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品牌盘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制造业向中国的迁移造就了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局面。
但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当当前的制造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供给的下降、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制造工厂对质量、成本、效率以及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激发着我国企业逐步向自动化的转型。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工业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机器人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标准设备而在工业自动化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如此一来国内外也产生了一批在较有影响力的知名工业机器人企业。
1. 瑞典ABB机器人
瑞典ABB机器人集团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是目前世界行最大的机器人制造企业。
1974年,ABB机器人成功研发了全球第一台市售全电动微型处理器控制的工业机器人IRB6,主要应用于工件的取放和物料的搬运。
一年后,ABB持续发力,又生产出了全球第一台焊接机器人。
直至1980年兼并Trallfa喷涂机器人,ABB机器人在产品结构上趋向于完备。
二十世纪末,为了更好的扩张与发展,ABB机器人进军中国市场,于1999年成立上海ABB。
上海ABB是ABB在华工业机器人以及系统业务(机器人)、仪器仪表(自动化产品)、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电力系统)和集成分析系统(工程自动化)的主要生产基地。
ABB机器人生产的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焊接、装配、铸造、密封涂胶、材料处理、包装、喷漆、水切割等领域。
2. 德国库卡(KUKA)机器人
德国库卡成立于于1898年,是具有百年历史的知名企业,最初主要专注于室内及城市照明。
但不久之后,库卡就涉足至其它领域(焊接工具及设备,大型容器),1966年更是成为了欧洲市政车辆的市场领导者。
1973年,库卡研发了名为FAMULUS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到了1995年,库卡机器人技术脱离库卡焊接及机器人独立。
现今,库卡专注于向工业生产过程提供先进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KUKA库卡机器人(上海)是库卡在德国意外开设的全球首家海外工厂,主要生产库卡工业机器人和控制台,应用于汽车焊接及组建等工序,其产量占据了库卡全球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
库卡机器人主要产品包括:Scara及六轴工业机器人、货盘堆垛机器人、作业机器人、架装式机器人、冲压连线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净室机器人、机器人系统和单元。
3. 日本安川电机
日本安川具有近百年历史,自1977年研制出了第一台全电动工业机器人以来,已有38年的机器人研发生产经验,旗下拥有Motoman美国、瑞典、德国以及Synetics Solutions美国企业。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安川电机已生产了13万台机器人产品,其产量超过了同期的机器人制造企业。
1999年,安川电机在中国上海独资筹建了安川电机企业,主要负责安川变频器、伺服电机、控制器、机器人、各类系统工程设备、附件等机电一体化产品在我国国内的销售及服务。
随着业务范围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安川电机除了在上海总部外,还在广州、北京、成都等重要城市开设了分部,组成了一个强大而全面的服务网络。
安川电机核心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包括:点焊和弧焊机器人、油漆和处理机器人、LCD玻璃板传输机器人和半导体晶片传输机器人等。
4. 中国利迅达机器人系统
位于我国南方的佛山市利迅达机器人系统成立于2010年,是从事机器人系统自动化集成和工业智能化设备研发、生产的企业,同时也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之一。
目前,利迅达建立了全球机器人行业最大型的机器人表面处理实验基地,也是国内首家与高等院校展开机器人专才培训的企业。
利迅达在抛光打磨等表面处理领域拥有绝对的影响力,被誉为“中国打磨抛光第一品牌”。
利迅达秉承“智能改变世界”的理念,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优化的形式,集中力量打造出了可适应本土化发展的先进自动化技术——5D机器人技术。
高速的运转能力、深度的研修技术、感知化的识别力、精准的智能系统、个性化定制服务是5D机器人技术的核心所在,以此为出发点,利迅达从不同的维度分别研发出了机器人抛光打磨、焊接、搬运、装配、喷涂、涂胶系统。
通过运用国外顶尖机械设计理念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利迅达机器人系统能有效提升企业生产效率10-20倍,帮助工人挣脱繁杂危险作业环境的枷锁,推进工厂自动化进程。
利迅达机器人主要产品包括:抛光打磨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喷涂机器人、涂胶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集成系统。
利迅达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部件、卫浴用品、厨房用品、五金家具、3C行业等领域。
5. 中国新松机器人自动化
与南方利迅达机器人相对应的,是北方的新松机器人。
沈阳新松机器自动化是有国家科学院沈
阳自动化所谓主发起人投资组建的一家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企业,于2000年正式成立,目前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设立了控股子企,主要为企业智能转型提供设备支撑。
新松机器人产品主要有:工业机器人、洁净(真空)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及智能服务机器人五大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