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经济大危机教案 新人教版

河南省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经济大危机教案 新人教版

.
精品
经济大危机
课 题 经济大危机 课时安排 共( )课时
课程标准
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学习目标
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

教学重点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教学难点
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
教学方法 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前作业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 ? 有何影响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人: )


节 一 一、“繁荣”及其崩溃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许多工业部门出现高涨局面,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一批新的电器开始进入家庭。 2、后来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

矛盾愈演愈烈;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的相对过剩造成了生产与销售的矛
盾日益激化 。于是,在“繁荣”的背后孕育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3、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它造成了怎样的灾难?
(展示插图,辅助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综合)
A、标志:美国股票价格连续暴跌,影响了金融、农、工、商业
等各个部门,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
精品
B、.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C、灾难:一是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生活
恶化,社会矛盾加深。二是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
4、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 这暴露了资本家
什么本性?
A、销毁商品的原因: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
B、暴露的本性:资本家残忍、资本主义制度腐朽。

二、罗斯福新政
1、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根据这些话,
你觉得罗斯福怎样当选为美国总统?
A、形势需要: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产阶级必须寻
找出路。
B、个人魅力:知识渊博、口才出众,克服危机的决心大、办法
多,身残志坚、不屈不挠、众望所归。
2、罗斯福实行新政的目的是什么?(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
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3、“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A、中心措施: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
B、实际目的: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
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4、除了调整工业之外,罗斯福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目的是
什么?
A、进行改革的其它方面:银行业、农业、公共工程等
B、目的:通过解决失业救济问题,缓和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
从而消除危机。
5、“罗斯福新政”的效果如何?对你有什么启示?
A、效果: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罗斯福新政为后来美国参加反
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
.
精品
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
经济危机的痼疾。
B、启示: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
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
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

课中作业


课中作业




课中作业

课后作业设计:
完成金榜学案

(修改人: )

板书设计: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一、“繁荣”及其崩溃
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
1、目的
2、中心措施
.
精品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3、意义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