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中国园林艺术的思想渊源说课讲解

第三章-中国园林艺术的思想渊源说课讲解

中国古典园林中,树木花卉的种植依照大自然原始植 被分布,在设计建造上完全是树木无行次、石无定位的自 然布局。建筑物本身,也是按山水总体走势,高低曲折、 参差错落、量体裁衣、烘云托月,点染着自然山水的艺术 情趣。
(2)受道家神仙思想影响,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 的园林应运而生。如秦始皇的“一池三山”及后来受其影 响的苏州留园的“小蓬莱”,杭州三潭映月景区的“小瀛 洲”等。
(2)儒家学士大多是理想主义者,而非政治家,他们饱读 诗书,但受制于儒家君臣思想,因此往往郁郁而不得志,辞 官归隐几乎是他们一贯的模式。 “隐逸”成为中国古典园林 的基本主题。
(3)以园林景观来寄托儒家文人强烈的社会情感,体现了儒 家哲学的深刻含义。因此,古典园林的建造是建立在儒家治 世哲学之上,其思想对园林最根本的影响在于营造了一个 “世俗的气氛”,而对中国园林设计哲学影响更大的是佛教 和道家思想。
园林艺术
淮南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系
第三章 中国园林艺术的思想渊源
哲学思想与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的类型特征 中国传统思维与园林的艺术个性
第一节 哲学思想与中国园林
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 禅宗思想与中国园林 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
一、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的主流。
(2)儒家学者吸取了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 的思想,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
(二)儒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1)皇家园林中的寺庙和处理政务的建筑具有严格的空间 秩序,如太液池、万寿山、龙王庙、琼花岛、凤凰墩等园林 中的部分建筑,而就这些园林自身而言,仍是自然的、布局 自由的、非严格空间秩序的。
(3)中国古典园林中作为道家哲学思想影响的艺术,以 物我相融的意境为追求目标。
中国园林所追求的美,首先是一种化景物为情思的意 境美,一种“无我”的,充满“至乐”、“人乐”的艺术 精神,它不强求直观自然山水的形象,而是把那些能引起 思想情感活动的自然因素摄取到园林中来,以象征性的题 材和手法反映高尚、深邃的意境。其次,才是花木竹石本 身的形式美,这就是中国园林的内在精神。
二、禅宗思想与中国园林
禅宗由佛教发展而来,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 玄学思想之所长,并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 想精髓。
(一)禅宗思想特点
(1)有一个关于“梵我合一”的世界观,即“我心即佛, 佛即我心”;
(2)有一套自心觉悟的解脱方式,也就是通过渐修或顿悟 发现本心;
(3)有一套以心传心的直观认识方法和“自解自悟”、 “不着文字”的内心体验。
(一) 儒家思想的特点
(1)儒家思想是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混乱 中建立秩序的理论,崇尚“仁义”和“礼乐”,提倡不偏 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政治上主张“德治”和 “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和伦 理道德的培养与实践;并融入了重民、三纲五常、道统等 思想,以及提倡以义制利的价值观。
(3)道家的自然观,在意境上表现为崇尚自然、逍遥虚 静、无为顺应、朴质贵清、淡泊自由、浪漫飘逸。
(4)在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下,还有一种超脱世外的避 世与隐逸的心态,幻想飘飘欲仙、来去自由、长生不老的 求仙思想。
(二)道家思想对园林的影响
(1)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追求自然,是对潜在自然 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
(三)道法自然是中国园林艺术和设计的指导原则,园 林艺术设计是在超越世俗的水平上享受自然之美。
第二节 中国园林的类型特征
中国园林如诗如画,是集建筑、书画、文 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它隐去了西方园林的 无论建筑还是花坛树木造型都留下的明显的人 工痕迹,也摈弃了日本园林那种一味淡然的的 “枯山水”,而体现出一种模仿自然、艺术手 段又不外露的完美境界。
概而言之,古典园林艺术所崇尚的“自然”,既蕴 涵着老庄“道法自然”的命题,又寓意着儒家“自然比 德”观的思想。
(3)园林中的“淡”也源于禅宗思想。园林中的“淡”可以 通过两方面来体现:一是景观本身具有平淡或枯淡的视觉效 果,其中简、疏、古、拙等都是可达到这一效果的手段。一 是通过“平淡无奇”的暗示,触发人的直觉感受,从而在思 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
三、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儒、佛并称三教成为 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道法自然”是道教哲学的 核心。
(二)禅宗思想对园林的影响
(1)大大推动了中国造园艺术的发展,促成了世俗园林一定 程度的宗教化。
(2)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主体的内心 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 并把禅宗思想融入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 “画境”升华到“意境”。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文人 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
(一)道家思想的特点
(1)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 而生成万物,也是万物存在的依据。同时主张“大地以自然 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
(2)庄子:以自然为宗,强调无为。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 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老庄看来,大自然之所 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成,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 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本身并未有 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一切。
一、自然山水园
中国的自然山水园的创作原则是“天人合一”的哲 学观念与美学意念在园林艺术中的具体体现,即纯自然 与天地共融的世界观的反映。
它是在山水创作的基础上,根据园景立意、构思和功能 要求,因山就水布置亭台楼阁、花草树木,使之互相协 调地构成符合自然规律的环境空间,以回归自然,并展 现高于自然的艺术境界。
四、哲学思想与中国园林的关系
(一)儒家思想为园林建造设计行为提供了一个完全理 性的理论基础,它对园林最根本的影响在于营造一个 “世俗的气氛”。
(二)佛学思想直接影响了园林景观的建造目的。园林 中有声更觉静的氛围表达了佛教的虚空和静寂,给园林 渲染了禅的气氛,引起人的禅思。禅宗思想在中国广泛 传播后,就大大推动了中国造园艺术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