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月明人尽望,何人不起故园情
——古诗鉴赏复习指导教学设计(思乡怀人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熟记初中阶段思乡怀人诗篇,积累思乡怀人诗的知识
2、归纳总结此类诗歌鉴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熟悉和体会这类诗相应的思想感情,牢记其常用表达技巧,掌握
此类诗歌鉴赏的题型及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精彩品读,感受思乡怀人的情怀,接受古代诗词美的熏陶,提高古诗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
掌握思乡怀人类诗歌鉴赏的题型及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1、中考演练
2、广州市中考近三年古诗词鉴赏题型、考点追踪,明确目标
二、师生研学
1、小组轮流背诵初中阶段所学过的思乡怀人类的古诗。
2、回顾思乡怀人诗相关知识
思考:如何迅速把握思乡怀人诗的主题?
三、难点导学:对比鉴赏,寻找方法。
1、对比阅读,辨析情感
渡荆门送别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谁家玉笛暗飞声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散入春风满洛城。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此夜曲中闻折柳,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何人不起故园情。
提问:请说说这两首诗情感上有什么异同?
明确:渡荆门送别》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出蜀,去楚国游玩。
作者通过写途中所
见壮丽之景,抒发了热爱故乡,依恋故乡之情。
特别是从“怜,送”等字,看出
对故乡的情意。
出蜀游玩-------借景恋乡
《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是作者客居洛阳所作,离第一次出蜀已十年了。
作者通过用“折杨柳”曲调勾起了诗人浓浓地思乡怀亲的情感。
客居洛城------闻笛思乡
望月有感水调歌头宋代:苏轼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请说说这两首诗情感上有什么异同?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提问:请说说这两首诗情感上有什么异同?
明确:相同点:巧借明月寄托地远隔千里兄弟的挂念。
不同点:《望月有感》这首诗表达诗人与兄弟无法团聚的伤感。
《水调歌头》这首词则是诗人对远隔千里之外兄弟的美好祝愿。
2、师生交流,归纳思乡怀人类古诗鉴赏的方法。
四、合学互动:实战演练,强化方法。
1、小组合作完成研学案第二题。
2、总结归纳思乡怀人类古诗鉴赏答题方法。
五、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鉴赏咏史怀古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