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达《金融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黄达《金融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黄达《金融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以下货币制度中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是()。

A.金银双本位
B.金银平行本位
C.金币本位
D.金汇兑本位
【答案】A
【解析】金银复本位制下金、银两种金属同时被法律承认为货币金属,金、银铸币都可自由铸造,都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

当金银铸币各按其本身所包含的价值并行流通时,市场上的商品就出现了金银两重价格,而这两重价格随金银市场比价的不断变动而变动。

为了克服由此造成的紊乱,很多国家用法律规定了金币与银币的比价。

但金银市场比价并不会由于法定比例的确定而不再发生变化。

于是法定比价和市场比价之间可能会出现差异,价值被高估的货币渐渐被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于是劣币驱逐良币律发挥作用。

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

2.以下关于利率的期限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A.利率期限结构通常表现出短期利率波动大,长期利率波动小的特征
B.市场分割理论不能解释收益率曲线通常向上倾斜的特征
C.预期理论能够解释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的联动关系
D.流动性升水理论假设不同期限的债券之间存在不完全的替代性
【答案】B
【解析】B项,市场分割理论认为资金在不同期限市场之间基本是不流动的。

不同金融机构有不同的负债性质,因而对资金的期限有特定需求。

例如,当长期市场上资金供不应求,导致利率上升的同时,短期市场资金供过于求,导致利率下降,就会形成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

3.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一理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A.马克思的利率论
B.流动偏好论
C.可贷资金论
D.实际利率论
【答案】C
【解析】按照可贷资金理论,借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借贷资金供给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4.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规定,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外汇范畴?()
A.外币
B.国外银行存款凭证
C.国外房产
D.国外股票
【答案】C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的规定,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①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②外币支付凭证,包括
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③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④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⑤其他外汇资产。

5.解释金本位制度时期外汇供求与汇率形成的理论是()。

A.国际借贷说
B.购买力平价说
C.货币分析说
D.金融资产说
【答案】A
【解析】国际借贷说也称国际收支说,是在金本位制度盛行时期流行的一种阐释外汇供求与汇率形成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外汇汇率变动是由外汇供求对比变动所引起,而外汇供求状况又取决于由国际间商品进出口和资本流动所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

在国际债权债务关系中,主要是一定时期之内需要及时支付的流动债权债务影响该时期的外汇供求状况。

当一国的流动债权,即外汇应收,多于流动负债,即外汇应付时,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因而外汇汇率下跌;当一国流动负债多于流动债权时,外汇的需求大于供给,因而外汇汇率上升。

6.以下哪个市场不属于货币市场?()
A.国库券市场
B.股票市场
C.回购市场
D.银行间拆借市场
【答案】B
【解析】货币市场是交易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金融交易市场,其功能在于满足交易者
的资金流动性需求,主要包括票据贴现市场、银行间拆借市场、短期债券市场、大额存单市场、回购市场等。

资本市场是政府、企业、个人筹措长期资金的市场,包括长期借贷市场和长期证券市场。

在长期证券市场中,主要是股票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

7.股指期货的交割是通过什么形式完成的?()
A.从不交割
B.根据股票指数进行现金交割
C.对指数内每一支股票交割一个单位
D.对指数内每一支股票按照指数的加权比例分别交割
E.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股指期货合约到期的时候和其他期货一样,都需要进行交割。

一般的商品期货和国债期货、外汇期货等采用的是实物交割,而股指期货和短期利率期货等采用的是现金交割。

所谓现金交割,就是不需要交割一篮子股票指数成分股,而是用到期日或第二天的现货指数作为最后结算价,通过与该最后结算价进行盈亏结算来了结头寸。

8.自动转账制度的创新属于()。

A.避免风险的创新
B.技术进步推动的创新
C.规避行政管制的创新
D.降低经营成本的创新
【答案】C
【解析】自动转账制度是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创新。

在美国,为了避免银行因招揽存
款而进行不公平竞争,对储蓄付息,对活期存款不准付息。

而自动转账制度这一创新就是规避不准对活期存款付息的规定。

9.假设一个经济中流通中现金有20亿元,存款有100亿元,准备金有30亿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0.2,那么经济中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存款准备金和货币乘数分别是()。

A.10亿元和3.3
B.20亿元和2.4
C.10亿元和2
D.10亿元和2.4
【答案】D
【解析】由题可知,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为:100×0.2=20(亿元),因此其超额存款准备金为:30-20=10(亿元)。

货币乘数k=(c+1)/(R d+e+c),其中c=20/100=0.2,代表通货与存款的比率;R d=0.2,代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e=10/100=0.1,代表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因此,货币乘数k=(0.2+1)/(0.2+0.1+0.2)=2.4。

10.通货比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的行为。

A.中央银行
B.非银行金融机构
C.商业银行
D.社会公众
【答案】D
【解析】通货对活期存款的比率叫做通货比率,其变动主要受居民、企业的影响。

二、概念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特里芬难题
答:特里芬难题是指一种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货币制度的两难处境,即信心和清偿力之间的矛盾。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双挂钩”体系,实际上是一种美元本位制。

因此,它的运行既要求储备货币发行国--美国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又要求美国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提供足够的美元,以促进生产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顺畅运转。

而信心和清偿力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的危险,从而发生信心问题,美元供给太少就会发生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

这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提出的,故称“特里芬两难”。

从四、五十年代的“美元荒”到60年代以后的“美元灾”,布雷顿森林体系实实在在地陷入了“特里芬难题”中。

这一根本缺陷,使后来采取的创设特别提款权复合货币也已无法修补,从而最终使布雷顿森林体系无法维持。

2.基准利率
答:基准利率是指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利率,也叫中心利率。

在市场经济中,基准利率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

它的变化传递出央行银根紧缩与松动的信息,是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各国利率体系的核心,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

中央银行改变基准利率,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的高低,限制或鼓励信贷规模,从而影响其他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

因此,把握各种利率的变化趋势就要首先了解这种关键性利率的变动趋势。

在西方国家通常是指央行再贴现率或短期资金市场利率,如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

在我国,主要是中央银行对各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利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