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区莲华街道办事处下马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沸之城)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五华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指挥部办公室云南艾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环评单位: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2011年1月1.建设项目概况1.1 任务由来昆明市在改造城中村的进程中,昆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城中村改造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市级规划、区级实施,统一设计、各具特色,统筹布局、优化空间,营造景观、健全功能,全面推进,改善民生”的统一部署,并相继出台了《昆明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中村”重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昆通〔2008〕7号)、《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城中村改造土地公开交易办法的通知》(昆政文〔2008〕26号)、《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城中村改造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使用办法的通知》(昆政文〔2008〕25号)、《昆明市城中村改造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指导意见》(昆城改领〔2008〕1号)、《关于昆明市“城中村”村改居人员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昆城改领〔2008〕2号)、《昆明市城中村改造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昆城改领〔2008〕3号)等配套文件,力争使城中村改造操作程序透明、投资者获益、拆迁村民(居民)满意。
“城中村”改造是当前最紧迫重大的民生工程。
下马村城中村重建改造项目经昆明市政府“城中村”改造指挥部批准列为昆明市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被五华区政府确定为五华区二00九年必须启动的“城中村”改造项目,2009年3月29日五华区政府与云南艾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下马村城中村重建改造合作协议》,正式确定昆明市五华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指挥部办公室为下马村城中村重建改造的主体,云南艾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下马村城中村重建改造投资方。
该项目地块位于昆明主城区的五华区,北二环之内。
北至较场北路,南至白云路,西至昆明市轧钢厂和昆明兴中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东至龙泉路。
该项目总用地约207亩(包括道路用地、公共广场用地等),用地范围内有下马村及成都军区昆明北较场第二干休所、云南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等单位,拆迁面积约17.25万平方米,涉及拆迁户约1188户。
目前该项目拆迁工程已接近尾声,已拆除建筑规模为16.61万m2,未拆建筑面积0.64万㎡。
新建项目以商住为主,还包括其他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884982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608475m2,商业建筑面积51347m2;项目容积率6.15,绿化率36.5%,总户数为6509户,设地下机动车位6509个。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受五华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和云南艾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了该项目的环评工作。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另据《关于简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批程序的通知》及管理要求,本项目直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进行了现场踏勘及项目资料收集,按照相关导则及技术规范,编制完成了《五华区莲华街道办事处下马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沸之城)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
2010年12月23日,由昆明市环境保护局主持,邀请有关专家及五华区环保局对“报告书”进行了专家评审,评审建议“报告书”经修改后上报审批。
环评单位根据专家意见对报告书进行了修改,现提交《五华区莲华街道办事处下马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沸之城)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供建设单位上报审批。
1.2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五华区莲华街道办事处下马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沸之城)建设单位:五华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指挥部办公室云南艾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昆明市五华区莲华街道办事处下马村;建设项目占地面积:138007m2;建筑面积:884982 m2;总投资额:29216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956万元;建设项目内容及规模:住宅建筑面积608475m2,商业建筑面积51347m2;项目容积率6.15,绿化率36.5%,共有住宅19幢,总户数为6509户,设地下机动车位6509个。
配套工程包括幼儿园、物业管理用房、社区医疗用房、文化体育设施、金融邮电用房等;公用包括道路、环卫设施、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消防系统;环保工程包括隔油池、化粪池、中水处理站、垃圾转运站、绿化等。
2.评价区环境现状2.1 环境现状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委托绿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引用昆明市6个例行大气监测点位中的龙泉镇监测点2010年10月7日至10月13的监测结果进行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参照《2009昆明市环境状况公报》进行地表水现状平价。
(1)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能够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监测结果显示,所监测的银汁河COD、TP、NH3-N、BOD5监测值均不能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
超标原因主要为银汁河流域生活污水排入导致污染物量增加,且河流流量较小,对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能力弱。
(2)本项目所在区域属盘龙江水系,本项目污水经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汇入昆明市第四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本项目污水不直接进入盘龙江,因此本次评价不进行现状监测,引用《2009昆明市环境状况公报》进行评述。
根据《2009昆明市环境状况公报》,盘龙江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污染程度显著加重。
(3)环境噪声监测点中,除轧钢厂幼儿园夜间噪声略超过2类标准外(超标0.6dB),其余监测点位均达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要求,超标原因主要为监测点位与教场北路相邻。
根据交通噪声监测结果,白云路、龙泉路夜间噪声超过4a类标准,分别超标2.1dB和2.7dB;超标原因主要是白云路、龙泉路均为城市主干道,车流量较大;教场北路昼、夜声环境质量达4a类标准,白云路、龙泉路昼间噪声达4a类标准。
(4)本项目位于城市建成区域,用地原属下马村及其附近村民、企业用地,均为建筑物所覆盖,仅有少量人工绿化树种,生物多样性差,不存在自然生境。
本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开挖产生的水土流失。
此类建设项目一般施工场地四周均设有施工围墙围庇,基础开挖后水土大部分聚积于基坑内,施工期水土流失量较小,属微度至轻度侵蚀。
2.2 环境保护目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
3.工程分析及主要环境影响3.1 工程分析3.1.1 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3.1.1.1 废气本项目属城中村改造项目,施工期包括原有建筑拆迁及新建项目施工两个阶段,其中原有建筑物拆迁工程已基本完成,拆迁施工过程未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影响,未发生扰民现象。
此次环评主要对新建项目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评述。
施工期间地基开挖、表土临时堆存、施工材料临时堆存、运输(搬运)等过程将产生大量的扬(粉)尘,产生量难以确定。
施工人员拟租用附近民房食宿,工地内设施工办公场所及食堂(约50人就餐),食堂采用液化气、电为能源,废气污染物产生量较小。
3.1.1.2 废水项目建筑施工用水,含大量泥沙、水泥等悬浮物,按照《云南省用水定额标准》,房屋工程建筑,框架结构用水定额为 1.5m3/m2,本项目建筑面积共计884982 m2,用水量约132.7万m3,施工期约为2.5年,日均用水量约1455m3。
建筑施工用水在施工过程中的消耗量较大,产生的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可回用于工地洒水抑尘等。
工地设有管理人员办公室及食堂,约50人,生活(包括餐饮)用水量约6m3/d,排水量5m3/d;生活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COD Cr、BOD、SS、动植物油、氨氮、磷酸盐等。
此部分废水拟经化粪池、隔油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1.1.3 固体废物项目总拆迁量17.25万m2,拆迁垃圾产生量以2t/m2,容重以平均2.5t/m3计,则拆迁垃圾产生量为34.5万吨,拆算为体积约为13.8万m3。
已拆除建筑产生的垃圾已运往在昆明卷烟厂附近设立的专门的建筑垃圾收集点,委托其进行处置。
本项目属高层建筑,土方开挖量较大,约80万m3,部分可回填,部分需外运,外运土方量约为30万m3,将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
建筑垃圾主要为钢筋、水泥、木材、砂、碎石、块石、石碴料等,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产生10kg建筑垃圾计,垃圾产生量约8850t。
拟集中收集,进行回收利用,无法回收利用的清运至指定地点处置。
施工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5kg/d,施工期约2.5年,共产生施工生活垃圾约13.7t。
拟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3.1.1.4 噪声项目建设期间噪声源为机械噪声,由工程设备挖掘机、推土机、打桩机、汽车、大型运输车辆等产生。
参照同类型项目施工噪声源强值,项目各施工机械噪声源强约为60~100dB(A)。
3.1.1.5 生态环境本项目位于城市建成区域,用地原属下马村及其附近村民、企业用地,均为建筑物所覆盖,仅有少量人工绿化树种,生物多样性差,不存在自然生境。
本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开挖产生的水土流失。
此类建设项目一般施工场地四周均设有施工围墙围庇,地下室开挖后,水土大部分积聚于坑内,施工期水土流失量较小,属微度至轻度侵蚀。
3.1.2 营运期环境影响因素3.1.2.1 废气项目内居民用房使用煤气、电等清洁能源,均属清洁燃料;幼儿园厨房采用煤气、液化气、电等提供能源,不设锅炉,营运期无大的废气污染物产生。
项目的废气主要为幼儿园餐饮油烟、汽车运行及停放时产生的尾气、备用发电机运行时产生的尾气。
3.1.2.2 废水废水是该项目的主要污染源,本项目废水产生量约为2778m3/d,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Cr 、BOD5、SS、动植物油、氨氮和磷酸盐。
项目所处区域属于昆明市第四污水处理厂的纳污范围,根据昆明市城市排水管理处排水意见[2010]59号,《关于对“沸之城”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排水的咨询意见》,项目产生污水可依托龙泉路、教场东路、白云路、及项目周边规划道路污水管网排放至第四污水处理厂处理,外排污水出水水质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三级标准、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3.1.2.3 固体废物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餐饮垃圾、医疗垃圾、化粪池、中水处理站沉渣及污泥,固体废物产生量约为24894 kg/d, 其中医疗垃圾5kg/d。
项目内各住宅、办公楼、商业用房等均设有垃圾收集桶,每日由环卫部门进行清运。
3.1.2.4 噪声本项目噪声源主要为社会生活噪声(幼儿园、商业促销喇叭声为主)、餐饮厨房灶具及油烟抽排噪声、中水处理站、垃圾压缩设备、水泵、配电设施、发电机等设施噪声等。
噪声源强约为60~95d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