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喷桩试桩施工方案编制人:复核人:审批人:二零一五年十二月西部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首期开发区域(A片区)Ⅲ标段粉喷桩试桩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原则、范围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1.3编制范围 (1)2.工程概况 (2)2.1项目概况 (2)2.2加固措施 (3)3.试验地点 (3)4.试验目的 (3)5.施工组织机构 (3)6.施工工期安排 (4)7.试桩方案 (4)7.1施工工艺流程 (4)7.2施工准备 (5)7.2.1 技术准备 (5)7.2.2 人员准备 (6)7.2.3 材料准备 (6)7.2.4 机械准备 (7)7.3场地平整 (8)7.4施工放样 (8)7.5桩机就位 (9)7.6粉喷桩施工工艺 (9)7.6.1 预搅下沉 (9)7.6.2 提升喷粉 (9)珠海西部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首期开发区域(A片区)Ⅲ标段粉喷桩试桩施工方案7.6.3 停粉 (10)7.6.4 复搅下沉 (10)7.6.5 复喷复搅提升至停灰面 (10)7.6.6 往下复搅 (11)7.6.7 复搅、提升 (11)7.6.8 移机 (11)7.7检测验收标准 (11)7.8资料整理 (12)7.9粉喷桩施工注意事项 (12)8. 质量保证措施 (12)8.1人员 (13)8.2设备 (13)8.3材料 (14)8.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4)9.安全保证措施 (15)10.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6)11.附表: (16)西部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首期开发区域(A片区)Ⅲ标段粉喷桩试桩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原则、范围1.1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2)《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3)《泵站设计规范》(GB50625-2010)(4)《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255-2000)(5)《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6)《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 5077-1997)(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0)《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2012)(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11-2010)(13)我项目部综合施工能力、机械、技术装备能力及近年来参加类似基建设施的施工经验;(14)现场钻勘调查相关资料;1.2 编制原则(1)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验收标准中各项规定和设计文件的各项要求进行编制。
(2)优化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验收标准要求。
(3)采用先进可靠的安全预防措施,确保施工生产和人身安全。
(4)加强环保,不出现环境污染事故。
(5)制定文明施工措施,确保文明施工。
1.3 编制范围方案编制范围:本工程将泵站与白藤2#水闸合建,新建白藤2#闸站。
2.工程概况2.1 项目概况本工程位于斗门区白藤湖地区,属于西部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首期开发区域A片区Ⅲ标段涉水工程。
本工程三闸一站部分总的设计任务包括新建幸福河1#节制闸、白藤2#闸站、白藤3#水(船)闸,并加高整治泵站内渠1.2km,新建内渠跨渠便桥1座。
白藤2#闸站站址位于斗门区白蕉镇幸福河支渠穿鸡啼门堤防的堤身处,有河堤水泥路通往省道S272,距离约1.5公里,交通较方便。
其原始地貌单元属珠江三角洲滩涂平原地貌,场地现状为鱼塘、菜地及沙场,地势除堤身较高外,其它地段较低洼,地形较为平坦,勘察时测得各钻孔孔口标高变化于-1.22~2.16米。
白藤2#闸站站址位于斗门区白蕉镇幸福河支渠穿鸡啼门堤防的堤身处。
主要构筑物为水闸及排水泵站,水闸闸室为平底开敞式轻型结构,拟采用“平板滑动钢闸门+移动台车式启闭机”的垂直启闭方式。
水闸顺水流方向依次布置有上游侧海漫、上游侧消力池、闸室段、下游侧消力池及下游侧海漫;泵站顺水流方向依次布置有进口连接段、拦污栅桥、进水前池、主泵房、出口防洪闸、出水连接段及出水渠。
泵站的设计的流量为42 m3/s,装机功率1840kW,泵站等别为Ⅲ等,泵站规模为中型;水闸的设计最大过闸流量为99m3/s,水闸等别为Ⅳ等,水闸规模为小(1)型。
本工程为泵站和水闸合建,永久性主要建筑物级别为Ⅰ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Ⅲ级。
白藤泵站设计防洪水位采用100年一遇防洪(潮)水位为3.33m;校核防洪水位采用300年一遇的水位为3.59m。
构筑物基础拟采用人工复合地基或桩基础。
本次试桩方案编制为白藤2#闸站范围,试桩范围内正常段粉喷桩桩数共计15326根,均为单向粉喷桩;防渗桩、粉喷桩加密区共计2715根,其中防渗桩为多向粉喷桩。
本次试桩均为正常段单向粉喷桩,共计6根(编号为SZ1、SZ2、SZ3、SZ4、SZ5、SZ6,见附图:白藤2#闸站地基处理平面图)。
具体桩位分别为白藤2#闸站东北侧引渠挡土墙外侧范围试桩2根,编号为SZ1、SZ2;水闸引渠范围内试桩2根,编号为SZ3、SZ4;进水前池范围内试桩2根,编号为SZ5、SZ6。
工程施工采用ZGZ A型大扭矩打桩钻机作为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具。
2.2 加固措施粉喷桩设计桩径均为500mm,实际桩长平均15.5m,空桩桩长平均2.5m。
正常段桩间排距均为1000mm,正方形布置;防渗段为格栅式布置,相互成900或1800咬合,咬合深度150mm;加密区域桩间排距均为500mm,正方形布置。
3.试验地点本次试桩选择在白藤2#闸站,具体桩位分别为闸站东北侧引渠挡土墙外侧范围试桩2根,编号为SZ1、SZ2;水闸引渠范围内试桩2根,编号为SZ3、SZ4;进水前池范围内试桩2根,编号为SZ5、SZ6。
4.试验目的通过本次粉喷桩的试桩,确定主要施工工艺参数(水泥掺入量、下沉及提升速度等),为后期大面积施工提供有力依据及保障。
5.施工组织机构为确保试验段工期、质量、安全,以及得到的数据真实可靠,特成立以下组织机构:施工组织机构框图6.施工工期安排根据本标段施工工期要求,我项目部结合自身能力和实际情况,拟定于2015年12月中旬(根据交地后正式入场时间为准)开始试桩, 2016年1月中下旬(根据正式入场试桩时间为准)完成检测,计划工期约1个月。
7.试桩方案7.1 施工工艺流程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及设计要求,喷粉桩的施工初步采用“二喷四搅”施工工艺,粉喷桩具体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西部中心城区(A 片区)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项目总工 项目副经理安全环保部 财务部 综合办公室物资设备部 计划合同部 工程管理部7.2 施工准备7.2.1 技术准备(1)图纸会审施工图到达后,项目部组织了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图纸审核,并组织相关施工管理人员认真熟悉图纸,讨论分析施工重难点。
(2)材料计划按照施工设计图及施工进度安排,编制材料计划,保证按时、按质、按量组织进场。
根据规范规定和要求,进行各种材料的检查、试验,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要求。
(3)试桩配合比按照设计要求,试桩时水泥用量按60kg/m、63kg/m、 65kg/m分三组配合比进行实施,每组2根,共计6根。
试桩施工时SZ4、SZ6水泥用量为60kg/m ,SZ1、SZ3水泥用量为63kg/m,SZ2、SZ5水泥用量为65kg/m。
7.2.2 人员准备投入本工程的施工人员,以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为骨干,以普工为辅助,技术等级能满足本工程施工对人员配置的要求。
其主要人员配备如下:搅拌桩试桩人员配置7.2.3 材料准备本工程粉喷桩水泥采用42.5R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求新鲜无结块,入罐最大粒度不超过5mm,不含纸屑、塑料布、垃圾等杂物。
编制好材料计划,根据材料计划采购,水泥提前进场,并完成各项检验。
当采用袋装水泥时,在施工现场搭设水泥棚,水泥棚的底部用土填高,使之比周围地面高出30cm~50cm,并铺设一层木板,然后铺设一层彩条布,最后再铺设一层塑料薄膜,确保水泥不受潮结块。
四周要开挖排水沟,若受潮结块不得使用,做到防水、防风。
7.2.4 机械准备施工设备的配备要体现出施工中先进的机械设备,配备高效率、低污染的施工设备,以保护环境和改善作业条件,满足工期要求。
按照本工程招标书提供的工程地质资料显示,基础处理的土层均为淤泥,厚度不等,含水量高达50%-70%。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及设计要求,喷粉桩施工设备初步选用国产ZGZ A型喷粉桩机,能满足本工程粉喷桩施工的技术要求。
该类型桩机的钻机部分为机械传动,有多档旋转、给进(或提升)速度,喷粉系统采用电子计量、数码显示,机械无级调控,可自由调节喷粉量,并匹配有灰罐、空压机、监控仪、电脑记录仪等配套设备。
该类型桩机性能优越,操作简便,桩机及附属设备全部采用液压操纵,能纵向、横向灵活移动,机动性强,通过电子计量装置,能准确测量每米桩的水泥粉含量,保证桩中掺灰量准确、分布均匀。
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表及规格技术性能要求详见表1、表2:表1 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表表2 喷粉桩施工主要机具设备规格与技术要求足施工要求。
计量设备应经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标定,并贴标签才能用于施工。
7.3 场地平整施工前,按照设计范围,先将施工范围内种植物及障碍物进行清除。
场地铺设好工作垫层后用压路机碾压数遍,整平高度为粉喷桩设计桩顶上0.5m,使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7.4 施工放样根据桩位平面布置图,复测后在施工现场用钢尺定出每根粉喷桩的桩位,用竹签插入土层并在桩位处撒石灰做好标记,每根桩的桩位误差不得大于5cm。
同时做好复测工作,在以后的施工中应经常检查桩位标记是否被移动,确保粉喷桩桩位的准确性。
准确测量场地标高,以便确定给进深度及停灰面高度。
7.5 桩机就位粉喷桩机设备到达指定桩位对中,为确保桩位正确,必须使用定位卡,钻头对中桩位误差不大于5cm,导向架和搅拌机轴与地面垂直,垂直度的偏差不超过1.5%。
7.6 粉喷桩施工工艺7.6.1 预搅下沉钻头边旋转边钻进,搅拌头翼片的枚数、宽度、与搅拌轴的垂直夹角、搅拌头的回转数、提升速度相互匹配,搅拌时钻头每转一圈的提升(或下沉)量为10mm~15mm,确保加固深度范围内土体的任何一点均能经过20次以上的搅拌,根据设计要求控制桩底标高。
下钻过程主要是搅松软土,为了不堵塞喷射口,做到边旋转边喷高压气,有利于钻进,减少负扭矩。
下钻至设计高差1.0m时,需调整钻速,保持0.3m/min,使送粉前的土体充分松动、粉碎,有利于第一次喷射。
下沉钻头钻进时,根据土质软硬,选择合适的档位,并时时注意电流的变化及时换档。
下沉钻头钻进时,根据土质软硬,选择合适的档位,并时时注意电流的变化做到及时换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