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温州蒙氏教育八年级语文上册测试题七
姓名分数 2012年12月21日
一、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属引凄异shǔ 匀称chân伧俗cāng纤细x iān B一舸无迹kē憎恶zâng洨河x iáo吊唁yàn C惟妙惟肖xiāo滞留zhì蹒跚pán绚丽xuàn D煞有介事shà镂空lîu藻荇zǎo妃嫔pín 二、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5分)
孩子们在无边的世界的海滨聚会。

头上是静止的无yín()的天空,不宁的海波奔腾xuān ()闹。

在无边的世界的海滨,孩子们欢呼跳跃地聚会着。

他们用沙子盖起房屋,用空贝壳来游戏。

他们把枯叶编成小船,微笑着把它们漂浮在yáo()远的海上,他们不搜求宝zàng( ),他们也不会sā()网。

孩子在世界的海滨做着游戏。

三、改正下列各组中的错别字(4分)
A、销魂嶙峋因地治宜自出新裁
B、和谐推崇别具匠心巧妙决伦
C、锁碎蟠龙浑然一体惟妙惟肖
D、屏障帷幕错落有致走头无路
四、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
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五、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处(6分)
①建筑园林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记录,_____ 了人民大众的智慧。

②谁如果要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③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的图画。

④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____ _这座桥。

A.展现体现 B.鉴赏欣赏 C.完美完好 D.崇拜推崇
六、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4分)
A、防止疫情流行,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区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

B、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能为我们提供巧夺天工的作为素材。

C、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D、为了备战空前绝后的北京奥运会,全国上下都在同心协力争创佳绩。

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A.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我就萌发了学好外语,2008年去北京当个志愿者,为奥运服务。

B.我生长在戏剧之家,豫剧对我一点都不陌生。

C.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D.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10%。

八、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4分)
①在青海境内长约1200公里,平均海拔5500公尺,山顶皑皑白雪终年不化。

②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天神们都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这里是上帝、众神的乐园。

③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万山纵横,莽莽苍苍,一直延伸到青海中部。

④同样,在中国的某些古典神话中,皇帝和他的神仙们也都居住在一座高山之上。

⑤这座山就是被称作“亚洲脊柱”的昆仑山。

A.⑤①③②④ B.④⑤.③①② C.②④⑤③① D.②④③①⑤
九、根据下面一段话中的统计数据,请为这段话写一个结束句(不超过20字)(5分)
最近,记者考察了某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对这条商业街的商业用字进行了调查,发现整个路段的747个招牌中,含有不规范字的招牌多达118个,约占总数的16%。

在这118个招牌中共有326个不规范字。

由此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的故事取材于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己的亲身经历。

小说主
人公是。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人名)对他有很大影响(4分)
十一、在班级讨论“上网利弊谈”时,你的观点是(4分),理由是。

十二、用诗文原句填空(15分)
①树树皆秋色,。

②,恨别鸟惊心。

③夜阑卧听风吹雨,。

④自古逢秋悲寂寥,。

⑤《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⑥《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⑦《三峡》中用快马和疾风来写船行之快的句子是。

⑧《答谢中书书》中描写晨夕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

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描绘月色之美的句子是。

十三、阅读《三峡》,完成问题(19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词(4分)
(1)哀转久绝(2)或王命急宣(3)略无阙处(4)不见曦月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第三自然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的静景,也描写了“”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2)李白诗“两岸猿声啼不住”,在本文中具体描述的句子是
4、“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前句意思很明确,后句为何“猿鸣三声”而“泪沾裳”呢?请谈谈你得理解。

(5分)
十四、阅读《黄牛滩》,完成问题(18分)
江水又东,经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

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

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

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

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

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选自《水经注》)
注:①成就:轮廓。

②信宿:连住两夜。

③纡深:曲折深远。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6分)
(1)江水又东(2)既人迹所绝(3)故行者谣曰
(4)此岩既高(5)莫得究焉(6)黄牛如故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A、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
B、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
3、《三峡》着重写山高峰峻及由此带来的江水四季变化,本段文字着重描述此处江段的什么特点?(3分)
4、比较阅读下列两段诗文,说说李白和郦道元各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各重在表现什么景物?(5分)李白《朝发白帝: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抵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郦道元《黄牛滩》:朝发黄牛,暮宿黄牛。

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