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ise pollution 噪音污染何为噪声污染声音由物体振动引起,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传播。
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为空气声。
一般情况下,人耳可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Hz,称为可听声;低于20Hz,称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称为超声波。
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噪声是由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杂乱、无规律的组合而成;乐音则是和谐的声音。
噪声的分类噪声污染按声源的机械特点可分为:气体扰动产生的噪声、固体振动产生的噪声、液体撞击产生的噪声以及电磁作用产生的电磁噪声。
噪声按频率:<400Hz的低频噪声、400~1000Hz的中频噪声及>1000Hz的高频噪声。
噪声按时间变化的属性: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起伏噪声、间歇噪声以及脉冲噪声等。
噪声有自然现象引起的(自然界噪声),有人为造成的。
故也分为自然噪声和人造噪声。
噪声的来源⑴交通噪声: 包括机动车辆、船舶、地铁、火车、飞机等发出的噪声。
由于机动车辆数目的迅速增加,使得交通噪声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来源。
⑵工业噪声: 工厂的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
工业噪声的声级一般较高,对工人及周围居民带来较大的影响。
⑶建筑噪声: 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械发出的噪声。
建筑噪声的特点是强度较大,且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因此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与生活。
⑷社会噪声包括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发出的噪声。
这些设备的噪声级虽然不高,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使人们在休息时得不到安静,尤为让人烦恼,极易引起邻里纠纷。
(5)家庭生活噪声污染等危害噪声污染对人、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均构成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噪声的频率、强度及暴露时间。
噪声危害主要包括:噪声对听力的损伤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
有研究表明,噪声污染是引起老年性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听力的损伤也与生活的环境及从事的职业有关,如农村老年性耳聋发病率较城市为低,纺织厂工人、锻工及铁匠与同龄人相比听力损伤更多。
噪声能诱发多种疾病由于噪声的作用,会产生头痛、脑胀、耳鸣、失眠、全身疲乏无力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
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要高2~3倍。
此外,噪声对视觉器官、内分泌机能及胎儿的正常发育等方面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噪声对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干扰噪声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导致反应迟钝,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下降,差错率上升。
噪声还会掩蔽安全信号,如报警信号和车辆行驶信号等,以致造成事故。
噪声对动物的影响噪声能对动物的听觉器官、视觉器官、内脏器官及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病理性变化。
出现烦躁不安、失去常态等现象,强噪声会引起动物死亡。
鸟类在噪声中会出现羽毛脱落,影响产卵率等。
噪声对动物行为的影响和声致痉挛实验证明,动物在噪声场中会失去行为控制能力,不但烦躁不安而且失却常态。
噪声对动物听觉和视觉的影响动物暴露在150分贝以上的低频噪声场中,会引起眼部振动,造成视觉模糊。
噪声引起动物的病变噪声引起动物死亡特强噪声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结构的危害当特强噪声作用于火箭、宇航器等机械结构时,由于受声频交变负载的反复作用,会使材料产生疲劳现象而断裂,这种现象叫做声疲劳。
防治噪声污染①声在传播中的能量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因此使噪声源远离需要安静的地方,可以达到降噪的目的。
②声的辐射一般有指向性,处在与声源距离相同而方向不同的地方,接收到的声强度也就不同。
不过多数声源以低频辐射噪声时,指向性很差;随着频率的增加,指向性就增强。
因此,控制噪声的传播方向(包括改变声源的发射方向)是降低噪声尤其是高频噪声的有效措施。
③建立隔声屏障,或利用天然屏障(土坡、山丘),以及利用其他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来阻挡噪声的传播。
④应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将传播中的噪声声能转变为热能等。
⑤在城市建设中,采用合理的城市防噪声规划。
此外,对于固体振动产生的噪声采取隔振措施,以减弱噪声的传播。
噪音的利用噪声除草噪声除草器发出的噪声能使杂草的种子提前萌发,这样就可以在作物生长之前用药物除掉杂草,用“欲擒故纵”的妙策,保证作物的顺利生长。
噪声诊病最近,科学家制成一种激光听力诊断装置,它测试迅速,不会损伤耳膜,没有痛感,特别适合儿童使用。
此外,还可以用噪声测温法来探测人体的病灶。
有源消声从噪声源本身着手,设法通过电子线路将原噪声的相位倒过来。
由此看来,有源消声这一技术实际上是“以毒攻毒”。
噪音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速度德国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在噪音环境中癌细胞的生长速度会减慢。
癌细胞的生长速度比正常条件下慢了20%。
能抑制癌细胞生长速度的并不是含有某种意义的音乐,而是“拥有一定音色、音量、速度、声脉冲和时间间隔的普通声音”噪音测量温度。
美国科学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的这份研究报告称,这种仪器能够在室温和摄氏-272.15度之间进行准确的测量。
light pollution 光污染什么是光污染他们认为光污染是城市室外照明使天空发亮造成对天文观测的负面的影响。
后来英美等国称之为“干扰光”,在日本则称为“光害”。
从波长十纳米至一毫米的光辐射,即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在不同的条件下都可能成为光污染源。
光污染的分类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3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白亮污染当太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
专家研究发现,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
还使人头昏心烦,甚至发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
眩光污染汽车夜间行驶时照明用的头灯,厂房中不合理的照明布置等都会造成眩光。
某些工作场所,例如火车站和机场以及自动化企业的中央控制室,过多和过分复杂的信号灯系统也会造成工作人员视觉锐度的下降,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焊枪所产生的强光,若无适当的防护措施,也会伤害人的眼睛。
长期在强光条件下工作的工人(如冶炼工、熔烧工、吹玻璃工等)也会由于强光而使眼睛受害。
人工白昼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令人眼花缭乱。
人工白昼还会伤害鸟类和昆虫,强光可能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
彩光污染舞厅、夜总会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构成了彩光污染。
据测定,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且对人体有害影响持续时间长。
另外,有些学者还根据光污染所影响的范围的大小将光污染分为“室外视环境污染”、“室内视环境污染”和“局部视环境污染”。
其中,室外视环境污染包括建筑物外墙、室外照明等;室内视环境污染包括室内装修、室内不良的光色环境等;局部视环境污染包括书簿纸张和某些工业产品等激光污染污染也是光污染的一种特殊形式。
由于激光具有方向性好、能量集中、颜色纯等特点,而且激光通过人眼晶状体的聚焦作用后,到达眼底时的光强度可增大几百至几万倍,所以激光对人眼有较大的伤害作用。
红外线污染红外线近年来在军事、人造卫星以及工业、卫生、科研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红外线污染问题也随之产生。
红外线是一种热辐射,对人体可造成高温伤害。
人眼如果长期暴露于红外线可能引起白内障。
紫外线污染紫外线最早是应用于消毒以及某些工艺流程。
近年来它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如用于人造卫星对地面的探测。
紫外线对人体主要是伤害眼角膜和皮肤。
广义的光污染还包括:在Wikipedia,我们看到光污染分为以下几种:Light trespass(光入侵)例如夜间的灯火让人难以入睡,等等。
Over-illumination(过度照明)过度照明主要是对能源的无意义使用造成的浪费。
美国每天由于“过度照明”所浪费掉的能源相当于200万桶石油!Clutter(混光)不同种类的光源混杂在一起,将严重影响被动接受者。
Glare(眩光)黑暗中的强光。
会使行人或者驾驶员短暂性“视觉丧失”,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Sky glow(人为白昼现象)人为白昼将严重影响天文学家的工作,并且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光污染的危害据美国一份最新的调查研究显示,夜晚的华灯造成的光污染已使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对银河系视而不见。
这份调查报告的作者之一埃尔维奇说:“许多人已经失去了夜空,而正是我们的灯火使夜空失色”。
他认为,现在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光污染里。
在远离城市的郊外夜空,可以看到两千多颗星星,而在大城市却只能看到几十颗。
在欧美和日本,光污染的问题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美国还成立了国际黑暗夜空协会,专门与光污染作斗争。
防治光污染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①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改善工厂照明条件等,以减少光污染的来源。
②对有红外线和紫外线污染的场所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③采用个人防护措施,主要是戴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
光污染的防护镜有反射型防护镜、吸收型防护镜、反射-吸收型防护镜、爆炸型防护镜、光化学反应型防护镜、光电型防护镜、变色微晶玻璃型防护镜等类型。
water pollution 水污染简要介绍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分类方法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森林砍伐,水土流失;(6)因过度开采,产生矿山污水。
重大课题早在18世纪,英国由于只注重工业发展,而忽视了水资源保护,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渣倾入江河,造成泰晤士河污染,基本丧失了利用价值,从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生存。
之后经过百余年治理,投资5亿多英镑,直到20世纪70年代,泰晤士河的水质才得到改善。
19世纪初,德国莱茵河也发生严重污染,德国政府为此运用严格的法律和投入大量资金致力于水资源保护,经过数十年不懈努力,在莱茵河流经的国家及欧盟共同合作治理下,才使莱茵河碧水畅流,达到饮用水标准。
近些年,水质恶化也困扰着美国人。
一直以来,纽约市民以自来水质纯美而自豪,其他州的面包商甚至特地使用纽约市自来水以生产货真价实的纽约圈饼。
7年前寄生虫侵入密尔沃基供水系统,造成100人死亡,40万人致病后,水质问题备受关注,如今纽约市民每天生活在饮水不净的威胁下。
1998年[1],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了一项投资23亿美元的清洁水行动计划,治理美国已受污染40%的水域。
三大污染源水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
工业废水是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积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