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o七年十二月 重庆中草药研究 第2期(总第56期) 47
中草药在农药领域的应用现状 张德利 陈仕江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400065)
摘要:本文对近几年来在农药领域研究的中草药植物进行了介绍,并对中草药植物源农药的应用情况进行 了统计。 关键词:中草药植物农药应用 植物源农药,是指利用具有生物活性植物 或其特定部位,经粗加工或提取其有效成分做 成制剂,用于防治有害生物的农药。植物源农 药作为生物农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高 效、低毒或无毒、低残留、选择性高、有害物质 般难以对其产生抗性、又易和其他农药相混 配等优点,受全世界农药研究及应用部门的广 泛重视¨J。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已对2000 多种植物的杀虫活性进行了研究,其中不乏传 统的中草药。随着植物源农药的发展,中草药 源农药逐渐成为植物源农药研究的重点。所 谓中草药源农药,是指用于防治病虫害的中草 药提取物或从中分离纯化的单体物质。我国 中医药几千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中草药 丰富的资源和研究基础是开发新型植物源农 药的一个突出优势,引起广大农药研究人员的 广泛关注。目前文献报道的具有杀虫、抑菌生 物活性的中草药大约有6O多种,主要分布于菊 科、大戟科、豆科、樟科等lO余科,主要应用在 杀虫、杀菌、杀线虫方面 J。 1.中草药杀虫剂 中草药应用在杀虫方面,在我国早有记 载,民间更是流传着许多疗效非凡的配方,据 报道可以用作杀虫剂原料的中草药有:苦楝、 雷公藤、大茶根、侧柏叶、烟草、桃树叶、黄滕 根、皂角树叶、野菊花、芦荟、大黄、桑叶、何首 乌、黄苓、黄芪、商陆、乌柏叶、松针片、臭椿叶、 闹羊花、银杏外种皮、麻黄油等。许多药用植 物是提取新型农用杀虫剂的主要原料,近年 来,应用中草药提取物作为杀虫剂的研究发展 很快。这些物质从有效成分活性、化学结构上 可分生物碱类(Alkaloids)、萜烯类(Terries)、黄 酮类(Flavonoicls)、精油类(Essentialkoils)。 1.1生物碱类(Alkaloids) 对害虫的作用方式多种多样,如毒杀、忌 避、拒食、麻醉和抑制生长发育等,这一类农药 活性物质如烟碱、苦参碱、百部碱、雷公藤碱等 均可从苦参、烟叶、百部、雷公藤等中草药中提 取。 苦参,苦参中的苦参碱是中草药源农药中 研究和应用较多的,苦参碱是从苦参的根、茎 等中经严格的工艺提取得到一种水溶性的苦 参生物碱,近年来,苦参生物碱作为杀虫剂用 来防治蔬菜、果树、茶树和粮食作物上的多种 害虫的报道越来越多,发展非常迅速,应用较 为广泛,如蔬菜上的害虫菜青虫、菜蚜、瓜蚜、 螟虫、瓢虫、甜菜夜蛾、小菜蛾、甘蓝夜蛾、黄条 跳甲、韭蛆,果树上的害虫天幕毛虫、舟型毛 虫、刺蛾、尺蠖、红蜘蛛和蜡蚧,粮食作物上的 粘虫、小麦吸浆虫和蝗虫等多种害虫 J。涉及 苦参碱的农药产品从2000年到2007年登记的 产品58个厂次(其中单剂53个,复配剂5 个),单剂苦参碱有效含量从0.2%--2.5%共 计8个,并有水剂、乳油、可溶性液剂、粉剂、水 乳剂5种剂型,主要登记在瓜果、蔬菜、粮食作
物上使用,而以防治十字花科蔬菜中的菜青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8 第2期(总第56期) 重庆中草药研究 -- ̄o七年十--y] 虫、蚜虫最多,达五十余个产品。 烟叶,烟碱类杀虫剂中的烟碱主要来自于 烟叶,作为农药主要用来防治蔬菜上的菜青 虫、蚜虫、斑潜蝇,柑橘矢尖蚧、柑橘全抓螨、桑 树螟虫、烟草烟青虫、棉花棉铃虫等多种害虫, 近年涉及烟碱的农药产品共计l7个,单剂7 个,复配剂lO个,以乳油剂型为主。 1.2萜烯类(Terries) 包括蒎烯、单萜类、倍半萜、二萜类、三萜 类等,这类物质有忌避、拒食、抑制生长发育, 破坏害虫信息传递和交配,兼有触杀和胃毒作 用。这类中草药源农药的代表是黄杜鹃(又称 闹羊花),它含有多种毒素如木毒素、杜鹃素、 石南素、闹羊花毒素等,其中闹羊花毒素为四 环三萜类化合物。实验证明黄杜鹃花提取物 对昆虫具有显著的触杀、胃毒、拒食等作用。 主要用于防治蚜虫、家蝇、虱、蚤、菜青虫、小菜 蛾、粘虫、螟虫、叶蝉等,被广泛用于农业与卫 生害虫的防治。近年来对黄杜鹃的研究应用 情况,段晓明等在“黄杜鹃叶提取物对榆白长 翅卷蛾生物活性研究”中表明对榆白长翅卷蛾 5龄幼虫有较好的触杀活性,最优浓度为400 倍液,其死亡率为87.7%[41;钟国华等“黄杜鹃 提取物对亚洲玉米螟生物活性的研究”表明其 杀玉米螟虫有较好的效果可达86.67%-5 ;程 东美等“闹羊花素一Ⅲ对几种害虫的生物活性 研究”报道了闹羊花素一Ⅲ对柑桔潜叶蛾、致 倦库蚊和柑桔全爪螨的生物活性,其结果表 明,闹羊花素一Ⅲ对柑桔潜叶蛾幼虫具有较好 的拒食作用,处理后24h和48h的AFC50分别 为266.60和49.35,g/ml-6 J。虽然研究报道不 少,但目前应用在生产中的产品较少,农药登 记的产品仅有2个。 1.3黄酮类(Flayonoicls) 多以甙或甙元、双糖甙或三糖甙状态存 在,主要有鱼藤酮、毛鱼藤酮等。鱼藤在中药 中主要用于散瘀止痛,杀虫,其植物体内含有 鱼藤酮,农药上从鱼藤中提取鱼藤酮作杀虫 剂,主要应用在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害虫蚜虫。 另有李水清等用鱼藤酮对松墨天牛产卵和取 食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表明鱼藤酮可以应用 在防治松墨天牛上,并可以通过抑制其取食减 少松材线虫的传播 ¨。近几年作为农药产品 的登记情况,鱼藤酮类农药产品共登记计l2 个,作为单剂使用的有11个,复配剂1个,剂型 以乳油为主。 1.4精油类(Essentialkoils) 此类不仅具有毒杀、忌避、拒食、抑制生长 发育等作用,还具有昆虫性外激素对昆虫有引 诱作用。可提取挥发油用于杀虫的中草药较 多,如薄荷中提取薄荷油、菊蒿中提取菊蒿油、 肉桂中提取肉桂精油、猪毛蒿中提取猪毛蒿油 等均有杀虫活性。但目前主要应用于室内卫 生害虫,在农业生产上应用较少。 2.中草药杀菌剂 由于中草药源农药其原材代谢物、无衍生 物、无残留、无公害、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 被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科技部列为2l世纪 优先发展的产业,是世界公认的绿色农药,可 广泛应用于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尤其在直接 食用的经济作物如蔬菜、果树、茶叶等上使用 更显其优势。近年来,有关中草药源杀菌剂方 面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对中草药提取物的杀 菌、抑菌活性研究报道较多,如田菲菲等126种 中草药提取物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立枯丝核 菌(R,Iizoctonia solani),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筛 选出甘草、石见穿、益智仁、黄精、何首乌、猫爪 草、鸡冠花、地锦草、月季花、鱼腥等28种抑菌 活性在50%以上的中草药 ;陈仕江等对lO 种中药提取物的离体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 ; 张应烙等对l5种中药提取物对几种植物病原 菌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l训;张应烙等测定 了1O种中药提取物的离体抑菌活性-l ;朱立 成等研究了丁香等3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植物病 原真菌抑制活性-l引;
王进忠等研究了4种中草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OOq ̄年十--fl 重庆中草药研究 第2期(总第56期)49 药提取物对常见果树病原菌的抑制作用n。 ;吴 新安等研究了几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植物病原 茵的抗菌活性 引;李向花等用决明子对两种病 原菌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通过这些 文献可以看出,中草药资源中具有杀菌活性的 植物种类相当丰富,从中草药提取物中研究具 有杀菌活性的物质是研究杀菌剂的一个重要 途径,由于机理方面的研究仅是探索阶段,没 有明确的方式和方法,这些研究尚处于初级阶 段,所以目前作为杀菌剂在生产上应用的中草 药杀菌剂不多,从资料和农药登记情况看,仅 有孟昭礼等研究的银杏杀菌剂被成功开发为 绿帝和银泰杀菌剂,被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因 此,中草药杀菌剂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3.结语 中草药植物源农药存在着植物源农药同 样的问题,应用范围较窄,缺乏广谱性,而且在 应用中容易受外界环境条件、土壤营养成分和 周围生物群落等的影响,稳定性不好,严重影 响了中草药植物源农药的推广应用,并且由于 缺乏相应的资金、人力、高新设备的投入,导致 研究开发的层次不够深入,国内现今研究与开 发主要停留在植物源农药的直接开发利用上, 很少进入间接开发阶段。随着我国进入WTO, 农药领域将会更加开放,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的 加强,我国仿制农药的开发将日益困难,化学 农药的危害日益严重,利用丰富的中草药植物 资源,结合现代科技,加强对中草药植物源农 药的开发,不仅可以促进农药行业的发展,同 时也扩大了中草药植物的应用范围,因此加强 对中草药植物源农药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意 义、生态意义和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I]王进忠,孙淑玲,苏红田.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利用 现状及展望.北京农学院学报2000,15(2):72— 75. [2]严振,萸小路,王生.中草药源农药的研究与应 用.中国中药杂志,2006,30(21):1714—1717. [3]付颖,王常波,叶非.我国苦参碱农药研究应用概 况.农药科学与管理,2005,26(12):30—33. [4]段晓明,尹卫等.黄杜鹃叶提取物对榆白长翅卷蛾 生物活性研究.青海科技,2006,13(1):34. [5]钟国华,胡美英.黄杜鹃提取物对亚洲玉米螟生物 活性的研究.昆虫知识,2001,38(1):55—58. [6]程东美,胡美英.闹羊花素一Ⅲ对几种害虫的生物 活性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2(4):33— 35. [7]李水清,孙江华等.鱼藤酮对松墨天牛产卵和取食 行为的影响.昆虫学报,2005,48(5):687—691. [8]田菲菲,蒋继志等.12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两种植 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华北农学报,2006,21 (B10):131—134. [9]陈仕江,丁伟等.10种中药植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 菌的生物活性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18 (3):311—314. [10]张应烙,尹彩萍.15种中药提取物对几种植物病 原菌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 学学报,2005,33(B08):175—177. [11]张应烙,尹彩萍等.10种中药提取物的离体抑菌 活性.河南农业科学,2005,(6):49—51. [12]朱立成,刘文等.丁香等3种中草药提取物抑制 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6,34 (21):5581—5582. [13]王进忠,李海玉等.4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常见果树 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北京农学院学报,2004,19 (2):35—38. [14]吴新安,花日茂.几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植物病原 菌的抗菌活性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29 (4):330—332. [15]李向花,弓春瑞等.决明子对两种病原菌抑菌活 性初步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6(4):348—35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