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形势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行为的高尚源自动机的纯正,动机的纯正得益于先进文化的熏陶渐染。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发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一、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反腐倡廉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关系到党生死存亡的重大课题。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更是强调反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

廉政文化建设,是廉洁文化对腐败文化的较量,是一种反腐败文化战略。

廉政文化是以廉洁从政为思想内涵,以各种文化产品为载体和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

当前我们倡导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在全体党员干部中直至全社会彻底解决廉洁价值观问题,使之深入党员干部意识深层,形成牢固的“为民、务实、清廉”的权力观,对从政行为起到规范、控制作用,引导、约束从政行为,促进从政行为朝着廉洁的和有利于廉洁的方向发展,进而形成崇尚廉洁的行为习惯,筑起抵御腐败的思想文化防线。

我们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廉政文化建设多方面的战略意义。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历来把文化看作是人民群众的一种内在需求。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写进了工作报告。

这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深化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也为我们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但要求领导干部具有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而且对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廉政文化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时也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基本思想政治素质,有助于领导干部培育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风和生活作风,有助于领导干部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能力,有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廉政文化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文化基础,只有大力加强,才能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正气保障。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迫切需要。

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要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加强包括廉政文化在内的先进文化建设。

先进的文化在推动社会前进的同时,也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目前我国生产方式的多样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多层性、文化的多元性,为警惕西方文化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的腐蚀和影响,为防止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反映到人们思想里,并对反腐倡廉建设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重在纠正“笑廉不笑贪”、“金钱至上,惟利是图”、“关系网”等扭曲现象,在整个社会和社会全体成员中营造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廉政文化氛围。

促进先进文化的形成,这是廉政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更是新形势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迫切需要。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战略举措。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站得高,看得远,途径之一就是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在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促进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沟通和交流;有助于更好地丰富和深化反腐倡廉教育的内涵,更好地整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风廉政建设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更深厚的道德文化基础,进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保证。

廉政文化建设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树立一种以廉政为核心的文化价值和实践理念。

通过廉政文化建设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增强党和政府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创造广泛的政治基础、深厚的道德文化基础和健康积极的社会环境。

二、当前我国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时代,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我们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党内出现各种前所未有的景象,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的思想经历着时期转变,在历史机遇促发展的前提下,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

腐败文化伴随一些腐朽思想的渗入而渗透进来,这给廉政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挑战。

思想认识有待统一。

对廉政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极大地影响了开展廉政文化工作的积极性。

一是有些单位廉政文化建设或多或少还处在一种“盲目”状态,而未真正达到“自觉”境界。

正因如此,一些领导和同志仍然对廉政文化建设感到无所适从。

同时,在廉政文化建设上,缺乏科学的计划性,只是单纯地按照上级的“规定动作”安排一些活动。

二是,廉政文化建设缺乏科学、准确的界定,把廉政文化单纯地理解为廉政文艺节目。

廉政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核心是文化,因而要抓住文化的本质特点,它应当是一种体现人性化的、温馨的、充满人情味的柔性教育,应当是借助一定的文艺形式而不搞纯文艺形式,这样才能感染人、鼓励人,发挥出廉政文化的教育感化功能。

要改变人们关于腐败与廉洁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人们的自觉行为,需要充分认识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力求“润物细无声”,不能使廉政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廉政文化建设离不开制度的保障。

当前制度规范的不足也是影响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当前我们还没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来防范人们进行腐败行为,使人们追崇廉政行为。

我国法律法规侧重于事后处理,轻事前预防。

法律法规规定的不够具体,体现在没有追究和惩处的具体操作程序等,没有具体的经费规范和行为的规范。

如至今为止,尚未形成对领导干部财产收入的银行存款的监督与查处机制等。

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在工作层面上,廉政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一是教育对象不够广泛。

往往注重强调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廉洁教育,而对普通群众则有很多欠缺,甚至谈不上接受廉政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二是内容形式不够丰富。

富有渗透力的廉政文化教育歌曲、民谣、格言、广告、对联、标语、顺口溜等创作显得乏力,因而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强。

三是宣传氛围不够浓厚。

对普通群众进行廉政文化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党的廉政文化建设,使群众大力监督党的廉政建设,这是形成党的廉政文化建设合力所必然要求的。

目前普通群众很少接触廉政文化教育,廉政文化教育相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影像资料等偏少,宣传氛围不够浓厚,吸引力和渗透力不强,严重影响廉政文化建设的社会基础建设。

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如果没有深厚的廉政文化作为支撑,党风廉政建设也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因此,推动廉政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应当成为当务之急。

而文化的形成是多种社会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廉政文化建设必须统筹规划,多措并举。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基础工程:培育廉政价值理念。

使廉政的理念内化于心,是加强廉政建设的一种方法,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把培育和弘扬廉洁价值理念作为首要任务。

在当前形势下,重点要强化和树立三个理念。

一是强化领导干部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价值理念。

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

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和名利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为此,应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使其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影响,经得起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长期执政的考验,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是强化社会公众廉荣贪耻、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

为了社会的有序运行,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讲求道德修养,严格接受道德的制约和规范,塑造自身良好的人格。

道德包括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必须在这四个方面加强修养,缺一不可。

三是强化全社会有序参与的理念。

反腐倡廉既是党和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因此,必须广泛深入宣传腐败对党和国家、对社会和公民的危害,不断提高公民的监督意识,形成全社会反对腐败的良好风气。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反腐倡廉舆论引导中的重要作用,发挥互联网迅速开放的优势,加强反腐倡廉网上宣传和舆论引导,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鼓励政治参与,增强社会公众的廉政文化意识,使廉政文化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渗透到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二)关键工程:强化廉政制度建设。

廉政文化依靠内心信念来实现人的自觉的廉洁从政,具有不确定性。

它需要有制度的刚性保障,强化廉政文化制度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必须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用制度制约权力,用法律制约权力,防止权力失控或滥用。

在选择和制定制度时,应当从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需要出发,既要考虑对腐败行为的惩罚,又要考虑对腐败机会的消除,为此,应强化以下制度建设:规范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执行制度、完善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等四权制度。

此外,还需着重建立和完善以下几个机制。

首先,要完善教育机制。

强化教育和防范是反腐倡廉的固本之举。

通过教育,促使党员干部自觉地进行学习和世界观的改造。

时刻注意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自我控制能力,筑起坚强的思想防线。

其次,要完善监督机制。

建设廉政文化必须完善监督机制。

为便于监督,必须推行政务公开。

完善行政监督有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

但在具体操作上,要体现严肃性。

落实同体监督,强化异体监督。

特别是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党委、政府绩效考评之中。

要科学制定廉政文化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促进廉政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

第三,要完善法治机制。

要从领导干部人手,强化法治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权与法的关系;增强民主平等意识,克服等级和特权思想。

同时,要坚持依法执政,使党员干部的职务行为纳入法制轨道。

严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确保制度和法律的严肃性、公正性。

(三)载体工程:构筑廉政建设平台。

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创新廉政教育方法,活动形式要实现多样性,使廉政文化建设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一是通过文化活动来吸引。

充分运用干部群众乐于参与、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

如将廉政文化寓于竞赛活动之中,组织开展以征文、歌咏、戏曲、美术、书法、摄影、演讲、灯谜、知识竞答等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参与反腐倡廉的热情。

二是通过文艺作品来渗透。

要发挥文化创作单位和民间文化团体的优势,收集一批廉政文化教育警句、格言,制作一批廉政文化教育公益广告,创作一批廉政文化教育歌曲、书画、小品、戏曲、电影等,发挥教育引导功能,营造廉洁的文化氛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