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www.xsjjyw.com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 免费下载 | www.xsjjyw.com
课 时 教 案
课 题:第8课 百家争鸣 第 课时 总第 个教案
课 型: 新 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课程目标: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
响。 知识与能力 掌握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上的成就和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区分各派的政治主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唯物辩证观点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收集诸子百家各派学说的资料,感知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以辩论法展开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在辩驳中抓住问题的关键,清楚表达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孔子和战国诸子百家对后世及世界文化的深远影响,增进民族自豪感;学习孔子和诸子百家在当时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敢于独立思考、创新的勇气,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批注:
教学重点:孔子及其历史贡献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和教师通俗易懂的语言、
深入浅出的讲授,使学生初步认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
内在联系。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
教学用具:PPT
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体展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
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故事法、讨论法、列表法等,展开课堂教学
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 学 过 程:
一、课前引导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科技文艺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回
答之后,教师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方面也有重大成就,出
现了孔子、老子等思想家和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对后世乃至世
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新课教学
(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采用故事法,让学生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然后提问:
这个故事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学生回答:反对暴政或提倡“仁”
的思想。
教师进而提问:“仁”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学生从人际关系和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www.xsjjyw.com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 免费下载 | www.xsjjyw.com
人格方面去理解。教师指导学生看课后的畅想天地中的漫画,引
导学生将孔子的“仁”的外延扩展到政治领域。同时引导学生展
开开放性讨论,联系当前我们所提倡的“以德治国”和“以法治
国”,畅谈对“仁”的作用的看法,以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关
注现实问题的能力。
提问:孔子除了在思想政治领域的贡献之外,还在哪些领域
有重大成就?学生回答后,教师依照重点分析整理书本内容。
最后采用讨论法讨论课中思考题:“孔子说:‘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它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你认为这句话对吗?”
学生分析讨论之后,教师视讨论情况作启发性的小结,以此
结束这一小目的学习。
(二)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教师首先要向学生明确: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人物,百家争鸣
的局面是在战国时形成的。然后提问:什么是百家争鸣?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指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
阴阳、纵横等诸子百家对激烈的社会变革提出不同的看法,纷纷
著书立说,在政治、学术上展开各种争论,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
局面。
提问: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看书,可以得出是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结果。教师进而
帮助学生回顾社会大变革的具体表现:在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
的使用和推广,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在政治上,商鞅等的变
法使封建制度得以确立。思想文化领域的激烈碰撞正是政治经济
大变革的反映,使学生初步了解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哲
学观点。
2、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教师指导学生填写下表:
学生填写此表后,教师应指出:①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
老子“无为”的思想和他的辩证法。②可补充介绍春秋时期的杰
出军事家孙武和《孙子兵法》。③引导学生比较各派思想主张的
相似和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三、思考题点拨与活动提示
1、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体现了孔子的什么
思想?你认为这句话对吗?
提示: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以是多
角度的:①这句话是对的。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都不要强加
给别人,因为强加于人的行为是侵犯他人的人权。②孔子在当时
的历史条件下提出这一主张,有反对统治者向百姓施暴的一面,
因此有进步性。③在阶级社会,要求统治者“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是无法实现的。④如果用绝对化的观点看待这句话,它也
有不对的一面。例如,一个人喜欢自强,不喜欢别人资助他,但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www.xsjjyw.com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 免费下载 | www.xsjjyw.com
他经常资助一些有困难的人,你能说他不对吗?
2、你能谈谈本课所举各家主张的对立之处吗?
提示:从立言之旨来看,儒法两家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而
道墨两家则倾向于被统治者。从治国的手段来看,儒家反对苛政,
主张实行“仁政”,法家主张严刑峻法、“法治”,儒法两家是
对立的;道墨两家虽都倾向被统治者,但就“治”的方法来看,
也有消极和积极的区别。
教学(后记)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