就会招人喜爱;同样的题材,结构精美的自会受人青睐。
如果说文章的主题是“灵魂”,材料是“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
有了坚实的“骨架”,文章的“血肉”才有依附,“灵魂”才有归属;假若没有这个“骨架”,文章的材料就无法安排,主题也就无处寄托了。
可见结构对于文章是十分重要的。
这里主要谈谈文章结构中的过渡与照应。
俗话说:“过河要架桥。
”写文章也是如此。
有时为了行文的需要,用一些词语、句子或段落进行巧妙的衔接。
过渡就如同上下文的桥梁,离开了必要的过渡,文段与文段之间就会脱节,巧妙过渡,方能使文章结构完整、周密。
首先,过渡可以使写作者的思路连贯,行文通畅,使文脉畅通,浑然天成。
其次,文章过渡得好,自然、巧妙,读者就不会感到突兀、生硬、令人费解;也不会摸不着头脑,衔接不上,令人难以通读。
因此,过渡的词句或段落既要合乎情理地自然转换,又要尽可能地简短精炼,不能喧宾夺主。
过渡常常用在从一层意思转入另一层意思的转折处;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的衔接处;由议入叙,由叙入议的变换处;倒叙、分叙、插叙的起讫处。
它的任务就是把之章前后的段落、层次连接起来,使人有一种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之感。
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词语过渡法。
词语过渡就是在需要过渡的层次或段落之间,根据上下文或者思路的转换,用一些表转折的词来完成前后文的衔接与转换。
这些词语,我们通常称之为“过渡性词语”。
常用的过渡词,有连词,如“因为”、“所以”、“但是”、“可是”、“而且”等;副词;如“不过”、“固然”、“其实”等;有方位词,如“以上“、“以下”、“以南”、“以北”等;有序数词,如“其一”、“其二”、“第一”、“第二”等。
常用的过渡短语有“总而舍之”、“综上所述”、“由此可见”、“这样看来”、“一言以蔽之”、“概而言之”等。
过渡词的使用相当广泛,因而在使用时,一定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准确地选用。
2、句子过渡法。
句子过渡,就是在需要过渡的层次或者段落之间,用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来完成上下文意思的转换以及前后文字的衔接。
过渡句可以放在一段之末,起启下作用;也可以放在一段之首,起承上作用;还可以一分为二,分别放在上一段末及下一段开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种过渡法使用相当广泛。
下面以《良师》为例,有一篇考场作文,共有四段,过渡不仅巧妙,而且十分简洁。
第一段结尾是这样过渡的:“要知道老师怎样,让我先说一段故事吧。
”第二段开头的过渡是:“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第二段结尾的过渡是:“风停了,雨住了,老师走了。
”第二、三段之间有个过渡段、“老师走了,走进我的心里;老师又来了,来到了我的面前。
”第三段开头的过渡是:“面前的老师又换了一副包公脸。
”第三段结尾的过渡是:“包公默默地走了,带走了我的万千思绪”。
这些过渡,既巧妙新颖,又干脆简洁。
它像缝合衣服的彩线,将全文连成了一个缜密的整体,也为快速行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由此可见,过渡句的作用不可忽视。
3、段落过渡法段落过渡就是在需要过渡的层次与段落之间,用一个起承上启下作用的独立段来完成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和转换。
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标题上用介词把两个重要内容链接在一起,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文章既要写百草园的生活,也要写三味书屋的生活,而在文中作者用了一组排比句进行了十分巧妙的过渡:“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总而言之……。
”这样使两个部分的内容前后句联,浑然一体。
这种写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照应又叫呼应。
是指文章中出现在首尾、前后不同地方的有关内容之间的照顾与回应。
照应能使作品结构更加缜密,浑然一体,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呼应的形式多样,常见的有首尾呼应、文题呼应、文中呼应等形式,下面分别举例解说。
1、首尾呼应。
这是指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遥相呼应的方法。
各类文章均可应用。
它能使文章显得连贯、严谨、和谐、统一,能增强文章的聚合力。
如课文《背影》开头写“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结尾写道:“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首尾作了很好的呼应,既概括了全文,在结构上又给人以整体感。
2、文题呼应。
这是指行文中的各个部分、全部内容都与文题相呼应。
行文与标题的照应,使文章的主旨得到有力的表现,清楚明了地表达出文章的主题。
上面提到的《背影》,作者在开头、文中、结尾,就曾四写背影,呼应文题。
使得文章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3、文中呼应。
这就是俗话说的“前有伏笔,后有照应”,文中前后文字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这样可使结构严密,前后连贯,浑然一体。
如XX年广东省中考满分作文《十六岁的我》,在每一段都用相似的句子开头照应主题。
这些句子有:十六岁的我,告别了童真,可还保留着童心。
十六岁的我,告别了年少的懵懂,开始追求成熟。
十六岁的我,告别了花季,步入了雨季。
这些句子都是紧扣主题行文的,脉落分明,一目了然。
〖教你一招〗题记小标结构巧同学们都知道传统的作文结构形式为“标题+正文”式,这样的文章主题往往比较含蓄,一般要靠议论、抒情的句、段来揭示;结构层次也比较隐蔽,常要依靠过渡,衔接的句、段来显示。
要读懂全文,必须仔细、全面地精读。
而中考作文往往需要评卷老师短时间内评分完毕。
因此,有时很难把握文章的精粹,因此误判也时有发生。
为此,几年来,一些聪明的考生创造了一些崭新的作文结构形式。
1、题记式。
即在作文题目下、正文之上,摘引一段简洁的名言、警句,或自拟一段精彩的言论,作为全文的题记,用以凸现本文的中心或引导读者理解文章。
如作文《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一文的题记是:“蔚蓝即将变成紫红,也预示着无情的黑夜即将代替这片美丽,但我仍然坚信:无情的黑夜也是慷慨的!”这一带有象征意味和抒情色彩的题记,增添了本文的文化底蕴和抒情意味。
2、后记式。
此说明文章的写作意图、经过、感触,或补充交代一些文中涉及的问题,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全文。
“后记”往往有画龙点睛之功效。
如作文《鲁迅先生,只有一个》一文的后记是:“先生正等着我们走出浮华的表面,款款地步入他的心房,与他进行灵魂深处的交流!”可以这么说,尾记的出现,把文章的立意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3、小标题式。
即把文章内容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设置一个别致的、能够统率和凸现本节内容的小标题,让读者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尽快把握文章的精粹。
如作文《就这样的感动》一文中有三个小标题:忆往日、论今日、谈此时。
小作者以对称、排比的小标题提示了文章三部分的内容,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文意贯通。
再如作文《撒谎者》分设了三个小标题,讲述了三个小故事。
三个题目是:真诚的谎言;无奈的谎言;高尚的谎言。
三个小标题前后关联,自然过渡,非常巧妙。
〖中考链接〗XX年襄樊市中考作文透析1、考题展示话题一:真诚的关怀温暖芳馨,真诚的赞扬催人向上,真诚的交流获取信任,真诚的合作赢得成功……真诚的春风,它拂去了心灵的微尘;真诚是雨露,滋润着友谊的花朵。
真诚给我们的希望,给我们力量……请以“真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话题二:成长的道路上有许多负担需要我们卸下,过高的要求,过分的追求,过多的呵护……还有各种思想包袱,心理阴影,只有卸下这些负担,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请以“卸下负担”为话题写篇文章。
要求:(1)内容自定,文体不限,不少600字;(2)题目自拟,不能以话题为文章标题。
2、考题解析话题一:人生有许多东西令人珍重,真诚无疑是最值得珍贵的,真诚待人,做事守信,真诚生活……做一个真诚守信的人,你就具备了做人的优秀品质,“真诚”中包含着多少感人的故事,诠释着多少简单而又深刻的人生哲理,又有多少人为“真诚”而深深感动……围绕“真诚”这个话题选择材料,要力求体现精、深、新的特点,有典型的故事,深刻的主题,新颖的形式。
话题二:很难想像,一个人如果一生都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压力和精神压力,他人生的道路不知能走的多远。
卸下包袱,勇于走出自卑的心理阴影,轻松前行,你才可能走出人生的沙漠,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3、失误例文真诚湖北襄樊考生中考前昔进行了一次月考,我的成绩不理想,实在没有想到考得那么差。
原来用的功都白费了。
我不免有些失望。
回到家,不论三七二十一,拿着东西都往地上砸,花瓶、金鱼缸、钢笔类的小玩意儿,都摔得乱七八糟,整个屋里一片狼藉,我独自一人到里屋哭泣。
第二天,爸爸递给我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对于你的失败,我感到很遗憾,不过,我相信你会以令我满意的态度去接受它,然后以充沛的精力去迎接将来临的中考。
看到这些话,我立即鼓足了勇气,我会爬起来的,记得不久前,体育老师让我们一下子每天跑750米,我没跑完,就半路回来了,之后,老师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批评了我一顿,从此,我就每天刻苦地跑步了。
那天我生日,我的好友旋送给我一张贺卡。
上面写着一些祝福和因为不来陪伴我而道歉的话,我真心地接受了它。
爸爸、老师、好友的真诚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将永远记下你们真诚的话语,谢谢你们!4、升格指导:这篇考场作文选材还是不错的,叙写了爸爸、老师、好友,对自己真诚的关爱,不足之处是结构不够清晰,内容稍显单薄。
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修改。
首先,针对三个事例精心拟制三个小标题,使读者看了一目了然,这样既使文章结构整齐,又给人以美感。
其次,为了丰富文章的内容,可以对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进行细致的刻画,充分展示自己微妙的心理变化。
5、升格佳作真诚襄樊考生一、爸爸的真诚摸底考试成绩公布,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竟被“烤”得这样惨!想起考前挑灯夜战的情形,不免有些失望。
我不是乐天派,也没有把那种天昏地暗说成阳光明媚的本事。
回到家,我大哭、大闹以此来发泄心中的不平衡,。
花瓶、金鱼缸、钢笔之类的小玩意儿自然成了手下的牺牲品,轻则东倒西歪,重则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