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电气设计手册[1].

建筑电气设计手册[1].

建筑电气设计手册(含材料表及工程概算)§表达线路敷设方式、部位、照明灯具安装方式的文字代号§表达内容标注代号对照表达内容标注代号对照表达内容标注代号对照英文代号汉语拼音代号英文代号汉语拼音代号英文代号汉语拼音代号用轨形护套线敷设GBV 沿钢索敷设SR S 线吊式CP用塑制线槽敷设PR XC/VXC 沿屋架或层架下弦敷设BE LM 自在器线吊式CP X用硬质塑制管敷设PC VG 沿柱敷设CLE ZM 固定线吊式CP1 X1 用半硬塑制管敷设FEC ZVG/BYG 沿墙敷设WE QM 防水线吊式CP2 X2 用可挠型塑制管敷设KRG 沿天棚敷设CE PM 吊线器式CP3 X3 用薄电线管敷设TC DG 在能进入的吊顶内敷设ACE PNM 链吊式CH L 用厚电线管敷设G 暗敷在梁内BC LA 管吊式P G用水煤气钢管敷设SC G/GG 暗敷在柱内CLC ZA 吸顶式或直附式S D用金属线槽敷设SR GC/GXC 暗敷在屋面内或顶板内CC PA 嵌入式R R用电缆桥架(或托盘)敷设CT 暗敷在地面内或地板内FC DA 顶棚内安装CR DR 用瓷夹敷设PL CJ 暗敷在不能进入的吊顶内AC PNA 墙壁内安装WR BR用塑制夹敷设PCL VT 暗敷在墙内WC QA 台上安装T T用蛇皮管敷设CP 柱上安装(灯具)CL Z 支架上安装SP J用瓷瓶式或瓷柱式绝缘子敷设K CP 座装(灯具)HM ZH 壁装式W B23§室内电气管线、配电设备与其它管道、设备之间的最小距离表§注:1、表内无括号数字为电气管线在管道上面时的数据,有括号数字为电气管线在管道下面时的数据。

2、在不能满足表中所列距离情况下,应采取下列措施:(1) 电气管线与蒸气管线不能保持表中距离时,应在蒸气管或电气管外包以绝热层,此时平行净距可减减至200毫米,交叉处仅 须考虑施工操作和便于维护的距离。

(2) 电气管线与暖水管不能保持表中距离时,可在暖水管外包绝热层。

(3) 裸母线与其它管道交叉不能保持表中距离时,应在交叉处的裸母线外加装保护网或罩。

3、当上水管与电气管线平行敷设且在同一垂直面时,应将电气管线敷设于水管之上。

线路布线方式各种布线与其它用途的管道间最小距离 煤气管乙炔管氧气管蒸气管 暖热水管 通风管上水、下水管 压缩空气管 工艺设备平行 交叉 平行交叉 平行交叉 平行 交叉 平行 交叉 平行交叉平行 交叉 平行 交叉 平行 交叉导线穿金属管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0 (500) 300 300(200) 100电缆 500 300 1000 500 500 300 1000(500) 300 500 100 200 100200 100 200 100 明敷绝缘导线 1000 300 1000 500 500 300 1000 (500) 300 300(200) 100 200 100200 100 200 100裸母线 1000 300 2000 500 1000 500 1000 500 1000 500 1000 500 1000 500 1000 500 1500 1500 吊车滑触线 1500 500 3000 500 1500 500 1000 500 1000 500 1000 500 1000 500 1000 500 1500 1500 配电设备150030001500500 100 1001001004§钢材重量换算表§水煤气管、镀锌钢管重量表单位:kg/米 圆钢每米重量表 单位:kg/米水煤气管 镀锌钢管 等边角钢每米重量表 单位:kg/米角钢大小(#) 20 25 30 40 50 63 70 80 90 100 角钢厚度 (mm) 3 3 4 3 3 4 6 6 6 8 每米重量(kg/m ) 0.887 1.123 1.780 1.846 2.324 3.896 6.395 6.777 8.327 12.246 角钢厚度 (mm) 4 4 4 4 5 7 7 7 10 每米重量(kg/m ) 1.146 1.460 2.419 3.054 4.814 7.392 10.845 9.638 15.104 角钢厚度 (mm) 5 6 8 8 8 12 每米重量(kg/m ) 3.769 5.720 8.373 12.295 10.933 17.898 角钢厚度 (mm) 9 14 每米重量(kg/m )12.21320.630槽钢每米重量表 单位: kg/米DN15 DN20 DN25 DN32 DN40 DN50 DN70 DN80 DN100 DN125 DN1501.25 1.632.423.13 3.844.88 6.64 8.34 10.85 15.04 17.81 1.33 1.73 2.57 3.32 4.07 5.17 7.04 8.84 11.5 15.94 18.88Φ毫米 重量kg Φ毫米 重量kg Φ毫米 重量kg 5 0.154 12 0.888 18 2.00 6 0.222 14 1.21 20 2.47 8 0.395 15 1.39 22 2.98 10 0.617 16 1.58 24 3.55槽钢型号(#) 5 6.5 8 10 12 14a 14b 16a 16b 18a 18b 20a 20b 每米重量(kg/m) 5.44 6.70 8.04 10.00 12.06 14.53 16.73 17.23 19.74 20.17 22.99 22.63 25.77 槽钢型号(#)22a 22b 24a 24b 24c 27a 27b 27c 30a 30b 30c 33a每米重量(kg/m)24.99 28.45 26.55 30.62 34.39 30.83 35.07 39.30 34.45 39.16 43.61 38.7§根据线路敷设方式选配的导线、电缆型号§胀管类别规格(毫米)承装荷载容许拉力×10牛承装荷载容许剪力×10牛胀管类别规格(毫米)承装荷载容许拉力×10牛承装荷载容许剪力×10牛胀管螺钉或沉头螺栓钻孔胀管螺钉或沉头螺栓钻孔外径长度直径长度直径深度外径长度直径长度直径深度线路类别线路敷设方式导线型号额定电压(千伏)产品名称最小截面(毫米)附注500 伏以下交、直流配电线路吊灯用软线RVSRFS0.25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绞型软线铜芯丁腈聚氯乙烯复合物绝缘软线0.5 具体要求见下面瓷夹板BLV 0.5 铝芯聚氯乙稀绝缘电线2.5 导线颜色均为白色管内配线、瓷柱、瓷瓶BLV 0.5 铝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2.5 见注架空进户线BLV 0.5 铝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10 距离应不超过25米架空线路LJ 裸铝绞线25电缆在室内明敷或在沟道内架设VLV 1.0 铝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4电缆敷设在地下或部分穿保护管VLV29 1.0 铝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内钢带铠装电力电缆 45塑料胀管67891030404550603.53.54.04.05.0按需要选择78910113545505565111315182078101214沉头式胀管膨胀螺栓1012141820354555659068101216按需要选择10.512.514.519.023.040506070100240440700103019401603004706901300§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设计规范§№一、10千伏室内、外变配电装置设计规范1、变电工程中的各种金属件均需做防锈处理(除热镀锌者外,均刷樟丹油一道,灰油漆两道),并做好接地。

2、母线均应涂刷有色油漆,涂色要求按下表规定:10千伏及以下三相交流铜、铝母线排涂色表A 黄色沿全长B 绿色沿全长C 红色沿全长零线黑色沿全长3、铜母线连接应采用机械连接,搭接部分表面应表面应涮锡。

铝母线可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焊接时,焊缝应饱满。

4、母线水平安装时,用卡板固定;垂直安装时,用夹板固定。

5、凡多股导线与电器设备端子连接时,均应用接线端子,严禁不经端子直接接入。

6、当铜导线与铝接线端子截面大于电器设备的接线槽时,应采用铜连接板过渡。

连接板的截面应不小于导线截面。

连接板与铝接线端子连接处应涂敷“高级接触导电膏”。

7、所有接线端子与电器设备连接时,均应加垫圈和弹簧垫圈。

8、母线间距应均匀一致,最大允许误差为5毫米。

9、母线调直应采用木质工具;切断母线时,严禁用电、气焊切割。

610、开关柜的基础型钢安装前应调直,埋设固定后其水平误差每米应小于是毫米,但全长总误差不应小于5毫米。

11、配电柜应安装牢固,各柜连接紧密,无明显缝隙,垂直误差每米不大于1.5毫米,水平误差每米不大于1毫米,但总误差不大于5毫米,柜面连接应平直整齐。

12、电缆引入电缆沟时,应尽量从电缆沟的纵向(顺沟方向)引入,以避免电缆弯曲半径过小。

引入室内或电缆沟内的电缆,应剥麻皮。

13、柱上及地上变压器台的所有高、低压引线均用绝缘导线(低压也可选用裸母线安装)。

14、室外地上变压器台的高度需根据当地水位情况决定,一般情况下为500毫米。

变压器台用砖砌成,并用1:2水泥砂浆抹面,台上用扁钢或槽钢做变压器轨道。

15、室外地上变压器台的周围装设遮拦,高度不低于1.7米,并与变台保持一定距离。

柱上及地上变台的周围应在明显部位悬挂警告牌。

16、柱上变压器安装后,需用Φ4毫米镀锌铁线将器身缠绕围栏(5圈以上)。

地上变台应装设止轮器。

17、变压器台均应装设避雷器保护,避雷器的接地线应与变压器外壳及零线连接,共同接地。

18、跌开式熔断器安装倾斜角度为25°~30°,相同距离不应小于70厘米。

19、室外箱式变电站位置的选择应避开室外地坪的低洼处,具体位置和标高,均由设计决定。

20、室外箱式变电站的进出线应选择全塑或交联聚乙烯电缆,进出线的路数由设计决定。

21、变压器内,应在与变压器推入口相对的墙或地面梁内,墙壁的中心线上,距地20厘米处(宽面推进时,应在距中心线两侧各20厘米处)平埋Φ32钢筋制的U形拉力环,其内径不小于8厘米。

22、为在电气全系统中大幅度节能降温,提高整体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凡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所有变、配电装置以及配电线路和弱电线路等导电体连接部位(包括铜、铝导体连接,汇流母线排连接,接地线连接和所有电器接线端子的接线)在安装连接时,均应涂敷“高级接触导电膏”。

№二、10~35千伏配电系统设计规范1、各类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应由指示信号经压板分别表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