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基础理论2003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基础理论2003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二○○三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城市经济管理招 生 专 业:区域经济学 研究方向 房地产经济土地资源资产管理 考试科目及代码:经济学基础理论 考试时间 元月 19 日 上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消费者预期未来价格相对变动将小于现期价格的相对变动,且变动方向相同,则价格预期的弹性E e为( )。

A.E e<0B.0<E e<lC.E e=1D.E e>12.社会公共事业服务的价格下降时,则有( )增加。

A.消费者收入B.边际效用C.消费者剩余D.边际收益3.恩格尔曲线的形状取决于特定商品的性质、( )和保持不变的价格水平。

A.消费者偏好B.商品供给C.商品需求D.消费者预期4.一般来说,随着劳动替代资本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对资本的( )倾向下降。

A.MTRSB.MRTC.MRSD.MRTS5.生产函数Q=88L0.2K0.4T0.2为规模报酬( )。

A.递增B.递减C.不变D.不定6.当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之下时,平均成本是( )的。

A.上升B.下降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停止营业点是指( )。

A.P=ATCB.P=AFCC.P=AVCD.P=MC8.加速原理认为,投资决定的最重要因素是( )而不是利润。

A.价格B.成本C.利润率D.销售量9.为了保持商品市场的均衡,利息率与收入是按( )变动的。

A相反方向 B.相同方向 C.正比例 D.乘数原理10.政府的赤字开支增加, 货币的流通速度( )。

A.不变B.减缓C.加快D.不定二、解释下列概念(每题5分,共30分)1.比较静态分析:2.等边际原理:3.凯恩斯效应:4.财政政策:5.内涵的经济增长:6.康采恩:三、简答题(每题1 0分,共5 0分)1.帕累托最优化的内容及其条件是什么?2.产业资本循环运动过程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社会主义消费有何作用?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 0分)1.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谈谈你对上述论断的理解。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立法、行政管理以及各项经济政策手段,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和问题,最终导致政府干预经济的效率低下和社会福利损失。

对此萨缪尔森指出:“当政府政策或集体行动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时,政府失灵使产生了。

”试述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其治理与防范对策。

参考答案华中师范大学二○○三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城市经济管理招 生 专 业:区域经济学 研究方向 房地产经济土地资源资产管理 考试科目及代码:经济学基础理论 考试时间 元月 19 日 上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消费者预期未来价格相对变动将小于现期价格的相对变动,且变动方向相同,则价格预期的弹性E e为( B )。

A.E e<0B.0<E e<lC.E e=1D.E e>12.社会公共事业服务的价格下降时,则有( C )增加。

A.消费者收入B.边际效用C.消费者剩余D.边际收益3.恩格尔曲线的形状取决于特定商品的性质、( A )和保持不变的价格水平。

A.消费者偏好B.商品供给C.商品需求D.消费者预期4.一般来说,随着劳动替代资本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对资本的( D )倾向下降。

A.MTRSB.MRTC.MRSD.MRTS5.生产函数Q=88L0.2K0.4T0.2为规模报酬( B )。

A.递增B.递减C.不变D.不定6.当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之下时,平均成本是( B )的。

A.上升B.下降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停止营业点是指( C )。

A.P=ATCB.P=AFCC.P=AVCD.P=MC8.加速原理认为,投资决定的最重要因素是( C )而不是利润。

A.价格B.成本C.利润率D.销售量9.为了保持商品市场的均衡,利息率与收入是按( A )变动的。

A相反方向 B.相同方向 C.正比例 D.乘数原理10.政府的赤字开支增加,货币的流通速度( C )。

A.不变B.减缓C.加快D.不定二、解释下列概念(每题5分,共30分)1.比较静态分析:指分析已知条件变化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经济变量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

显然,比较静态分析只是对个别经济现象一次变动的前后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均衡位置进行比较分析,而舍弃掉对变动过程本身的分析。

简言之,“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对经济现象一次变动后,均衡位置及经济变量变动的前后状态进行比较。

2.等边际原理: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中的重要概念,指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必须使边际相等。

等边际原理可以分为消费的等边际原理和生产的等边际原理。

消费的等边际原理是指消费者的最优消费量是商品的边际效用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时的消费量,此时消费者在既定约束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效用;生产的等边际原理是指生产者的最优生产量是使得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此时生产者在既定资源约束条件下获得最大的利润。

3.凯恩斯效应:指物价水平的变化是通过实际货币余额的变化影响均衡产出水平的,这种影响在经济学中被称为凯恩斯效应。

一般价格水平下降,会使实际货币余额的数量增加,从而将有更多的货币可用于投机,结果是债券价格上升和利息率下降,而利息率的下降又将刺激投资的上升和商品需求的增加;反之,一般价格上升,会使实际货币余额的数额减少,从而将有更少的货币用于投机,结果是债券价格下降和利息率上升,而利息率的上升又将抑制投资的上升和商品需求的增加。

凯恩斯效应对投资和商品需求的间接影响应该与直接实际余额效应所描述的一般价格水平对消费商品的直接影响相区分。

凯恩斯效应在IS-LM曲线图中表现为LM曲线的移动,直接实际余额效应则表现为IS曲线的移动。

4.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财政政策是利用政府预算(包括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目的宏观经济政策。

从财政政策的内容上看,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前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税率,后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政府购买(支出)。

从对经济发生作用的结果上看,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前者是指降低税率、增加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以降低失业率。

后者则包括提高税率、减少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此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

5.内涵的经济增长:指由于规模收益递增和内生技术进步而引起的经济增长,区别于由资本、劳动增加引起的经济增长。

内涵经济增长包括外部性条件下的内生经济增长和凸性经济增长。

外部性条件下的内涵经济增长是指由于技术产生的溢出效应导致规模收益递增而引起的经济增长;凸性经济增长是指在规模收益不变条件下由于储蓄率增高引起的经济增长。

6.康采恩:高级垄断组织形式,指以一两个实力最雄厚的大垄断企业为核心,把跨部门、跨行业的许多大企业联合起来,组成的垄断企业集团。

康采恩比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的规模庞大。

一般参加康采恩的不仅有单个资本家的企业,而且有集团资本家的垄断企业如辛迪加、托拉斯等;不仅包括许多工业企业、运输公司、矿业公司等生产性单位,而且还包括银行、保险公司、商业公司、其他服务性公司等非生产性单位。

大工业企业和大银行是该组织的核心,它们除了经营本身的业务外,还把一部分资本投入参加康采恩的其他企业中去,通过参与制掌握这些企业的股票控制权。

参加康采恩的企业形式上虽然具有独立性,但实际上却受居于核心地位的大工业企业或大银行的控制。

垄断资本家通过这种形式,控制着比其本身资本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资本,以加强垄断统治,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三、简答题(每题1 0分,共5 0分)1.帕累托最优化的内容及其条件是什么?答:(1)帕累托最优化也是现代西方福利经济学中讨论实现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的条件的理论。

在社会既定的收入分配条件下,如果对收入分配状况的某种改变使每个人的福利同时增加,则这种改变使社会福利状况改善;如果这种改变让每个人的福利都减少了,或者一部分人福利增加而另一部分人福利减少,则这种改变没有使社会福利状况改善。

帕累托最优状态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对该状态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增加,而又不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减少,这种状态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状态。

(2)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包括三个条件:①交换最适度的条件:要使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于这两种商品的任何两个消费者都必须相等。

设有A ,B 两个消费者,各自都消费a ,b 两种消费品,他们的边际替代率分别为A ab MRS ,B ab MRS ,则:Bab A ab MRS MRS =。

②生产最适度的条件:要使任何两种要素投入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使用这两种要素投入的任何两厂商或两生产者必须相等。

设有A,B 两厂商各自使用L ,C 两种要素,他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分别为A LC MRTS ,B LC MRTS ,则:B LC A LC MRTS MRTS =;③交换最适度条件和生产最适度条件的结合的条件:对于一个消费者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与这两种商品对于任何一个生产者的边际产品转换率必须相等。

设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为ab MRS ,厂商的边际产品转换率为ab MRT ,则:ab ab MRT MRS =。

如果所有的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均是完全竞争的,则市场机制的最终作用将会使生产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在帕累托最优这种理想的状态下,有限的生产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配置,产量最高,产品的分配也使社会成员的总体福利最大。

2.产业资本循环运动过程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答:(1)产业资本循环,就是产业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产业资本循环属于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产业资本在循环中采取三种形式,经历三个阶段,是三种资本循环的统一。

(2)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都要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

①购买阶段。

就是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把手中的货币转化为商品,完成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形式的转化。

用公式表示就是:/AG——W\PmG——W,用货币购买商品,在形式上是一般商品流通,而实质上是资本流通,这是因为;这里的G,不是一般的货币,而是资本的预付形式,它最后要带来更多的货币,使资本增殖;这里的W,也不是供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而是生产要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