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配药
适合作物: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豆 类
8、病毒病
(黄化、蕨叶、条斑等) 烟 草 病 毒 病
预防配方:低聚糖素/宁南霉素+腐植酸/ 白糖+锌铜硅钼营养
初期配方:盐酸吗啉胍/吗胍乙酸铜/辛菌胺 醋酸盐+氯溴异氰尿酸+腐植酸/白糖+锌铜 硅钼营养
适合作物:茄果类、瓜类
9、生理性病害
(低温冻害、高温伤害、缺素等)防治配方: 碧护+腐植酸/红糖(喷施)+微生物菌肥 (根施)
②喷施缓解剂。若是酸性药剂造成的 药害,喷水冲洗时可加入适量生石灰;碱 性药剂造成的药害,喷水冲洗时可加入适 量食醋。若因喷施硫酸铜过量造成药害后, 可喷0.5%的生石灰水解救;受石硫合剂药 害后,可先在水洗的基础上,喷米醋400500倍液可减轻药害。
③灌水降毒。因土壤施药过量造成药害 时应及早灌水洗田,使大量药物随水排出 田外,一方面增加蔬菜作物细胞水分含量, 促进新陈代谢,降低体内农药相对浓度, 减轻药害程度;另一方面降低土壤中农药 浓度,减轻农药对农作物的毒害。
适合作物:叶菜类、茄果类、 瓜类、豆类、葱蒜类 注:唑类药在瓜类、豆类苗期 用量减半,茄果类开花坐果前 慎用。
4、粉锈类病害
(白粉病、锈病等)
荷兰豆白粉病
玫瑰白粉病
梨树锈病
玉米锈病
预防配方: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褐藻酸钠
治疗配方:唑类药/乙嘧酚/烯肟菌酯+乙蒜 素+腐植酸/红糖+硅肥
适合作物: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葱蒜 类 注:唑类药在瓜类、豆类苗期用量减半,茄果类 开花坐果前慎用。
若是缺素症,上述配方+所缺营养元素即 可。适合作物:所有作物
10、蔬菜逆境
• (刮风、降雨等)预防配方:异菌脲+百菌 清/多菌灵+噻菌铜+碧护+腐植酸/红糖
适合作物:所有作物
11、蔬菜药害补救方法
①喷水冲洗。喷错农药或发生药害后, 可在早期药液尚未完全渗透或被吸收时, 迅速用大量清水喷洒叶片,反复冲洗3-4次, 尽量把植株表面的药液冲刷掉。
防治用药:桉油精/阿克泰/吡虫啉/啶虫脒 /烯啶虫胺/苦参碱/藜芦碱/印楝素/多杀菌 素(对鳞翅、双翅、缨翅目高效,对刺吸 及螨虫无效)
防治蓟马配方:阿克泰+多杀菌素
②、大虫类(菜青虫、卷叶虫、甲 壳虫等)
菜 青 虫
菜青虫
卷叶虫
卷叶虫
防治用药: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芽 孢杆菌/阿维菌素/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 (对鳞翅目高效)/氟虫双酰胺/多杀菌素 (菜青虫)
③疫霉根腐病
预防配方:辣根素/乙酸铜/硫酸铜+腐植酸 +EM/CM
治疗配方:噁霜锰锌(杀毒矾,对霜霉、 腐霉、白锈科真菌有良好效果)/丙酰胺霜 霉威(普力克)+恶霉灵+甲托+生根肽 +EM/CM
④茎基腐病
预防配方:辣根素/乙酸铜/硫酸铜+腐植酸 +EM/CM
治疗配方:甲基托布津+恶霉灵+嘧啶核苷/多 抗霉素+EM/CM
生理性病害有病斑也无霉(粉)状物, 病斑颜色多为白、黄、褐、黑和灰,在蔬 菜叶片上发生较多。以上是对外表病患处 的直接观察,有时还要劈开病茎来观察, 如判断是否为枯萎病时要劈开茎部观察维 管束是否变为褐色;诊断西红柿细菌性髓 坏死可掰开茎部看其髓部是否变黑坏死。
“闻”,即通过分辨受害部位发出的 气味来判断其病害的类型。细菌性病害侵 染后,如软腐病,溃烂处多会有臭味。但 还有真菌病害侵染后会有相似气味,如黄 瓜疫病侵染后会发出腥臭气味,番茄酸腐 病侵染后发出酸臭味。
预防配方: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褐藻酸钠
治疗配方:唑类药+乙蒜素+多抗霉素/武夷菌 素+腐植酸/红糖
疤斑病预防配方:代森锰锌/多菌灵/甲托/百 菌清+褐藻酸钠
疤斑病治疗配方:三唑类(苯咪甲环唑、丙环唑、 氟硅唑、戊唑醇)/咪唑类(咪鲜胺、氟菌唑)/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醚菌酯、吡唑醚菌酯)/二甲 酰亚胺类(异菌脲)+春雷霉素+乙蒜素+腐植酸/ 红糖
通过“望、闻、问、切、试”五步诊 断法,可较为准确的判断出何病所侵染的 蔬菜,以便及时、准确地综合防治病害。 菜农不妨也尝试按照以上步骤判断自 家棚 里的病害。
“切” 蔬菜,通过手摸病斑的 感觉来诊断。如细菌性病害侵染时,病患 处摸上去黏糊糊的。有时疫病等其他病害 侵染蔬菜茎秆,手摸上去的感着和细菌性 病害相似,但不是黏糊糊的,区别于细菌 性病害。
“试”,指自己亲自试验,通过一些独 特而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诊断。如:番茄的 枯萎病、黄瓜的霜霉病等可以通过喷水保 湿看霉层,番茄青枯病通过浸水搅拌看反 应。
(蜗牛、蛞蝓等) 防治用药:四聚乙醛
“望”,即看,就是观察蔬菜发病的 外部症状。通常真菌性病害侵染蔬菜时的 发病特点为:有病斑存在于植株的各个部 位。病斑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多角形、 不定形等等。而且病斑上有不同颜色的霉 状物或粉状物(俗称长毛),颜色多为白、 黑、红、灰、褐等。
例如黄瓜、西葫芦和番茄的白粉病,叶 上病斑处有白色粉状物。黄瓜、番茄和西 葫芦等的灰霉病,受害叶片、残花及果实 上有灰色霉状物。细菌性病害侵染后则有 病斑,无霉(粉)状物,病斑多透明、比 较薄、容易破孔,有的病斑还比较密集, 如番茄细菌性斑点病。
1、霜疫类病害
• (霜霉病、晚疫病、白锈病、疫霉根腐类 病害等)
黄瓜霜霉病
番茄晚疫病(在茎上表现)
番茄晚疫病(在叶片上的表现)
白菜白锈病
竹叶菜白锈病
疫霉根腐类
辣椒疫根腐病
用药:生物预防:寡雄腐霉/木霉菌/地衣 芽孢杆菌/小檗碱+褐藻酸钠
化学预防:代森锰锌/百菌清+多抗霉素/武 夷菌素+腐植酸/红糖
农药配药
常用的保护性杀菌剂(接触性杀菌剂): 代森锰锌、百菌清、硫和铜制剂(如波尔 多液、氢氧化铜、碱式硫酸铜、碱式氯化 铜、氧化亚铜等)。
常用的内吸性杀菌剂:多菌灵、甲基硫 菌灵、甲霜灵、三唑酮、烯唑醇、苯咪甲 环唑、丙环唑、嘧菌酯、醚菌酯、霜霉威、 烯酰吗啉、霜脲氰、嘧霉胺等。
广谱性杀菌剂:百菌清、代森锰锌、 甲基硫菌灵(在植物体内转变为多菌灵, 对斑点、粉锈、毛霉有效,对霜疫类病害 无效)、丙森锌。
初期配方:异菌脲/嘧霉胺/腐霉利+苯咪甲 环唑+乙蒜素/氯溴异氰尿酸+多抗霉素/武 夷菌素+腐植酸/红糖
中期配方:烟酰胺/嘧菌环胺+苯咪甲环唑+ 乙蒜素/氯溴异氰尿酸+多抗霉素/武夷菌素 +腐植酸/红糖
番茄叶霉病
番茄灰霉病
叶霉病配方:苯咪甲环唑+多抗霉素+乙蒜素+ 腐植酸/红糖
豇豆煤霉病
②、缺硼
(生长点萎缩、叶脉皱曲、空秆)治疗配方: 腐植酸+硼肥+植物酶激活剂
③、缺钙
(新叶皱缩、干枯、干烧缘) 治疗配方:腐植酸+钙肥+植物酶激活剂
④、药害
特别是2,4-D药害和三唑类药害(叶秆皱 缩) 初期配方:先用大量水喷淋,然后喷施腐 植酸+植物酶激活剂
中期配方:浇水、施肥,配合叶面喷施腐 植酸+植物酶激活剂
适合作物:叶菜类、茄果类、瓜类、 豆类、葱蒜类
7、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软腐、青枯、斑点病等) 白 菜 细 菌 性 软 腐
甘蓝细菌性软腐
番茄青枯病
辣椒青枯病
姜细菌性斑点
(细菌性病害特征:薄、透、亮、散、点、 脓)
预防配方:中生菌素+褐藻酸钠+Ca肥
治疗配方:噻菌铜/硫酸链霉素/新植霉素 /可杀得/叶枯唑+氯溴异氰尿酸/乙蒜素+腐 植酸/红糖+Ca肥
⑧根结线虫病
防治配方:阿维菌素/毒·辛/福气多+甲壳素 +生根肽
适合作物:茄果类、瓜类、豆类
6、生长点萎缩病害
①病毒病(处于高温、干旱、虫害期、土壤 缺Zn) 黄 瓜 病 毒 病
预防配方:低聚糖素/宁南霉素+腐植酸/白 糖+锌铜硅钼营养
初期配方:盐酸吗啉胍/吗胍乙酸铜/辛菌胺 醋酸盐+氯溴异氰尿酸+腐植酸/白糖+锌铜 硅钼营养
5、根萎类病害
①枯黄萎病 预防配方:辣根素/乙酸铜/硫酸铜+腐植酸
+EM/CM(可用哈茨木霉菌)
治疗配方:恶霉灵/甲霜恶霉灵+井冈霉素/嘧 啶核苷/多抗霉素+生根肽+EM/CM
②青枯病
预防配方:辣根素/乙酸铜/硫酸铜+腐植酸 +EM/CM
治疗配方:硫酸链霉素/中生菌素/可杀得/ 噻菌铜+生根肽+EM/CM
番茄筋腐病
番茄筋腐病
预防:拿敌稳(肟菌戊唑醇)+腐植酸/红糖
治疗:银法利(氟菌霜霉威)+抑快净(噁酮 霜脲腈)+腐植酸/红糖
2、毛霉类病害
• (灰霉病、叶霉病、菌核病等)
草 莓 灰 霉 病
番茄叶霉病
番茄菌核病
烟草菌核病
生物预防:木霉菌/小檗碱/儿茶素+褐藻酸钠
化学预防:代森锰锌/百菌清+多抗霉素/武夷 菌素+腐植酸/红糖
“问”,和中医上医生询问病人生病的情况相 似,拿到蔬菜后,蔬菜专业技术人员询问菜农在蔬 菜生产管理方面的详细情况和发病的整个过程。主 要找出发病的真正原因,好通过环境调控和其他管 理措施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例如:冬春季节, 黄瓜发生霜霉病了,就要问黄瓜生长环境是低温高 湿还是其他状态,若是低温高湿时易发病,就要采 取提温降湿的措施。春季西红柿叶霉病、细菌性病 害暴发时,就要询问番茄生长环境是否是高温高湿 时易发病。
防治叶甲配方:甲维盐+多杀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