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联达软件翻样秘籍

广联达软件翻样秘籍

广联达软件翻样秘籍——计算设置篇你们的工作因我们的辅助更加轻松我们的产品因你们的建议更加成熟计算设置计算设置中包含计算设置、节点设置、箍筋设置、搭接设置和箍筋公式。

1.柱的计算设置计算设置部分的内容,是软件内置的规范、图集和施工做法的显示和设置。

包括各类构件计算过程中所用到的参数的设置,直接影响钢筋计算结果;软件中默认的都是规范中规定的数值和工程中最常用的数值,按照图集设计的工程,一般不需要进行修改;图纸有特殊说明时,用户可以根据结构施工说明和施工图来对具体的项目进行修改。

例如下截取了柱计算设置中的一部分经常是大家反应和比较常用以及难理解的地方;(1)柱/墙柱在基础锚固区的箍筋数量软件提供了2个选项:如果在实际工程在基础存在导墙的情况,我们可以指定根数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导墙的箍筋加到里面做了,在计算上一层柱的时候要把导墙范围内的箍筋再扣减出来,在柱的属性里面里面选择箍筋增减功能如图:(2)梁(板)上柱/墙柱在插筋锚固区的箍筋数量软件同(1)一样也提供了2个选项,功能上面的基本类似。

(3)柱/墙柱纵筋的连接位置限高:软件默认位置限高为3500,是因为柱钢筋连接的位置太高了不方便施工而设置的,实际施工的时候钢筋连接的位置基本不会超过2500,我们在做实际工程的时候可以把默认值改为2500(根据具体情况自己设置)(4)本层纵筋大于设定值时则单独计算本层纵筋:软件默认值为2000;设置是柱的上部纵筋直径变大时,按照图集要求要伸至下层非连接区范围连接,施工翻样的习惯是直接伸至下端进行连接,但是有的楼层比较高,大直径的钢筋伸至下端连接会浪费许多钢筋,所以增加了上端连接点与下端连接点距离的设置,如果施工过程中不允许存在二个接头的时候,有二种设置,(1)将默认设置2000改为9000;(2)将设置项上柱钢筋直径大于下柱钢筋直径时的做法的选项,改为取上层柱纵筋规格计算。

依据在11G101-1的57页(5)柱变截面尺寸小于等于设定值时纵筋连通计算:软件默认的是按照规范1/6的规定进行计算的,但是在实际工程施工的时候,有些大直径的钢筋弯折比较困难,现场可能会出现小于设定值的时候也不连通计算我们就可以把hb/6的分母进行调大,而小直径的钢筋现场比较容易弯折,有的在浇筑混凝土前调整一下,在浇筑混凝土以后再次的调整一下就可以满足现场施工了,这样我们就可以把hb/6的分母调小一下,就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依据在11G101-1的60页(6)拉筋的形式设置:弯钩形式图集要求都是两端弯135°的钩,在实际施工的时候为了操作方便性,一般现场都一端弯90°,一段弯135°,绑扎完了以后施工人员自己用小扳手在现场弯一下,可是这种情况对小直径的钢筋可以,直径大一些的用小扳手在现场弯曲是没有办法弯的,此设置项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自己设置钢筋直径来区分什么样的直径一端弯135°,什么样的直径二端弯135°的弯钩。

(7)柱纵筋纵筋伸入基础锚固形式:默认为最常用的“全部伸入基底弯折”,还提供了“角筋伸入基底弯折”的选项;图示参考11G101-3的59、63页(8)基础插筋弯折长度,内置了规范规定的数值,点开后可以看到规范的相关内容,有特殊需要时,也可以在表中进行修改;(9)抗震柱纵筋露出长度设置:有时候由于层高不高,柱截面比较大的时候,会出现柱找不到断点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hc(D),进行去掉再重新计算一下。

来源于11G101-1的58页(10)框架柱错开的距离,软件默认的按规范计算来源于11G101-1的63页(11)柱箍筋加密区软件默认按规范计算:如果图纸要求与与规范不一致时我们可以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设置、调整。

2.墙的计算设置(1)剪力墙水平筋接头错开百分率软件默认为50%,软件提供三种选择:25%、50%、100%。

选择不同的百分率,水平筋搭接的长度也不同。

搭接长度依据在11G101-1的第55页。

(2)剪力墙竖向筋钢接头错开百分率软件默认为50%,软件提供三种选择:25%、50%、100%。

选择不同的百分率,竖向钢筋搭接的长度也不同。

搭接长度依据在11G101-1的第55页。

图同上。

施工时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25%的错开率进行施工的时候可能因为层高的原因,25%搭接可能会存在错不开的情况,注意在软件操作的时候检查是否有这种情况。

(3)暗梁/连梁/边框梁拉筋配置:软件是按照11G101-1的第74页进行设置的软件默认按规范设置的如果在施工中图纸要求与图集不一样,我们在施工的时候可以按照图纸要求进行修改。

(4)墙身梁拉筋保护层厚度软件默认是:10mm,因为一般墙的保护层就15mm,一般墙的拉钩直径是6mm的,拉筋拉在外皮正好差不多,所以软件就默认拉钩的保护层为10mm,对于地下室保护层比较大的情况,可以修改你想要的保护层进行计算就可以了。

(5)拉筋的弯钩形式设置:此设置主要考虑施工时的方便性,小直径的钢筋施工时进行弯折比较方便,一般做成一端90°的弯钩,一端做成135°的弯钩,现场绑扎完成后再弯折一下就可以了,而对于较大直径的钢筋实际施工现场弯不动,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两端都做成135°的弯钩。

(6)墙竖向变截面尺寸小于等于设定值时纵筋联通计算,默认值为30.我们可以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自己设置数值来决定是连通计算还是锚固,再插筋。

默认值30来源于图集11G101-1的70页;(7)剪力墙水平筋流水段甩筋设置,软件默认是直接连通计算的,一般会根据施工情况需要进行甩筋设置;长度可以自己修改,如果设置不甩筋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设置项里面填写1,软件计算取整后1mm可以忽略不计的;(8)楼层连梁两侧暗柱内是否布置连梁箍筋,软件默认为否,依据11G101-1的74页(9)楼层双洞口连梁时两洞口之间是否设置连梁箍筋,软件默认为是,依据在11G101的74页;(10)顶层连梁锚固区内的箍筋间距软件默认为150,见上图;(11)墙身(竖向)钢筋错开的距离,软件是按规范做的:依据图集11G101-1的70页3.梁的计算设置(1)梁钢筋输出顺序,软件默认的是:(2)根据自己的想要的输出顺序自己可以任意调整:调整完了以后钢筋翻样单就会按照你调整的顺序出翻样单;(3)纵向钢筋错开连接错开的距离:依据来源于GB50204中的5.4.5和5.4.6条的规定:(4)弯锚时是否考虑弯折的层次关系和各排钢筋弯折之间的距离,软件默认是考虑钢筋弯折之间的层次关系的,各排钢筋弯折之间的距离软件默认为:50mm,50mm大家可以自己调整。

如果一排筋与二排钢筋弯锚不考虑层次关系钢筋施工时,因为一排筋与二排筋之间的间隔是大于等于25mm并且不小于钢筋直径,如果不考虑钢筋的弯折会碰在一起(特别是二排通长筋)不方便施工,图集12G901-1,2-25页。

(5)梁的同一跨内是否允许有多个接头,此设置是因为有的工程的梁跨特别长,一般要求梁跨内的钢筋不允许有多个接头,但是不增加接头时钢筋又不够长,所以就增加了这个选项,遇见超长跨的时候钢筋原材不够长的时候就可以选择:是,一般工程不需要就按默认选项:否。

(6)当梁的支座为异形时是否按异形计算:软件默认为:是。

因为钢筋锚固的时候,钢筋的长度是按支座的形状进行判断锚固的,所以一般翻样的时候我们要按软件默认形式选:是。

(7)梁的流水段甩筋设置:软件默认是直接连通计算的,一般会根据施工情况需要进行甩筋设置;长度可以自己修改,如果设置不甩筋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设置项里面填写1,软件计算取整后1mm可以忽略不计的;(8)梁的折角角度a大于等于160°时钢筋连续通过,小于160°的时候钢筋断开互锚,此角度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施工的情况进行调整,外侧钢筋都连续通过。

依据在图集12G901-1的2-38页:(9)断开合理区域偏差,软件默认为300,有的接头在合理区域断开时,钢筋接近原材,为了尽量使用原材又不能离断开区域距离太远,所以增加了这个设置项。

300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修改,不设置偏差值时直接改为0就可以了。

(10)上部非通长筋与架力钢筋的搭接长度:软件按照图集里面的规定为150mm,,可以对此长度进行修改。

如果是通长筋与非通长筋搭接时,按搭接长度进行计算,搭接长度取小直径的搭接长度。

见11G101-1的79页(11)梁上部第一排支座加筋伸入跨内的长度:默认为图集的要求ln/3,ln是跨的净空长度,当支座加筋为中间支座时,左右跨不等时按比较长的跨计算支座附加筋(伸入跨内的长度两边相等)。

软件可以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改,支持各种函数的输入。

(12)梁上部第二排支座加筋伸入跨内的长度:默认为图集的要求ln/4,ln是跨的净空长度,当支座加筋为中间支座时,左右跨不等时按比较长的跨计算支座附加筋(伸入跨内的长度两边相等)。

软件可以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改,支持各种函数的输入。

(13)梁上部第三排支座加筋伸入跨内的长度:默认为图集的要求ln/5,ln是跨的净空长度,当支座加筋为中间支座时,左右跨不等时按比较长的跨计算支座附加筋(伸入跨内的长度两边相等)。

软件可以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改,支持各种函数的输入。

(14)梁上部钢筋的连接位置:软件默认为:跨中ln/3范围内;软件见11G101-79也的说明3,(15)上部钢筋弯锚时端头保护层距离:软件默认为:70,此设置是从施工的实际情况考虑的实际情况,在做梁翻样的时候我们不能只考虑梁自身的保护层,还要考虑柱的保护层、柱钢筋的直径还有钢筋直径的间隙(≥25,且不小于钢筋直径)。

软件默认为7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16)起始跨起头钢筋的长度设置:软件默认是不设置。

如果需要设置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设置(17)下部不伸入支座的钢筋距支座的距离:软件默认值为0.1L,根据图集11G101的87页规定进行设置的见图(18)下部通长筋遇支座设置:软件默认:连续通过。

软件提供了三个选项,连续通过、遇支座断开、连续长度大于原材时就近支座断开。

可以根据施工的要求进行相应的选择。

(19)下部原位标注的钢筋遇支座设置:软件默认:连续通过。

软件提供了三个选项,连续通过、遇支座断开、连续长度大于原材时就近支座断开。

可以根据施工的要求进行相应的选择。

(20)下部钢筋连接位置:软件默认为支座1/3范围;软件提供了四个选项:支座1/3范围、支座1/4范围、非加密区范围、任意位置。

依据图集12G901-1的2-1页但是这样施工时有时候会出现ln/4小于1.5hb的情况,这样下部纵筋的连接位置就不好处理了,如果工程没有特别要求下部钢筋的连接位置我们就按默认值计算就可以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