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学姐告诉你备考上外汉硕的正确姿势
大家好,今天跟正在备战中的筒子们简单介绍一下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初试内容和备考建议。
上外汉国教专业的考研分数按照技术分算:专业一+专业二+外语+总分10%(外语单科线60)。
考研复习的时间很紧张,通过这个技术分的计算方法,我们应该明白政治其实太高分是没有什么用的,你只要过线就可以了,当然也不可大意,过一下知识点,肖秀荣什么的还是要做的。
大量了复习时间应该给专业课和英语。
首先,我们来谈英语,英语为什么重要,因为很多考汉国教的学生最终专业一、专业二的分数很接近,却因为英文拉开了差距。
上外的外语单科线是60分,而且上外复试时还有英语面试、专业面试中也有英语面试,因此大家应该加强对英语的重视,好在初试时没有听力部分。
我复习时主要是做真题,暑假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做英语,因为英语要看语感。
而考研英语中大头是阅读理解(40分)和写作(30分),因此暑假时我每天要做至少两篇阅读,每个一两天写一篇作文。
写作文不要写完就不管了,最好能找个英语老师给你改改,如果条件不允许,也一定要在写完以后认真看看例文,比较你的思路、表达和例文的区别和差距,下一次写作的时候运用到里面去,每一次练习只有反思才会有作用,不然永远是原地踏步。
阅读我认为你多练习之后就能掌握出题人的思路,避开陷阱,当然前提是你的单词量要够,平时休息的时候可以看一些培训机构出的考研英语单词讲座。
我看过新东方的刘一男,他讲的比较快而且运用联想法帮助记忆,睡前可以看一看。
像完型、排序、填标题、翻译也是要每一、两天拿出来练一练的。
最后进考场前,会有人给你发一些培训班的作文押题,这个一定要拿,有时候真的可能押对,你看一看起码能形成自己的思路,但是就算押对了,也不愿得意忘形,好好审题,可能会有一些细节上的不同。
专业一: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张斌)+201例(吕淑湘的八百词):当初上外的现代汉语参考书其实是张斌版的《现代汉语》。
但是在初试的时候我发现黄伯荣+廖序东版的非常重要,很多本科是汉语言文学或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同学学习的就是黄伯荣、廖序东版本的《现代汉语》,说明这个版本还是很经典的,而且这个版本会分析一些重要的语法点,考研初试的时候可能会被当做大题。
比如初试的时候有道大题,补语的分类我就是按照黄伯
荣、廖序东版本的书中来分析的。
最后专业一分数还蛮高的。
跨专业的考生如果只读一遍还是会云里雾里,重要的内容、考点最好读三遍以上,第一遍熟悉,第二遍理解,第三遍记忆。
……
看书的时候要有重点意识,这里说的重点是指可能会作为专业一的大题的语法点。
比如补语的分类、地点宾语和补语的位置问题(黄伯荣的书比较清楚、系统)。
当然一些小点也要注意比如说易错的笔顺、声母、韵母的分类。
上外复试还常常会考形容词重叠、上声教学等。
其实张斌的版本和黄伯荣版本有一些初入,比如说张斌版本将ong归为开口呼,将iong 归入齐齿呼,但是黄伯荣版本按实际读音将ong归为合口呼、将iong归为撮口呼。
还有张斌版(P163)将鸟儿、花儿看作是单音节语素,但是在黄伯荣的书中“儿化”也是词缀语素。
“他给我一件新大衣穿”在张斌版本中说得是也可以看做兼语句,但是在黄伯荣p91是看做双兼语句的。
碰到这样的问题,首先请大家不要慌张,一般有争议的问题考试中不会出现,其次你只要言之有理就不会算错。
这也是我们要看两套书的目的,因为上外要求是看张斌的,
,
教育心理学:刘珣的《对外汉语教学学引论》+冯忠良《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就会引起教育学领域的变化,而教育心理学、和语言学的变化又会导致第一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变化,因此在学习引论和教育心理学时,我们最好先针对画出心理学和教育学、语言学相对应的理论发展阶段,概括出主要的代表人物、理论,写出相应阶段的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
教学心理学的内容首先要有一个理论的脉络,这样你在学习第二语言教学的流派是才能知道它属于哪一个阶段、以哪一个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支撑。
我简单说一下语言学的四大思潮:历史比较语言学,对应语法翻译法,结构主义语言学对应听说法、视听法;转换生成语法对应认知法;功能主义语言学对应交际法。
心理学的流派与思潮有构造注意、机能主义、格式塔心理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
其次我们还要总结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和假说,比如第二语言习得假说中克拉申的输入假说有哪几个部分是常考的内容。
上外也考过。
(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
案例分析: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朱勇《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引论》教学法部分
这两本书主要是为了应对专业二的写作部分。
有的同学在考研之前可能并没有教过外国人汉语,缺少实践经验,因此不知道在课上课下会遇到哪些问题,比如汉字文字具有表意性,不同于字母文字,欧美学生教学时应该注意什么,课堂上学生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应对,朱勇的书就是将一些老师在国外进行汉语教学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分类集合在一起并提出解决发放和思考题,看完之后会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心理有个数,胡文仲的书很薄,但是要记住一些理论,在写作中将理论运用进去,比如在分析跨文化交际问题时可以提一提蜜月期,克服刻板印象、民族中心主义等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