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12组烟囱爆破拆除技术方案四川宏达爆破工程有限公司二零一七年三月一日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12组烟囱爆破拆除工程设计方案审批表:四川宏达爆破工程有限公司(章)2017年月日目录1、工程概况11.1、爆破对象概况 (1)1.2、爆破对象周围环境状况 (1)2、爆破方案及爆破缺口范围的确定:22.1、方案选择 (2)2.2、爆破缺口范围的确定 (2)3、控制爆破设计 (4)3.1、设计原则及依据 (4)3.2、控制爆破参数设计 (4)3.2.1、在总结分析试爆结果的基础上,最后确定爆破参数如下: (4)3.2.2、控爆规模控制 (5)3.4、爆破施工设计 (7)3.4.1、钻孔 (7)钻孔采用手风钻,具体钻孔参数见下图: (8)3.4.2、装药 (8)3.4.4、安全防护 (9)3.4.5、起爆网路的设计及连接 (10)4、防事故的措施 (10)5、安全警戒方案及应急预案 (13)5.1、安全警戒组织 (13)6、施工安全 (17)7、火工品及安全措施 (18)8、技术要求 (19)9、施工进度安排表 (19)10、现场图片 (20)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12组烟囱爆破拆除技术方案1、工程概况原机砖厂1996年修建的一座砖烟囱,砖厂搬迁后烟囱遗留下来保留至今,经过地震、风吹日晒后,烟囱顶部已产生裂纹,并逐渐扩大。
为了保障当地村民的人身安全,消除安全隐患,政府要求爆破拆除该砖烟囱。
1.1、爆破对象概况该烟囱为砖混结构,烟囱底部内直径2.45米,外直径3.85m,高约45米,壁厚约0.70米,烟囱体顶部系多出裂缝裂纹,顶部端头有两根避雷针,有一钢丝绳接地连接烟囱顶部。
1.2、爆破对象周围环境状况该烟囱为砖混结构,经现场查勘环境较为复杂,烟囱北侧有三处民房,最近的距烟囱61m,民房紧邻乡村道路(水泥路)距烟囱55m;南侧有一处民房距烟囱约40m;东北方向有一处民房和水塔,距烟囱约55m;西侧194m处有民房,其中间地段均为茶地;烟囱西侧5m处上方有一组民用电线220v和小路。
综上所述,烟囱的倒塌方向定为正西方向。
(烟囱环境平面示意图如下图所示)2、爆破方案及爆破缺口范围的确定:2.1、方案选择该烟囱为砖结构,上窄下宽,底部直径较小,烟囱高度不高,爆破难度相对较小,因此爆破方案采用2.5m的炸高(烟囱加厚平台上方钻孔施工),定向窗口两侧对称50cm×50cm,便足以获得较大的触地冲能以及方向的准确,使烟囱触地时充分解体。
具体采用“一次定向的爆破方案”,烟囱沿着正西方向倒塌。
定向窗在爆破前人工成型,爆破缺口圆心角取210°,爆破缺口占烟囱的周长的1/2~2/3。
爆破前,需拆除西侧临近的民用电线220V。
2.2、爆破缺口范围的确定本次烟囱控制爆破拟采用定向倒塌爆破,缺口大小是烟囱能否按设计方向倒塌的关键,若爆破缺口过小,倾倒力矩将会小于结构的极限弯矩,会出现爆而不倒的现象;爆破缺口过大,易造成倒塌偏离设计方向及后座等不受控的后果。
经过多次计算和论证,取爆破缺口圆角210°,烟囱底部周长为12.1米,爆破缺口处的周长为7.1米,保留部分长5.0米,炸高取2.5米。
爆破缺口平面示意图爆破缺口立面示意图3、控制爆破设计3.1、设计原则及依据(1)、《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3)、国家及行业颁布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4)、实测图纸、现场勘察、测量资料,周围环境条件;(5)、本公司同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经验。
(6)、充分响应城市大规模建筑安全爆破撤除的要求;(7)、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的投入充足、合理、先进;(8)、设计及施工方案满足科学性、针对性、完善性及可操作性要求。
3.2、控制爆破参数设计3.2.1、在总结分析试爆结果的基础上,最后确定爆破参数如下:烟囱爆破部位、材质完好、整体性较强,烟囱爆破参数如下:钻孔孔径:Φ42mm(1) 筒壁厚度:δ=70cm(2) 筒体外径:D=3.85m(3) 最小抵抗线:w=28cm(4) 炮孔深度:L=42cm(5) 炮孔间距:a=45cm(6) 炮孔排距:b=40cm(7) 炸药单耗:q=0.9kg/m3(8) 单孔装药量:Q单=a×b×δ×q=0.45×0.40×0.7×0.9=112g。
实际装药量取120g,共计钻孔量约为90个,共计用药量为10.8kg。
具体参数可根据烟囱的具体状况进行适当调整。
合计火工品计划用量:雷管约200发,炸药约12kg。
3.2.2、控爆规模控制(1)、爆破地震波控制采用公式:V=K(Q1/3/R)α式中:Q—单响药包重量:kgR—控制点距爆源中心的距离:mK、m、α—与爆破点地质性质有关系数V—控制点的地质振动速度;(2)、安全判据根据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设计:V≤2.5cm/s。
表一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K、α—与爆破点至计算保护对象间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按下表选取:表二系数和衰减指数的选择标准安全振动速度下的最大一段齐爆药量计算,最大允许振动速度的确定:按V=2.5cm/S计算:表三最大单段炸药量(3)、爆破个别飞散物爆破个别飞散物的安全距离标准:以确保不伤及周围建(构)筑物为标准。
故设计值为:最大距离S≤3.0m,能满足周围安全爆破个别飞散物距离要求。
(4)、爆破冲击波超压安全标准以周围建(构)筑物的玻璃和人员的安全标准:0.02×105Pa。
在城市控制爆破中,因总炸药量较小,又分为若干个段别起爆,按GB6722-2003,一般无需进行爆破冲击波超压的验算和校核。
(5)、爆破噪音在城市爆破中,一般不考虑此因素(据以往经验判断,在距离控爆点30m处时,爆破噪声值约为:80~90db。
(6)、爆后烟尘控制为解决爆后烟尘,按成都市当前规定:爆后及时采用消防车喷洒水方式降尘。
(7)、根据经验公式V=K′K(Q1/3 /R )α(1)式中:R——爆源距建筑物的距离,单位:m;Q——炸药量,齐发爆破为总药量,延时爆破为最大一段药量,单位:kg;V——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振动安全允许速度,单位:cm/s。
K、α——与爆破点至计算保护对象间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按表三选取。
最大允许振动速度的确定:按GB6722-2014(表4)参数:一般混凝土房屋V=5.0cm/S。
本次爆破最大单响药量10.8kg,R=18,K取150,K′取0.5,a取1.8,经计算V=2.36cm/s。
根据计算的结果,实际爆破速度远小于5.0㎝/s,本次爆破震动对周围的建筑是安全的。
3.4、爆破施工设计3.4.1、钻孔烟囱爆破区域展开示意图①钻孔时,钻机应端平,钻杆中心线应与支柱端面垂直;②钻孔的中心线应与支柱的中心线重合,误差不得超过1cm;③钻孔深度为支柱厚度的70%,深度误差不得超过2cm;④孔内的灰渣清理干净,以方便装药;⑤底部第一个孔距地面约3cm;3.4.2、装药装药时,每个药包应按照设计参数的数据装,并将不同重量的药包、雷管段别、药包个数分类编组放置,以防装错。
在药包中插入雷管时,应将雷管端部的聚能穴插入药包长度的2/3处;在将药包捣入炮孔时,应采用木质或竹质炮棍,严禁采用金属炮棍装药及堵塞。
装药采取分段装药结构,如下图所示:装药结构示意图3.4.3、炮孔填塞:(1) 所有炮孔,均用炮泥填塞,炮泥用半干的黄泥巴制作。
(2) 每截炮泥的长度,不得超过15cm炮泥填入后,用木质或竹质炮杆将炮泥塞紧,绝对禁止使用金属杆作炮杆。
(3) 前截炮泥塞紧后,才能填入第二截炮泥,并同样塞紧。
(4) 所有炮孔内,需用炮泥全部填满,不留空隙。
(5) 填塞炮孔,需将雷管脚线拉直,并轻紧拉住,防止雷管脚线在孔内打折、弯曲、折断。
(6) 填塞完毕后,将雷管脚线置于炮孔边,以备连接起爆网路。
起爆网路及起爆点。
3.4.4、安全防护装药和堵塞炮孔时,要特别注意保护雷管脚线孔口堵塞物用滋润的黄泥填塞密实,为了更有效防护和控制飞石产生的危害,本次爆破全部采用4层麻袋和6层草袋防护,用8号铁丝将其固定在需防护的爆破柱上。
进行施工作业时,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3.4.5、起爆网路的设计及连接根据定向倒塌方向要求,起爆点选在爆破缺口中心,采用电雷管一次性起爆。
4、防事故的措施表4 预防事故的措施5、安全警戒方案及应急预案5.1、安全警戒组织在爆破前召开的协调会上确定爆破工程临时指挥部人员组成名单;爆破工程临时指挥部设总指挥1人,副总指挥4人,下设爆破组、安全警戒组、清场组、应急抢险组等组;(警戒点及指挥部成员在协调会上最后确定)总指挥1名:职责:全面负责组织指挥。
向各组下达任务;检查各组人员到位情况;按起爆程序发出警报、起爆口令;副总指挥3名:——公安局1人:职责:负责安全警戒组,按警戒点布置警戒,封乡村道路进出口交通,组织人员和居民撤离;——村社区1人:职责:负责清场组、抢险组,组织村社区内人员及车辆撤离;——爆破公司1人:(宏达爆破公司现场负责人)职责:负责爆破组的工作、检查安全防护,按爆破程序布置工作、最后检查起爆网络;㈠爆破组4人爆破负责人:王怀清安全员:王光安彭军陈贵川许小兵汪圣洁爆破员:吴进川曹能久职责:负责爆破施工、火工品购买保管、装药连线、起爆;㈡警戒组8-10人(根据现场需要增减)警戒组负责人:(爆破公司、公安部门、村社区):警戒员7-9人:公安部门的警戒人数由公安部门决定;职责:负责警戒区内人员、车辆撤离;负责警戒员按时到达警戒位置,预备警报后不准人员、车辆进入警戒区。
确保爆破时警戒区内无人员、车辆;㈢清场组2人清场组负责人:(当地政府、村社区)职责:负责村社区内人员及车辆于爆前30分撤离完毕;㈣抢险组4-6人抢险组负责人:(爆破公司、村社区、消防组、医疗组)抢险组成员:(爆破公司、村社区)职责:负责水、电管线抢修、人员抢救、救护车辆、洒水降尘;5.2安全警戒范围:烟囱根部处半径200米,倒塌中心线两侧各200米;安全警戒图注:一号警戒:汪圣洁二号警戒:王光安三号警戒:陈贵川四号警戒:彭军五号警戒:许小兵5.3联系方式:公安、爆破公司等各系统的对讲机;5.4、起爆程序1、爆前一小时起爆网络检查验收完毕;2、爆前30分钟派出警戒人员,警戒区内的人员、车辆撤离完毕;3、爆前20分钟检查各警戒点人员、抢险救护人员到位情况,并向总指挥报告4、根据总指挥口令爆前10分钟拉响预备警报(警车或手持式警报器),开始封乡村进出路口交通;5、爆前3分钟总指挥最后听取各警戒点汇报,确认爆前各项工作符合要求后,由总指挥下达同意起爆口令;同时发出起爆警报;起爆器与导爆管连接,起爆员根据总指挥的口令,倒计时起爆;6、爆后各警戒点及时向总指挥报告安全情况,无险情或不影响交通时及时恢复交通,若出现供电线路等损坏、人员受伤等异常情况,均按预定的应急方案执行;7、待爆破员检查爆破现场确认安全后,向总指挥报告,并根据总指挥的口令拉响解除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