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语言训练
无知即无能。
▪ 任何知识都与能力、素养有非常密切的联 系。
▪ 没有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就根本说不上 提高语文的能力和素养。
▪ 语文知识的生命力很强很强,被时代淘汰 的很少,甚至有的知识是永恒的。
▪ 在教学中,必须继续十分重视语文基础知 识的教学。
小学语文知识教学确实不必机械化地追求 系统、完整、或单调、集中的训练。
▪ 叶圣陶:“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通,指点 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 受教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离谱走 样,那才是终结。所以讲话和指点之后;接下去 要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的人多多练习, 练成技能技巧不是别人能够代劳的,非自己动手, 认真练习不可。”
▪ 崔峦:“训练的观点,应当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 最重要、最基本的观点。”
达的思想感情。
⑥掌握必要的修辞知识。主要是常见修辞格: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 反问等。
▪ ⑦标点符号知识。正确使用学过的九种标点符号: 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
(4)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开展“语感” 教学
▪ A、理解词语的知识。如从字义入手理解、从对 应语理解、从上下文推断、从比较中领会、从本 义去理解引申义。
F、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地方法。如抓住文章的题 目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抓住表现文章中心 的语句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抓住文章的主 要内容来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 B、理解句子的知识。如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 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联系课文的中心思想理解、 由表及里地体会含着的意思。
▪ C、划分课文段落的知识。如按事情发展顺序分 段、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按空间变换顺序分段、 按事件性质归类分段、按记叙内容主次分段、按 文章总分关系分段。
E、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地方法。如按段意抓课文 的主要内容、按情节抓主要内容、按问题抓主 要内容。
三、语言训练“训练”什么?
▪ 倪渝根: 语文教学应该体现三个
层面的内容:其一是语言 文字训练,其二是文化传 播,其三是审美。
(一)语文教学的基本层面——语言文字训练
《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 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 识(如词类、短语结构、句子成分、常见修辞 格),但不必进行系统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更 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知识。”
▪ 4、掌握必要的词汇知识 ▪ 词的类别(实词、虚词) ▪ 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 近义词和反义词 ▪ 叠词 ▪ 单义词与多义词 ▪ 词语搭配的要求和方法 ▪ 成语,谚语,歇后语,对联。
5、掌握必要的句子知识
▪ 一是掌握常用的句子知识 ▪ 句子的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
句、转述句; ▪ 常用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
动宾式、补充式; ▪ 句子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补语; ▪ 简单复句的类别:小学限于二重复句,如并列
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 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等。
二是掌握一些特殊句式,如“把”字句,“被” 字句等。
▪ 三是能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运用学过的关 联词语。
▪ 四是能修改句子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 五是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
古蔺县2011年小学语文教材培训
落实语言训练 提高语文素养
古蔺县教研室 罗甫章
一、为什么要进行语言训练
➢(一)“语言训练”是语文学科的性质 决定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 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使用语言是一种语言技能 ➢语言是工具。对工具的掌握、使用和操
作就是一种技能。 ➢2、语言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训练
▪ 变系统知识为有用知识; ▪ 变知识的掌握为知识的运用; ▪ 变知识本身的单维取向为知识与能力、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取向。
1、掌握必要的汉语拼音知识 ▪ 正确读写大、小写字母、24个韵
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 掌握拼音方法、轻声、儿化。
▪ 读写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 掌握v的用处、整体认读、J q x 和u相拼省点规则、y、w与Y、W、 U开头的韵母相拼规则。
▪ 只有将教师的训导和学生认真的语言实践 结合起来,才能称之为语言训练。凡要求 学生练习的,教师必须加以指点,提出要 求,并与以示范,引导学生加以思索和小 结悟出其中道理,这样才是真正的语言训 练。
▪ “训”是指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强调教 师的指导:“练”就是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 言实践。语言训练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去进行有效的语言实践,把“学到的东西变 成自己的东西”。把教师的“训”与学生认 真的“练”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提高语言训练 的效率。
(二) “语言训练”是《语文课程 标准》的重要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 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 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三)“语言训练”是语文教育家们 历来的主张
▪ 毛泽东:“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 下苦功不行。”
▪ 吕叔湘:“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 乓球等等技能没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任何技 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 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
2、掌握汉字知识
▪ 汉字的特点 ▪ 汉字形体的演变 ▪ 8种基本笔画名称 ▪ 29种通行笔画 ▪ 7种汉字笔顺规则 ▪ 6种汉字结构 ▪ 29种汉字部首名称 ▪ 形声字主要类型 ▪ 字的构成(音——同音字、
多音字,形——形近字, 义——多义字)。
3、掌握三种查字法 音序査字法、部首查字法、笔画查字法。
二、什么是训练?
▪ 叶圣陶先生:“什么是训练呢?就是要使学生学 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 叶老还深刻地 指出:“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事, 练是学生的事。就老师方面说,采用种种有效的 办法,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练,固然极为重要, 而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尤其是奏功收效的 关键。”
▪ 他还说:“一曝十寒,办法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处, 因为在学生身上得不到巩固,养不成习惯。必须 督促学生循规蹈矩地练习,日积月累地练,练到 非常纯熟,再也丢不了了,学生身上才真正有了 这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