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7.1百分数的认识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7.1百分数的认识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起:
一、巧用身边自然的资源
生态课堂要从生活的原生态出发,选取学生有经验的和感兴趣的典型事例,作为数学教学的资源,让学生融入自然、理解社会。

在《认识百分数》这一课中,首先是自然的和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生活中百分数的信息,让学生去初步体会,感悟生活中百分数的存在,得出百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样直奔主题,引入自然,又尊重学生的起点。

其次以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含棉量的百分数为素材,在学生会读百分数的同时,顺理成章的引出百分数的写法,最后继续以含棉量百分数为素材,引导学生思考“哪件衣服的含棉量高”、你是怎样比较的”、“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深层次思考.使学生体会他们所学习的是“有价值的数学”、“生活的数学”,从而将原本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将数学的材料实践化,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与争论中看到了知识的成因,凸现了思维的过程。

二、顺应学生认知的自然规律
生态课堂倡导学生自主激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
这句话符合生态课堂的理念,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

我注重培养学生在遇到问题或困难时,自觉激活启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意识。

首先围绕“同样是衣服,哪件衣服的含棉量更高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创造出了更完美的比较方案,“百分数”也就在这样特定的背景下自然产生了。

又通过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百分数,使学生感悟百分数的意义,同时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在学生感悟出百分数的意义并对百分数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究百分数的特别之处显得水到渠成,学生能畅所欲言,说出百分数的特点,从而加深他们对百分数的认识。

三、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与知识教学的自然融合
生态课堂是生命课堂和智慧课堂的有机统一,是在以情促智,以智生情,情智共生的过程中,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被点燃,从而促进生命的发展。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师生之间自然和谐的交流,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沟通、补充,从而达到师生共识。

首先,通过与学生交流哪件衣服的含棉量高,在师生的自然对话沟通中,智慧共生,都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很容易比较他们的大小,百分数也因此而产生了。

在自主探究百分数的意义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积极发言,相互补充。

在互动交流百分数意义时,从学生身边的、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百分数入手,不仅巩固了百分数的意义,更让学生把学到的百分数应用到生活中,真正做到了数学服务于
生活。

在生态课堂里,还要以赏识和鼓励点燃学生的热情。

让学生体验着环境的和谐、享受着人与人的关爱,自由地放飞思想和灵魂,在探究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时,通过师生、生生思维的交流,产生出新的灵感,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使学生真正成为有思想、有个性、有创新的个体。

最后通过与学生交流生态城市-潍坊,借助于这些现实的生态问题情境,不仅拓展了学生对百分数应用的视野范围,而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家乡,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绿色萦绕的生态城市而感到自豪,对于潍坊荣获的中国人居环境奖等荣誉称号而感到骄傲。

同时渗透爱地球、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中国,只有一个潍坊。

”在学生心灵深处播下“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种子,使每一个学生都树立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爱护公共设施,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环境卫生,保持公共场所和建筑物的整洁美观,以实际行动维护潍坊环境、打造美好家园。

在生态课堂里学生个体差异与生命价值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欣赏,最终实现数学知识、数学能力与数学情感动态的平衡、协调发展,进而获得数学素养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若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