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疏导学生不良情绪的方法
论文摘要:再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良的情绪,这些不良的情绪对他们的成长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何疏导他们的不良情绪,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谈了一些自己的做法:一是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健康情绪的标准,学会分析和调节情绪的方法;二是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教育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看待一切;三是引导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四是教育学生要学会劳逸结合,懂得学习又懂得娱乐。
关键词:不良情绪疏导积极乐观
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孤僻抑郁、偏激冲动、狭隘嫉妒、学校恐惧症、焦虑、暴躁、自卑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在不同程度上妨碍了学生智力发展和身体成长,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给幸福的青少年时期蒙上了阴影。
为了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情绪,并通过适当的方法,有效地进行疏导,下面浅谈一下我的做法。
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如果能在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授予他们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引导他们了解和掌握健康情绪的标准,并且因势利导,教会他们分析、调节情绪的方法,那么,困扰学生的心结就会得以化解。
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告诉学生情绪健康的标准是情绪乐观、心境良好。
同时告诉学生,情绪乐观、心境良好的人并非不会产生消极情绪,只是他们能控制、调节、转移消极情绪,善于避免消极情绪对自己的伤害。
其次,在如何疏导不良情绪的方法上,注意以实例加以分析。
譬如,考试焦虑是中学生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常常表现为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处于僵滞状态等。
如何才能减轻考试焦虑呢?我注意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要调整自己的期待水平,不要把期待值定得太高,要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二要加强考前复习,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进行考试的准备。
三要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不要斤斤计较。
四要正确看待自己的水平,不过分贬低自己,也不能目无一切。
二、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教育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看待一切
在教育实践中,要注意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中学生看起来较单纯,但内心常存幽怨的呐喊:“谁能了解我!”教师只要稍为关心或接近学生一点,就不难发掘他们内心隐藏的秘密,要消除学生内在郁结,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尤其重要,在此基础上,应该做好以下几步工作:第一,说服。
学生毕竟是学生,只要我们能够很温和地跟他聊天,用言语来打动他,鼓励他,他都会说出真心话,这样就能很快解去学生心中的结。
第二,抚平学生的情绪。
中学生固然有嫉妒、怨恨、气愤等情绪,但不会很深,教师只要设法替他解除,予以适当安抚,很快就会使他心平气和。
第三,激励学生向善。
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多给他一些机会教育,多让他接触美、聆听美,他就会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心灵会越来越善。
第四,营造快乐气氛。
学生心中有烦恼,不要一味禁止他去想,这样反而伤害他更深。
不如改变一种方式,营造一些快乐气氛,除去他内在的忧悒。
不要冷落孤立他,要伸出援手,使他感到爱的温暖,友情的高贵以及生命的积极意义。
创设良好环境氛围去教育开导学生,就能引导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事物,看待人生,从而获得情绪上的良性转化。
三、引导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
大量研究表明:积极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学生社会价值的获得以及人格的健康发展。
与其他学生相比,同伴关系不良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孤僻、退缩、冷漠、压抑或其他心理障碍,经常怀有不良情绪的学生,其人际关系往往比较差。
要做好这些“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导他:首先,要他学会了解他人,理解他人。
客观地看待别人,学习别人的优点,善意地指出他人的错误,不能只关心自己的私利,漠视别
人的痛苦、欢乐、兴趣和爱好。
其次,教育他要乐于接受他人,也愿意被他人接受。
要用积极的态度与他人相处,对别人的同情、友善、信任、尊重要多于猜疑、嫉妒和敌视。
教师要通过这样的教育,引导学生建立起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使之成为一个情绪控制适度的人。
四、教育学生劳逸结合,懂得学习又懂得自娱
中学生正处于长知识时期,学生的课业负担往往导致某些不良情绪的产生。
为此,我经常教育学生要劳逸结合,学习之余懂得自我乐趣,以舒缓紧张的神经。
学生发展自己的课余爱好,既可以调节情绪,由可以培养高雅的志趣。
心胸开阔了,自然就可以摆脱不良情绪的滋扰。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不只是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主动的去育人,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贴心人,积极有效地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让教育的阳光洒遍学生的成长之路,促使他们更加健康的成长,这正是我们的教育所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