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田野在召唤教案

田野在召唤教案

人音版第十册《田野在召唤》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合唱的学习,体验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田野在召唤》,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3、通过学唱歌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二声部合唱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田园歌曲的另一种风格—欢快、活泼。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三、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声音的和谐与统一。

四、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视频欣赏《田野》
师:同学们,春天到了,大家想不想出去郊游?(想)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非常美丽而又好玩的地方,下面请跟随老师一起来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吧!(放视频)
(二)教授新课
1.师:大家说田野的景色美不美?(美)咱们抓紧时间排好队,迈着整齐地步伐出发吧!同学们走起来(师唱Bang),今天的太阳特别灿烂,我们走得出汗了怎么办?停下来,擦擦汗。

(师弹琴)
2.师:Bang Bang Bang是什么声音?(走路时的脚步声)下面咱们一边唱,一边跟着欢快的音乐出发吧!
3.师:同学们唱得太好听啦,这就是刚才我们唱得旋律。

同学们看看哪一部分是大家走路时哼唱得旋律?哪一部分是擦汗时哼唱得旋律?我们试着来唱一唱。

(师弹琴,生唱旋律)
4.出示原谱,初听全曲。

师:刚才我们唱得这一部分其实是选自一首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下面我们完整地欣赏一遍这首歌曲,在听的过程中,同学们仔细找找刚才咱们唱得那一部分,在歌曲中哪里出现了?(在第二声部,唱词是“啦”)生看着谱子,跟琴
唱一遍第二声部。

5.复听全曲,师画旋律线条:
师:下面老师将用手中的画笔来描绘一幅田野的景色,看看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在图形中寻找答案。

(有起伏、有停顿的地方)
6.师范唱,同学们跟老师一起画旋律线条。

师:同学们帮老师来画旋律线条,看看老师唱得对不对。

7. 学唱第一声部:
①师:大家看歌曲的第一声部是弱起小节,开始部分空了几拍呢?(7拍)我们试着跟着琴来演唱一遍。

②处理第一段。

③师:同学们看歌曲的第一小房子,与前面相呼应有一个“反复跳跃记号”,说明我们唱完第一段的时候直接唱第二段歌词。

跟着琴,我们来试试。

④师: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你觉得歌曲中哪一部分是唱得最开心的地方(梯里通巴),“梯里通巴”是什么意思呢?大家想象一下加入你来到田野中,发现这里有那么美丽的景色,你要呼唤你的小伙伴们一起来,你会怎么说呢?(快快来吧),对了,“梯里通巴”的意思就是“快快来吧”,所以我们要长处这种激动、欢快的心情来。

跟琴一起试一试。

⑤第一声部跟琴完整演唱。

⑥生跟着伴奏音乐,自己边唱边画旋律线条。

(三)拓展活动,欣赏无伴奏合唱《我们的田野》
1.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田野在召唤》给人以轻松、欢快的感觉,下面我们将欣赏的也是一首合唱曲目《我们的田野》,同学们感受一下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寂静、空旷)
2.欣赏视频《我们的田野》
3.师: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演唱有伴奏乐器吗?有伴奏音乐吗?都没有,像这种不用任何伴奏乐器的合唱方式,我们称之为“无伴奏合唱”,这就对演唱者的要求更高了,不仅音要唱得准,而且在自己演唱时,也要聆听其他声部的演唱,达到声音的和谐、统一。

我相信,只要咱们班同学经常训练二声部的演唱,肯定能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合唱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