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核糖体和核酶 细胞生物学(王金发版)章节总结

第六章 核糖体和核酶 细胞生物学(王金发版)章节总结

第六章核糖体和核酶
6.1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
6.1.1核糖体的组成和结构
(1)核糖体的分类
细胞质核糖体,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核糖体。

真核核糖体,原核核糖体。

(2)核糖体的组成及化学成分
核糖体由大小亚基组成,每个亚基都是由多种蛋白质及rRNA组成。

正常状况下各亚基在细胞质中单独存在,只有在蛋白质合成时才结合在一起。

①真核核糖体
真核核糖体沉降系数为80S,由60S和40S组成,60S由28S rRNA,5.8S rRNA,5S rRNA,及49种蛋白质组成,40S亚基由18S rRNA和33种蛋白质组成。

②原核核糖体
原核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70S,由50S和30S组成,50S亚基由33种蛋白质和23S rRNA及5S rRNA组成,30S亚基由21种蛋白质及16S rRNA组成。

(3)核糖体的结构
6.1.2核糖体的生物发生
6.1.2.1核糖体rRNA基因的转录和加工
编码rRNA基因过量扩增,增加编码rRNA的基因拷贝数,以适应大量需要的rRNA。

其机制为:在染色体上增加rRNA基因的拷贝数;基因扩增,形成多个核。

(1)真核28S rRNA,5.8S rRNA,18S rRNA及5S rRNA的转录
真核生物中28S rRNA,5.8S rRNA,18S rRNA串联在相同的染色体上,构成一个转录单位,并有大量的重复,在RNA PolmeraseI作用下在核仁转录中形成45S 的前rRNA。

5S rRNA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由RNA PolmeraseIII在核仁外转录形成。

(2)原核23S rRNA,5S rRNA,16S rRNA的转录
原核生物的rRNA基因的重复数比真核少,而且,编码23S rRNA,5S rRNA,16S rRNA的基因位于相同的转录单位中,且其排列顺序为16S-23S-5S.
6.1.2.2核糖体的装配
核糖体亚基的自我装配。

某些蛋白质首先独立地结合到rRNA上,然后作为后一批蛋白的结合框架,最后一些活性所需蛋白再加上去形成整体。

真核生物核糖体在核仁中的装配。

5S rRNA进入核仁与45S rRNA、蛋白质形成80S rRNA颗粒,然后降解为大小两颗粒,大颗粒为55S,含有32S和5S rRNA,32S RNA随后加工形成28S和5.8S两种rRNA,然后和5S rRNA组装成大亚基;小颗粒含有20S的前rRNA,快速加工为18S rRNA。

6.1.3核糖体的功能-蛋白质的合成
(1)核糖体的功能位点
大亚基含有与tRNA作用的三个位点:A位点,氨酰tRNA位点;P位点,肽酰tRNA 位点;E位点,脱氨酰tRNA位点。

小亚基含有与RNA作用的位点:原核中16sRNA的3’端,与mRNA上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的SD序列互补。

真核中无SD序列,mRNA与小亚基结合依赖于mRNA5’端甲基化的帽子结构。

(2)蛋白质合成的步骤
①蛋白质合成起始:完整核糖体的装配。

/biochem/ppt/14.ppt
②蛋白质合成延伸
/biochem/ppt/14.ppt ③蛋白质合成终止
/biochem/ppt/14.ppt
(3)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①抗生素
链霉素抑制起始tRNA和非起始tRNA与核糖体的结合,导致肽链合成的提前终止。

氯霉素抑制50S大亚基肽酰转移酶的活性。

②嘌呤毒素
具有与tRNA分子末端类似结构,同时能够与氨基酸结合。

使蛋白质合成延伸与终止阶段不能正常进行,从而导致蛋白质合成的结束。

(4)蛋白质的水解和寿命
N端规则。

遍在蛋白标记需要降解的蛋白质,然后送入蛋白酶体,在其内部被降解。

6.2核酶与RNA成熟
6.2.1小分子RNA和反义RNA
6.2.1.1小分子RNA
由RNA PolmeraseII和RNA PolmeraseIII合成,分为两类:存在于细胞核中的snRNA;存在于细胞质中的scRNA。

小分子RNA与蛋白质组成小核糖核蛋白颗粒,在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总发挥作用。

snRNP参与mRNA的成熟过程,一般是通过互补配对而工作;SRP颗粒参与
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

6.2.1.2反义RNA
(1)概念:与mRNA互补的RNA分子。

两个来源:反向转录的产物;其它基因的转录产物。

(2)作用:调控mRNA的翻译,进行基因表达调控。

I类反义RNA:与靶mRNA的SD序列和编码区结合,引起翻译的直接抑制;与mRNA 结合后引起该双链RNA被RNaseIII水解。

II类反义RNA:与mRNA的SD序列的上游非编码区结合,从而抑制靶蛋白的翻译。

III类反义RNA:直接抑制靶mRNA的转录。

如转录抑制复合物RNA是翻译E.coli 中CAP蛋白mRNA的反义RNA,能够与转录中的CAP蛋白mRNA杂交,形成类似的ρ-independent转录终止子,终止mRNA的转录。

6.2.2核酶
(1)核酶的分类
①RNA和蛋白复合物;②小分子RNA;③I、II型内含子。

(2)核酶的作用机制
作用底物可以是自身,也可以是别的RNA分子,具体机制见下。

6.2.3成熟RNA的形成
(1)前体rRNA的加工
反义snRNP介导的前rRNA甲基化和假尿苷的加入。

通过形成双链RNA,最为加工修饰的标志。

①C/D框snRNA。

这类snRNA的5’端由C/D框结构,能够决定何种核苷的核糖甲基化。

②H/HAC框snRNA。

这类反义snRNA的3’端由HAC结构,能够决定那些尿苷被转换为假尿苷。

(2)RNA splicing
①核剪接
GU-AG规律;剪接体;套索的形成和释放。

需要很多snRNP的协调参与。

②I组、II组内含子的剪接
自剪接。

I组内含子:游离的鸟苷结合到内含子的5’剪接点,5’外显子的3’-OH攻击3’外显子的5’端,切除内含子,连接两个外显子。

II组内含子:含有GU-AG序列,不形成剪接体,内含子中的一个腺苷攻击内含子的5’端,形成套索结构,然后内含子的3’端切开,两个外显子连接。

(3)RNA editing
gRNA通过5’锚定序列及内部互补序列与被编辑mRNA结合,作为模版进行
mRNA编辑,替换碱基、增添碱基等,以便形成正确的阅读框等。

gRNA的3’端的寡聚U是被添加的U的供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