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子发光分析试卷

分子发光分析试卷

分子发光分析中国·武汉二O 一五 年 六 月华中农业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分子发光分析姓名:学年学期:2014-2015-2 学号:考试时间:班级:一、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写在【】里。

每小题2分,共24分。

)1.非辐射跃迁的衰变过程中,不包括那个过程?【】A 振动松弛B内转化C 系间窜越D系间转化2.下面那个不是有效的荧光猝灭剂。

【】A 对二氰基苯B N,N-二甲基苯胺C N,N-二乙基苯胺D 苯胺3 下列那个不是市场上常见的荧光分光光度计。

【】A 美国Cary Eclipse(瓦里安)B 日本Hitachi(日立)C 岛津CF-5301PC等系列D 上海F95/96等系列4 常规的荧光分析法中,间接测量法不包括下面中的那个? 【】A 荧光衍生法B 荧光猝灭法C 荧光吸收法D 敏化荧光法5 下列哪位人物没有提出同步荧光分析法。

【】A ClackB InmanC WinefordnerD Stern6 延迟荧光的主要类型不包括下面哪种?【】A E-型迟滞荧光B 简单荧光C P-型迟滞荧光D 复合荧光7 动力学分析法不包括下面哪个类型。

【】A 酸催化法B 非催化法C 催化法D 酶催化法8 下列哪种检测方式不属于单分子荧光检测形式。

【】A 光子爆发检测B 多分子图像记录C 单分子图像记录D 单分子光谱测绘9 下列哪个不是测定铜的荧光分析方法?【】A 直接荧光法B 间接荧光法C 荧光猝灭法D 荧光滴定法10 下列哪个物质不曾用于钒的荧光测定?【】A 间苯二酚B 苯甲酸-锌汞齐C 1-氨基-4-羟基蒽醌D 桑色素11 下列哪个pH值会使铁离子与氨基酚反应的产物具有相对较强的荧光?【】A 6B 7C 8D 912 同步荧光法可以对下列除哪种物质外进行同十测定?【】A 荧光黄B 罗丹明6GC 罗丹明BD 荧光红二.判断正误题(正确打“√”,错误打“×”,将答案填写在【】内。

每题1.5分,共15分。

)1.如果分子的激发能量是由反应的化学能释放出来的能量提供,其发光称为光致发光。

【】2.特殊的溶剂反应指的是荧光体和溶剂分子键的特殊化学作用,如形成氢键和配合作用。

【】3.荧光猝灭广义德说是指任何可使荧光量子产率降低的作用。

【】4.恒能量同步荧光光谱测定法具有恒波长同步法和能从根本上解决拉曼散射的问题两大优点。

【】5.影响延迟荧光强度的因素是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

干气能猝灭延迟荧光,所以点样之后必须将基质湿润。

【】6.共焦荧光法采用光学的共轭焦点技术,使光源、被照物点和探测器处于彼此对应的共轭位置。

【】7.量子点,又称为半导体纳米晶,尺寸一般小于15nm,是有数目很少的原子或分子组成的团簇。

【】8.点滴法可以同时作为铜、银、金的荧光分析法。

【】9.所有未取代的和大部分已取代的脂肪族单羧酸,都会与4-溴甲基-7-甲氧基香豆素形成具有强烈蓝色荧光的衍生物。

【】10.人体尿液中阿司匹林的代谢物水杨酸、水杨基尿酸和龙胆紫,曾用二阶导数同步荧光法进行测定。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振动弛豫2. 重原子效应3. 猝灭效应4. 体系间窜跃5. 荧光发射光谱四、简答题(简要回答下列各题,要求依据明确、条理清楚。

共3小题,共24分。

)1.根据分子受激时所吸收能量以及辐射光的机理不同分子发光分析法可分为哪几类?2. 试从原理和仪器两方面比较荧光分析法,磷光分析法和化学发光分析法。

3.采取哪些措施可使磷光物质在室温下有较大的磷光效率?五、计算题(写出主要计算步骤及结果。

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用荧光分析法测定食品中维生素B2的含量:称取2.00g 食品,用10.0mL 氯仿萃取(萃取率100%),取上清液2.00mL ,再用氯仿稀释为10.0mL 。

维生素B2氯仿标准溶液浓度为0.100µg ·mL-1。

测得空白溶液、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的荧光强度分别为:Fo=1.5,Fs=69.5,Fx=61.5,求该食品中维生素B2的含量。

2.1.00g 谷物制品试样,用酸处理,分离出核黄素及少量无关杂质,加入少量4KMnO ,将核素氧化,过量的4KMnO 用22O H 除去。

将此溶液移入50ml 容量瓶,稀释至刻度。

吸取25ml 放入试样池,测量荧光强度(核黄素中常含有发生荧光的杂质光化黄)。

事先将荧光计用硫酸奎宁调整至刻度100处。

测得氧化液读数为6.0格。

加入少量还原剂连二亚硫酸钠(422O S Na ),使氧化态核黄素(无荧光)重新转化为核黄素,这时荧光计读数为55格。

在另一样品池中重新加入24ml 被氧化的核黄素溶液,以及1ml 核黄素标准溶液(0.5g ·mL-1),这时溶液的读数为92格,计算每克试样中含核黄素的g 数?华中农业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分子发光分析 姓名: 学年学期:2014-2015-2 学号: 考试时间: 班级: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DDCCD BABBD AD二、判断正误题(每题1.5分,共15分。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振动弛豫是在同一电子能级中,分子由较高振动能级向该电子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的非辐射跃迁。

2.使用含有重原子的溶剂(如碘乙烷、溴乙烷)或在磷光物质中引入重原子取代基,都可以提高磷光物质的磷光强度,这种效应称为重原子效应。

3.猝灭效应是指荧光物质分子与溶剂分子或溶质分子之间所发生的导致荧光强度下降的物理或化学作用过程4.体系间窜跃是指不同多重态的两个电子态间的非辐射跃迁。

5.固定激发光的波长和强度不变,测量不同波长下的荧光强度,绘制荧光强度随波长变化的关系曲线即得到荧光发射光谱。

四、简答题(共3小题,共24分。

)1. 解:光致发光分析法:以光源激发来发光进行分析:1.荧光分析法2.磷光分析法。

生物发光分析法:以生物体释放的能量激发而发光进行分析。

化学发光分析法:以化学反应能激发而发光进行分析。

2. 解:原理:荧光是由于分子处于第一电子激发单重态最低振动能级,以辐射跃迁的形成返回基态各振动能级而产生的,而磷光是由处于激发三重态的分子跃迁返回基态时所产生的辐射,它与荧光的区别是前者处于激发三重态,而后者处于激发单重态的最低能级,而化学发光的发光物质所需的激发能既不是光,也不是热和电,而是由化学反应过程所提供的化学能,在反应过程中,某一反应产物的分子接受反应能被激发后,形成激发态,当他们从激发态返回基态时,以辐射的形成将能量释放出来,它与荧光、磷光的区别在于激发能不是光和热,而是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

仪器:常用的荧光分析仪器由光源、单色器(两个)、液槽、检测器和信号、显示记录器五部分组成。

采用垂直的方向测量方式,即在与激发光相垂直的方向测量荧光,且分析仪器有两个单色器,一个置于液槽前,用于获得单色性较好的激发光;另一个置于液槽和检测器之间,用于分出某一波长的荧光,消除其他杂散光干扰,而磷光分析仪器也与荧光分析仪器相似,由光源、激发单色器、液槽、发射单色器、检测器和放大显示装置组成,但也有某些特殊部件,如试样室应放于低温下,还有消除荧光干扰的磷光镜。

化学发光分析仪器与前面两种相比,没有激发光源,样品室也与前两种仪器不同,有分立取样式仪器和流动注射式仪器两种。

3. 解:(1)在试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2)将被分析物吸附在固体的表面。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解 : Fs- Fo=Kcs ,Fx- Fo=Kcx将Fo=1.5,Fs=69.5,Fx=61.5,cs=0.100μg ·mL -1代入方程中, 解得 cx=0.088μg ·mL -1则 食品中维生素B2的含量= cx ×10.0×10.0/2/2μg ·g -1=22μg ·g -12. 解:设此谷物制试样中含核黄素x c (1-⋅g g μ),g 00.1该谷物经题要求处理后配成50ml 氧化核黄素,其浓度为50xc µg ·mL-1,荧光计用硫酸奎宁调整至刻度100处,测得氧化液读数为6.0格,为杂质荧光黄产生荧光。

氧化核黄素重新还原,这时荧光计的读数为55格,由核黄素荧光读数与浓度成正比有(55-6.0)=50x c ⋅κ (1)另一试样中含24ml 氧化核黄素溶液与1ml 核黄素标准溶液5.0µg ·mL-1,该体系含核黄素浓度为25/5.0µg ·mL-1 ,其荧光计读数(核黄素与杂质荧光黄)为92格,故有⋅=⨯-κ)25240.692(25/)5.0( (2) 由(1)、(2)式联立解得 5682.0=x c µg ·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