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二复习资料(大题+小题)

外国文学二复习资料(大题+小题)

外国文学小题1、约翰•高尔斯华绥是英国在20世纪最有成就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代表作《福尔赛世家》三部曲2、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戏剧方面,最著名的戏剧家是英国戏剧家萧伯纳,《鳏夫的房产》和《华伦夫人的职业》揭露资产阶级的虚伪和金钱的作用;《巴巴拉少校》通过财产继承问题,描写金钱势力。

3、法国安德烈•纪德擅长心理分析,小说多带自传性。

《田园交响曲》揭露虚伪牧师骗取盲女的感情。

《伪币制造者》反映当代青年的不安与苦闷,流露对现实社会的怀疑。

4、法国玛格丽特•杜拉斯《如歌的中板》着重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内在感受,现出不同凡响的观察力。

《情人》和《原籍华北的情人》带有自传性质。

5、移民作家在当代法国小说家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中,法国的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6、德国埃里希•马利亚•雷马克擅长战争题材,《西线无战事》、《凯旋门》抨击两次世界大战的罪恶。

7、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以创作中短篇小说为主,擅长心理描写,《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个小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成为通俗小说的典范作品。

8、美国西奥多•德莱赛《嘉莉妹妹》、《珍妮姑娘》写的是农村姑娘和工人女儿在大城市中的悲剧,反映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代表作《美国悲剧》展现了美国社会毁灭青年一代的历史事实,并批判了“美国梦”的虚幻。

9、美国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描写农业工人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故事,是反映美国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的一部史诗。

10、美国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反映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暴露资本主义文明的丑陋虚伪,心里描写细致入微,大量使用口语和俚语。

11、《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后期创作中最重要的长篇小说。

12、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诺贝尔文学奖?)主人公出生在德国,“长河小说”的代表作,《母与子》是其第二部重要作品。

13、《约翰•克里斯朵夫》是20世纪初发表的一部“长河小说”。

14、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迷惘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被称为爵士乐时代的歌手,美国历史上爵士乐时代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经济大萧条的时期,也就是20世纪20年代。

他吟唱了一曲曲“美国梦”遭遇破灭的哀歌。

15、《了不起的盖茨比》主人公詹姆斯•卡兹是一个贫穷的农家子弟,更名杰伊•盖茨比。

这本书的重要意义在于以盖茨比的追求和毁灭来表现美国梦的幻灭,深刻揭露美国梦的虚假实质。

美国梦的幻灭是20世纪以来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

16、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获得声誉的第一部重要长篇小说。

17、30年代初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概念出现在苏联文坛。

代表: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肖洛霍夫、阿•。

托尔斯泰18、法捷耶夫《毁灭》、绥拉菲莫维奇《铁流》、富尔曼诺夫《恰巴耶夫》一起被称为“国内战争时期的英雄史诗”,作品真实国内战争时期远东游击队的战斗生活。

19、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1958年获得诺贝尔奖,代表作《日瓦戈医生》。

20、索尔仁尼琴代表作《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21奥地利的弗朗茨•卡夫卡和美国的尤金•奥尼尔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

22、法国作家普鲁斯特以《追忆逝水年华》而成为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作家,是意识流小说的看山之作。

23、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出生于都柏林一个日趋没落的中产阶级家庭,代表作《尤利西斯》,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三个人物:代达勒斯、布卢姆、和玛丽恩。

乔伊斯为这么一部反映现代人的现代小说精心设计了一个神话模式,它套用了荷马史诗《奥德修纪》的框架。

神话模式体现作者的深刻寓意,作者意在把它写成一部规模巨大的现代史诗。

24、威廉•福克纳美国最主要的小说家之一,也是20世纪西方意识流的代表作家之一。

25、《沙多里斯》是福克纳的“约克帕纳塔法世系”的开端26、《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最知名的一部小说,书名的典故出自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麦克白的有名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小说故事发生在杰弗生镇。

27、法国,尤内斯库和贝克特是荒诞派喜剧的主要代表,尤内斯库的代表作是《秃头歌女》,贝克特《等待戈多》。

黑色幽默是六七十年代主要流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

28、魔幻现实主义形成于拉丁美洲。

29、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最重要的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

30、法国萨特《禁闭》获得“美国最佳外国戏剧奖”,“他人就是地狱。

”31、法国贝克特《等待戈多》32、美国约瑟夫•海勒黑色幽默派的代表,《第二十二条军规》。

33、《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的代表作,它的问世在拉美引起了“一场文学地震”。

小说着重写了布恩迪亚家族100年的兴衰史(七代),虚构小村马贡多。

34、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的副标题是“第二帝国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35、托马斯•曼代表作《布登勃洛克一家》副标题是“一个家族的没落”36、左拉的《萌芽》题材是劳资冲突为题材。

37、莫泊桑成名作《羊脂球》,《项链》的中心情节:项链的“借—丢—还”38、巴黎公社文学代表作家欧仁•鲍狄埃《国际歌》,路易丝•米雪儿《红石竹花》,于勒•瓦莱斯自传体三部曲《雅克•万特拉》让•巴蒂斯•克莱芒《歌集》39、现代英国一派的代表作狄更斯、萨克雷(《名利场》)、夏洛蒂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40、“散文中的普希金”契科夫的《樱桃园》(1903)20世纪现代戏剧的开端。

41、普希金《驿站长》开俄国写小人物的先河。

《叶甫盖尼•奥涅金》诗体长篇小说。

42、马克•吐温的两部历险小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前一部小说的姊妹篇)43、罗曼•罗兰的伟人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44.狄更斯的自传性作品《大卫·科波菲尔》,列夫•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是《童年》、《少年》和《青年》45劳伦斯的成名作是《儿子与情人》,是一部带有自传性的作品。

46、描写布兰温一家三代人恋爱婚姻故事的作品是劳伦斯的《虹》,“一个人只有结婚的时候才获得真正的生命”出自这部小说。

《虹》描写布兰温一家三代人恋爱婚姻故事47、被称为“艺术家小说“的是托马斯•曼的中篇小说《威尼斯之死》以及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

48福克纳称其小说《喧哗与骚动》是“两个堕落的女人,凯蒂和她的女儿的一出悲剧。

49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西方现代小说中最具实验性、影响最大的杰作之一。

50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51肖洛霍夫创作的闻名世界的宏伟悲剧史诗是《静静的顿河》,该作品被称作是哥萨克社会历史上的一面镜子。

威塞克斯小说《威塞克斯小说》是哈代的系列小说总题名,包括14部小说。

威塞克斯是哈代家乡的古地名,哈代用威塞克斯的同一背景把多部小说联成一体。

全部作品分为三大类,“罗曼史和幻想”、“机敏和经验小说”、“性格和环境小说”。

主要内容是描写19世纪后半期英国宗法制农村社会的衰亡,表现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

代表作是《德伯家的苔丝》。

反战小说通过对历史或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分析,带有反战思想,探讨社会历史意义,进行舆论批评精神导向,并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小说。

简述狄更斯创作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第一时期是1841年以前,作品有《匹克威克列传》、《奥利弗•退斯特》等。

这一时期,作者对社会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反映在创作中小说的基调是乐观向上的。

在艺术上,突出对人性深刻的探索和浓重的幽默。

但小说受流浪汉小说影响比较突出,创作风格尚待完善;小说的结构比较松散,人物塑造一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时期从1842年到1858年。

这一时期时间跨度最大,作品最多,代表作《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等。

这一时期的作品,总的基调仍然是乐观的,但其中已露出一丝悲凉之音。

艺术上,这一时期的小说已经成熟,作者完整的风格已经确立,任务塑造艺术也更为成熟,作品进一步探索人性,但由于作品冷峻一面有所加强,小说的幽默受到一定的影响。

第三时期从1858年到作者逝世。

作品有《双城记》、《远大前程》等。

作品乐观的基调大大削弱,小说正面主人公仍然得到好的结局,但往往要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小说冷峻的色调加强,常出现一些与过去、死亡、衰败联系在一起的意象,结构更加严谨,小说中侦探、破案的成分得到加强,幽默有所削弱。

试分析《双城记》中狄更斯对革命的态度。

狄更斯对革命的态度是矛盾的。

一方面,他肯定了法国大革命的正义性,指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贵族阶级的腐朽、残忍、飞扬跋扈的结果,是下层人民长期仇恨的总爆发。

小说通过厄弗里蒙地侯爵、“朱古力爵爷”的荒淫、奢侈、残暴,梅尼特医生和得伐石太太一家的苦难遭遇,雄辩地说明了这一点。

另一方面,作者却反对革命暴力和大规模的群众运动。

在作者看来,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是可怕的,运动中的群众是疯狂的、盲目的、丧失理智的,小说中通过描写如群众跳“卡尔马纽尔”舞、法庭审判等诸多场面的描写,表达了这一观点。

作者认为玻璃不能改造社会,反而伤害了无辜。

所以作者对贵族和革命的领导者都作了否定性的描写,把他们统统称作压迫者。

狄更斯既肯定革命的必然性和正义性,有反对群众运动和革命暴力,而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只能通过群众的暴力革命运动才能实现,所以他的态度是矛盾的。

简•爱形象分析简爱是一个平民女子形象,是个出身贫苦的孤儿和一个家庭女教师,而非传统小说中那种无病呻吟的上流社会小姐。

简爱是一位新型女性,要求和男子平等,捍卫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以及自由表现自己的爱憎。

简爱渴望并追求自食其力的诚实劳动和独立,她追求自由的爱情。

她大胆地爱上了贵族罗切斯特;而当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后,她又果断地离开了他。

后来党爱上帝胜过爱人类的圣•约翰向她求婚时,她断然拒绝,她并不执念于感激之情而委屈顺从。

最后当罗切斯特的妻子死后,虽然罗切斯特已双目失明,她却主动表白了自己的爱情。

这些都显示出简爱对女性尊严的追求,她不仅要维护自己的名誉,而且要维护自己的独立。

简爱还是一个反抗者的形象。

在恋爱和婚姻方面,她敢于冲破阶级鸿沟和蔑视社会习俗,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

童年时,寄居舅舅家,受尽虐待,她即种下反抗和质疑精神的种子,“我像任何一个奴隶一样,在绝望中下了决心,要反抗到底。

”她大胆反抗当时所谓的“学校教育”,孤儿院里,多次顶撞蛮横无理的院长和学监,即便遭到无情的惩罚也不屈服。

在宗教信仰当面,她也是一个大胆的反抗者,她不愿嫁给圣•约翰,因为她认为上帝并不能给她带来幸福。

这种对传统教育以及宗教信仰的怀疑和抗拒态度,充分体现了她勇敢无畏的反抗精神。

《钦差大臣》首创性意义和革新精神1)双重的戏剧冲突。

喜剧一方面写了市长为首的官僚集团和钦差大臣的矛盾,另一方面有些小市民和官僚的冲突。

前者贯穿于全剧,有者则通过所有上场的人的语言来表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