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翻身拍背(1)

翻身拍背(1)


叩背排痰
时机:餐前30分钟和餐后2小时 体位:侧卧或坐位,扣击部位垫薄毛巾 方法:手似杯状,掌指关节屈曲120度,指腹与 大小鱼肌着落,
利用腕关节的力量,有节律叩 击,与呼吸过程无关
频率:每个部位1-3分钟,每分钟120-130次 原则:从下至上,从外向内,背部第十肋间隙,
胸部第六肋间隙开始
活动,且每次每侧应至少10分钟。若痰液量多宜增加执行次数 ❖ 5使用去痰药后,痰液变稀薄,在患者咯痰无力的情况下,可能自动或在震动
情况下倒流入较细支气管,加重阻塞,形成喘憋加重。应用去痰药后,应该 尽可能采取体位引流,外加拍背助痰外排。体质特别虚弱、心功能衰竭及气 道反应高的病人应慎用。喘息的病人一般不主张拍背,单纯的咳嗽患者可以 拍背,但是要轻拍,对称拍背.
叩背注意事项
❖ 注意事项:1、拍痰的禁忌症:肺栓塞、急性发炎过程、肺结核、咳血、癌症、 肺脓疡、刚手术后、大血管手术后、头部外伤急性期、颅压升高或抽筋时、 胸部骨折
❖ 2、拍痰宜避免直接在亦裸的皮肤上操作 ❖ 3、至少在用餐前一小时才可执行此活动,应避免于饭后操作 ❖ 4、预防卧床个案痰液积聚,每天宜维持至少早晚各一次的姿位引流和拍痰的
❖ 注意事项:1、拍痰的禁忌症:肺栓塞、急性发炎过程、肺结核、咳血、癌症、 肺脓疡、刚手术后、大血管手术后、头部外伤急性期、颅压升高或抽筋时、 胸部骨折
❖ 2、拍痰宜避免直接在亦裸的皮肤上操作 ❖ 3、至少在用餐前一小时才可执行此活动,应避免于饭后操作 ❖ 4、预防卧床个案痰液积聚,每天宜维持至少早晚各一次的姿位引流和拍痰的
活动,且每次每侧应至少10分钟。若痰液量多宜增加执行次数 ❖ 5使用去痰药后,痰液变稀薄,在患者咯痰无力的情况下,可能自动或在震动
情况下倒流入较细支气管,加重阻塞,形成喘憋加重。应用去痰药后,应该 尽可能采取体位引流,外加拍背助痰外排。体质特别虚弱、心功能衰竭及气 道反应高的病人应慎用。喘息的病人一般不主张拍背,单纯的咳嗽患者可以 拍背,但是要轻拍,对称拍背.
2、患者损伤部位、伤口情况、全身导管情况,有无 手术、骨折和牵引、听诊痰鸣音
3.评估患者心功能状况,有活动性内出血、咯血、 气胸、肋骨骨折、肺水肿、低血压等,禁止拍背 叩击
操作过程:
1.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双重核对 2.关闭门窗,必要时屏风遮挡 3.固定床脚刹车 4.松开床尾,妥善处置各种管路 5.协助患者平卧,双手放于腹部,双腿屈曲 6.将患者肩部、臀部移向护士一侧的床缘 7.一手扶患者肩,另一只手扶患者膝,将患者推向对侧,使
之背向护士,检查皮肤受压情况
8.协助患者将对侧下肢伸直,近侧下肢弯曲 9.护士手指弯曲并拢,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自下而 上,
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奏的叩击背部
10.指导患者有效咳嗽,用纸巾将痰液擦拭干净,协助漱口, 再次听诊痰鸣音
11.用软枕将患者背部和肢体垫好 12.妥善固定引流管 13.整理床单元 14.交代注意事叩背
目的:
1.协助不能自行移动的患者更换卧位,减轻局部组 织压力,预防压疮的发生
2.对不能有效咳痰的患者进行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保持呼吸道通畅。
3.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坠积性肺炎等。
护理流程:
评估患者:
1.患者病情、体重、意识状态、皮肤情况、活动能 力、进食时间、心理状况及配合程度。
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