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演讲稿3分钟师德师风演讲稿5篇【--教师节祝福语】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心中有责,眼里有活》。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因此在许多外人看来,教师有双休日,有,还有寒、暑假,真是个清闲的职业。
老师们,我们真的清闲吗?有一次,我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位老师,当他得知我在小学工作时,说:“那不是很轻松吗”我告诉他:“您想当然了!”老师们,我们的工作轻松吗?佛家有一句话:“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想这句话对我们而言,也是适用的。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于我而言,自从踏入教育这个行业以来,我深感做一名优秀的教师确实不容易。
老师们,为什么别人眼中的轻松、清闲不属于我们呢?那是因为我们的心中都是责任。
因为心中有责,我们立足本职,一丝不苟地做好本职工作。
我们翻教辅,查资料,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我们在课堂上饱含激情,循循善诱;我们在课后认真批改作业,查漏补缺,给学生辅导功课。
本是每日寻常事,持之以恒下苦功。
因为心中有责,我们努力当好班主任。
有人说:“班主任工作是个筐,什么内容都能往里装。
”虽说我们在村小,学生不多,但责任并不少。
班主任既要抓好班级常规管理,也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既关注校内,也关注家庭,与学生家长做好沟通,配合,共同培育祖国未来之花。
此外,班主任也是办事员,要合作完成各种任务。
因为心中有责,我们丢下饭碗就进班,只要学生进了校,我们就操上了心。
我们模糊了上课的时间,早早进班给学生答疑解难,辅导功课。
虽说没有非凡之业绩,但却有赤诚一颗心。
因为心中有责,纵然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我坚持笨鸟先飞的精神,凡是领导交办的各种工作,本着早学习,先领会,早行动,多请教,勤摸索,团结协作,坚决完成各种信息化工作任务。
老师们,同志们,我只是村小教师里面的普通一员,深知处于最基层的一线教师们都在立足本职,踏实勤奋,从不懈怠,服从大局,团结协作,埋头苦干,千方百计做好工作,只因我们心中都有责任。
德、能、勤、绩,德为先,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将其通俗地解读为“心中有责,眼里有活”,并将其作为对自己的要求。
教育名家李镇西说:“班主任的幸福源于何处?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爱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超越自己。
”老师们,同志们,请允许我借用这段话与诸位同仁共勉。
修身立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播种未来――人民教师任重道远。
教育是传播文明的伟大事业,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基石;教师是文明的传递者。
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关乎国家民族未来的根本所在。
师之德,教之魂。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行为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
高尚的师德在一代又一代教师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人们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诗句来赞美教师的无私奉献,用“人类灵魂工程师”“辛勤的园丁”这样的比喻来颂扬教师的高尚情操,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样的标尺来度量教师职业的伟大与崇高。
为人师表,师爱为魂,师德的核心就是对学生无私的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崇高的师德,源于教师心中的大爱。
在中国,一代代教师淡泊名利,安于奉献,坚守在三尺讲台,毫无保留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以学生的成长进步为执着追求。
无论是润物无声的悉心教诲,还是坦诚直言的严格要求,都寄托着他们的厚爱和期盼。
长期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勤勉工作、无私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赢得了祖国和人民的爱戴。
教师对教育的贡献,不仅表现在教了多少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更在于如何为人师表。
教师应当高尚纯粹、心存善良、乐于付出。
课堂是呈现“师德”最直观的平台,教师一丝不苟、严谨治学,对学生有爱有情,学生就一定会把老师的高尚品德融入自己的人生,芬芳传播四方。
教师如烛,师德如光,足以照亮人间。
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有的对待学术诚信、虔诚,有的在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学生。
英雄教师、教书育人模范,诠释着教师的职业内涵,为全社会树立起崇高的道德标杆;“最美乡村教师”言传身教,感化孩子的心灵,让他们看到世界的美、生活的美和良知的美。
纵有恶劣的自然环境、简陋的教学条件、艰苦的生活状态,他们依然不坠青云之志,不改育人之乐。
他们的行为展示了师德灵魂,成为良好道德风尚的推动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三尺讲坛,神圣之地。
尊师重教是我们民族绵延不绝的光荣传统,师者以不朽的师魂赋予了这份职业无限荣光。
纯粹、高尚的师德,是我们这个时代可贵的精神财富。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我们老师从事的就是要付出师爱的职业。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有一颗爱心,那就是爱自己的事业、爱孩子。
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他也许会从事一辈子教育工作,但他一辈子也不会在教育生涯中获得成功,他也绝对不会是一个好老师。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
没有教师,人类难以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浑浑噩噩的境地。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重任。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用知识的力量去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以博爱之心架起师生间友谊的桥梁。
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人们对教育这一职业的期待和渴望。
由此可见,教师的地位举足轻重,社会生活中的每个家庭都对教师给予了深切的期待,对教师的职业充满了厚望。
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重视师德修养,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
”作为教师,谁没有品尝过甜酸苦辣的滋味儿?25年的从教生涯,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爱生”,只有真正的热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好。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这么简单。
他们需要拥有区别于植物和其他动物的东西――那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
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
”教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
教师关心学生,就能载起师生间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
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方式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
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利于师生间情感的交流……而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而且是人群中最年轻、最有朝气,最喜欢学习,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最具丰富情感、个性独特的群体----青少年;教师的任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凭着自身的个性、知识、才能、情感、人格和意志,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管理者。
由此可见,教师的劳动就是教育人、塑造人,教师才因此获得“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讲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息,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
与学生以心换心,是作为一位教师能得到学生信任的关键。
教师不能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更不能满口教训口吻,而要用朋友的道义去规劝学生,用亲人的情怀去关爱学生,用教师的严厉去要求学生,这样才能走向学生的心灵世界。
这个世界是广阔而迷人的,远离这个心灵世界你会觉得离学生很远,工作茫然;走进这个心灵世界,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找到答案。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新的学生观和人才观,让班级工作从过去的约束型向疏导型转变,不再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进行训教,而是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不再是生硬的控制,盲目的说教,而是体贴入微的关怀和真诚的教诲。
如果教师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那么各项工作一定会迎刃而解,水到渠成的。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要对学生具有爱心。
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他也许会在教育生涯中获得成功,但他绝对不会是一个好老师。
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太阳。
我是一只小小鸟,名字叫张赛蔷。
今天,小小鸟想和你一起分享她的成长历程。
第一阶段寻觅大学毕业时,父母希望我从事教育行业,但是一心想出去闯荡的我不听父母的劝告,选择成为了一名测试工程师。
工作一年后,发现,专业所学无从施展,个人特长无处发挥,四处碰壁的我毅然辞职。
想起父母一年前说的,“不听我们的,你一定会后悔”,然而,并非如此,恰恰是这一段弯路,让我更加明确自己的内心,对今后的选择无悔。
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是自己发自内心的选择,原由是喜爱与擅长。
有人说,选择教师职业的人是选择了安逸,我并不赞同,工作中一样充满了挑战,一样需要我们不断钻研、提升,我们只是选择了一个相对单纯的工作环境――校园,如果要说这是安逸,那便是吧!第二阶段探索工作渐渐步入正轨,细碎平常的小事,让人意识到经验的重要性。
记得第一次在月黑风高的夜里查寝,发现有三个学生不见踪影,我慌了,当即给班主任打了电话,班主任老师接到电话后,心急如焚,立即四处找学生。
刘磊老师问我,是否在其他寝室?果不其然,学生在我查寝期间,正往返于自己和他人寝室途中。
当时,就因没有考虑到此情况而立即给班主任打了电话,感到不好意思。
在教学方面,我教的是稀缺学科――通用技术,全校就我一个老师任教此科目,任教初期的我,就像一只初生的小鸟,不知所措,直到在湘潭参加了湖南省通用技术教学研讨会,看到汝城一中的老师授课中用到自制的自动水箱水位控制系统,听到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的老师饶有趣味的理论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茅塞顿开,回来后,教学慢慢有了方向。
后来,又参加了平江县科技创新骨干教师培训,发现无论是城镇中学,还是偏僻的乡村中学,都有为辅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而不断学习、钻研的教师,从而,坚定了自己专注于带领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以期取得成绩的决心。
第三阶段前行我发现,柳园的学生特别可爱。
得益于我们大三中蓬勃发展的特色活动――社团活动,从一开始接手烘焙社,到后来创立并指导辩论社,志同道合的人在每周三社团活动课时,相聚在一起,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在“高中生是否需要接受廉洁教育”汇报演出中,其他老师称赞到“辩论社的学生,好厉害”,领导们说,“辩论赛,真精彩”,学生们收获不少,也很享受。
专业班的学生晚寝时,是最不安分的,可也恰恰是她们,课堂上最活跃、最配合,校园中见面时,打招呼最亲切。
我看见,柳园的老师十分优秀。
17年上期到教科室工作。
科室主任余老师,在交接工作之余,总不忘提醒注意预防感冒,闲聊放假出游计划等,平易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