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营业税改增值税初探【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发展与渊源,然后分析了营业税与增值税征税的联系与区别,然后当前实情剖析了建筑业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利弊与障碍。
【论文关键词】营业税增值税建筑业税负中图分类号: f810.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建筑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每年创造大量的产值与税收,并有效消化社会剩余劳动力,然而,由于建筑业的特殊性,许多企业既是产品的生产企业,又是产品的安装企业,营业收入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不可避免会存在重复征收。
尤其前一环节的营业额被累计流转到下一环节,重复征收的问题尤为突出。
这次改革是继2009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之后,对货物劳务税收制度的又一次重大革新。
改革将有助于消除目前对货物和劳务分别课征增值税或营业税所产生的税收不连续、重复征税问题,为简化税制、深化产业分工和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持。
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是,在现行增值税税率的基础上,新增设11%低税率,交通运输业适用11%税率。
虽然还未扩展到建筑业,但是作为同一征收营业税的劳务,在交通运输业试点成功后,建筑业营业税改增值税也将拭目可待。
一、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发展与征收范围增值税是对生产经营单位销售货物的增值额征收的并由消费者或使用单位承担的一种流转税,目前增值税征税包括:1、销售或者进口的货物,货物是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在内。
销售货物,是指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
2、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增值税与营业税都属于流转税,对流转过程中征税,不流转不交易不征税。
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增值税作为一个年轻的税种,于1954年首创于资本主义法国,在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它的范围迅速波及整个欧洲,风靡全球,但美国至今未采用增值税这一税种。
在我国,增值税是与改革开放同步诞生的税种,虽然增值税开征的历史很短,自1979年下半年开始在少数试点地区征收,1994才在全国推行,但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税种。
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
营业税的征收具有很长的历史,如中国明代的门摊、课铁,清代的铺间房税等税,皆属营业税性质。
新中国成立后,废止旧的营业税,于1950 年公布《工商业税暂行条例》。
其中规定,凡在中国境内的工商营利事业,均应按营业额于营业行为所在地缴纳营业税。
1984年恢复征收营业税。
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营业税税种征收范围:交通运输业(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装卸搬运。
打捞比照水路运输征税;通用航空和航空地面服务业务比照航空运输业务征税)、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等等。
二、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区别与联系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最大区别在于:1.增值税的进项税是可以抵扣,即增值税征收额是根据销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后的金额,而营业税没有进项抵扣的说法。
2.增值税是价外税,也就是增值税类产品及服务销售时,有含税与不含税销售价之说,原因是增值税是由消费者承担的税款,而营业税为价内税,也就是税款已经包含在服务价款中的一种税,但总体来说,所有的税款均是由消费者来买单。
增值税与营业税同为流转税,在其流转过程中征收,分别有自己的征收范围,但是同一征税对象,不重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也就是同一应税行为,征收了增值税就不用征收营业税,两税是互相排斥的。
营业税税率形式有两种:3%、5%的比例税率和5%~20%的弹性幅度税率。
但目前娱乐业各具体征税项目大都适用20%的税率征税,实质上变成了三档税负相差悬殊的比例税率。
在具体适用中,大落差的税率设计更导致纳税人之间税负的不公平。
增值税的税率设计比较简化,但是实际操作中也不简单,如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税率为17%。
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粮食、植物油及农产品等)货物,税率为13%,纳税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税率又为17%,而小规模企业为3%,一般纳税人中有简易征税率为6%等等,而在具体征收过程中却有好多特例出现。
其中税费适合哪一档不是专业人士还真是一下搞不清楚,而随着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后,增值税处理方式方法出现了更多的变数。
三、对建筑业的税收影响分析建筑业改征增值税的前提条件是先将交通运输业改征增值税,其购买的原材料均可以从销售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可作为进项额来抵扣。
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地区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我们假设目前交通运输业改革的模式向建筑业推广,对2011年度某一建筑业经营状况进行流转税的变化分析,如以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年报测算(该公司2011年营业收入4828.4亿元、营业成本4247亿元、职工薪酬195亿元、新增固定资产58.4亿元、固定资产折旧75.3亿元、财务费用29亿元、管理费用111.4亿元、营业利润252.2亿元):年施工4828.4亿元营业额:原计算应缴纳营业税=收入总额×3%,为144.9亿元,属于价外税,不允许抵扣。
改革后对建筑业改征增值税适用11%的税率(目前交通运输业试行的税率),即建筑业企业纳税人需要交纳销项税,销项税额=营业收入/(1+11%)×11%=478.5亿元,公司全年主营业务成本为4247.0亿元,其中支付给职工的职工薪酬为195亿元,2011年度新增固定资产58.4亿元(可抵扣进项约为8.6亿元),固定资产折旧为75.3亿元(假设新增部分进项均可抵扣并本年尚未折旧、上年度固定资产进项均不能进项抵扣)。
如果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中所采用的钢材、水泥、石子、黄沙、混凝土、七通一平、设计勘探、外包等材料及费用中能取得增值税的发票的比例达到60%,可抵扣的进项税约346.7亿元[(4247-195-75.3)/1.17×17%×60%],则企业实际应付增值税约123.2亿元(478.5-346.7-8.6),看起来计征11%的增值税比原计征3%的营业税少征144.9-123.2=21.7亿元,也就是意味着流转税负率由原来的3%下降到2.6%左右,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建筑业企业的税收负担。
目前我国采用消费型增值税,如果建筑业实行增值税改革后,那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固定资产的厂房的进项税也将可以抵扣,这将大大降低目前生产型企业的税负。
按照目前的设想如果税费改革能够全面推广,那么期间费用中财务费用、营业费用及管理费用也将有一大部分可以有增值税进项抵扣额产生,这将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
四、建筑业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利弊与障碍1、税改后的优点:按照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要求,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目前交纳增值税企业的抵扣范围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业及其他服务业,那么就更能有效降低目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负,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2、税款改革的执行障碍:现行营业税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九个税目。
那么,如果建筑业项目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后,是统一按现行的标准税率11%征税还是另设其他挡?如果另设一档税率,税率水平多高合适?从理论上说,增值税是中性税,它不会因生产、经营的内容不同而税负不同,要求的税率档次相对要少。
而营业税是行业差别税率,体现着政府对特定行业的扶持和引导。
若将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覆盖至建筑行业所有领域,则必然面临这两种理念上的冲突。
如果改革后按照11%的税率执行,但是用一刀切的方式来定营业税改增值税后企业征纳税率,也将引起目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他们的税率是17%或13%,而建筑企业改革后同为缴纳增值税,而税率为11%)的不公平及不满,也将导致企业税收上的混乱。
3、税款归属及征管上的障碍: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所造成的地方可用财力减少的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地方可用财力减少。
营业税改增值税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历史遗留问题。
在目前的分税制体制下,建筑业营业税是地方第一大税种,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营业税完全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即便税收收入不变,地方政府收入也会因此减少其中的75%。
基于现实,中央决定试点期间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收入仍归属试点地区,暂时搁置了在收入分配上的争议,而优先考虑了增值税制度变革目标,但这并不是长远之计,当试点推向全国,或是要进行增值税立法时,这一分享比例也是增值税扩围将要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的税收征管系统中,存在国税和地税分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后,如何协调两套系统之间的关系也是这一次上海试点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
营业税原来都是地方税务局征的,现在如果一部分营业税改成增值税的话,到底是由国税局还是地税局征,在征收管理方面还需要协调一下。
税务机构“合二为一”,固然能够从根本上降低税收征管成本、减轻纳税人的负担,避免“抢税”矛盾,但税务机构将要面临的是减员,还有领导干部的重新配置安排问题很棘手,这也是很大的障碍。
4、税改的实际操作的障碍:而建筑业征税范中原材料石子、黄砂、黄泥等基本生产资料,其大部分来自天然,其进项既无发票,也很难定量定价,经济发达地区因资源过度开发而导致价格高涨,而欠发达地区原材料储量丰富而价格较低,原材料的价格差异很大。
还有目前增值税纳税人中一些一般纳税人简易征收企业、小规模纳税人都是以6%或3%的税收征收率,他们在当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同时,将怎么来处理等等,这都为改革推进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如果控制不好将导致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
参考文献:[1]. 翟继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解读与案例精解,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年01月[2]. 李明主编,《新税制下建筑业纳税会计与纳税筹划》,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年01月[3]. 贾康《税制改革:评析与展望》中国税务第330期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