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重庆对口高职升学考试语文模拟题二十二

2018年重庆对口高职升学考试语文模拟题二十二

模拟题二十二(100分)一、基础知识(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间(jiàn)黑白相间.亲密无间.居间.调停B.挨(āi)挨.门逐户挨.打受骂延挨.度日C.劲(jìng)疾风劲.草强劲.有力刚劲.正直D.舍(shě)舍.我其谁不舍.昼夜魂不守舍.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洽谈毗邻心力交碎流言蜚语B.讴歌抱怨故伎重演振聋发聩C.缔结拈污共商国是贻笑大方D.竣工妨害积毁销骨风雨如诲3.下列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寺院里有两棵银杏树,枝繁叶茂的,看上去它们的足有上千岁。

②本词典共收词6万多条,了现代汉语绝大多数词语。

③针对突发的险情,市领导地采取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A.年龄包括果断B.年纪包括武断C.年纪囊括决断D.年龄囊括果断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读诗,应当口传心授....,一边读着,一边思考它的意义和道理。

B.在地摊上买药要特别小心,鱼龙混杂....的东西多得很。

C.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力量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D.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反走私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她说出了自己的心事和心里话。

B.这种奇缺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

C.难道你能否认你不该刻苦学习吗?D.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

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

B.长期租房和没有北京户口的艰难现实,让北漂族真切体会到了究竟什么才是‚累‛?C.学校为促使同学们走向运动场,走向大自然,开展了《我运动,我健康》的登山比赛活动。

D.要登台了,他将一把油纸伞——这种伞曾经出现在戴望舒的《雨巷》里——递过来。

7.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鸿门宴》节选自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的《史记》。

B.《踏莎行·小径红稀》的作者是北宋词人晏殊。

C.《项链》的作者是法国的莫泊桑D.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美文。

8.下面不是..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A.烟囱发出鸣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二、古诗词鉴赏(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阅读下文,完成第9-13题。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价°9.本诗诗句的诵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急/天高/猿/啸哀B.无边/落木/萧萧/下C.百年/多病/独登/台D.潦倒/新停/浊酒/杯10.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陆地)B.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C.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这里指到处漂泊,居无定所D.潦倒..新停浊酒杯潦倒:政治上不得志1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

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

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

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诗人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尾联的‚繁霜鬓‛对‚浊酒杯‛,能使读者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12.联系诗人的身世遭遇,对‚艰难苦恨繁霜鬓‛寓意的分析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对个人病困潦倒而无人问津的愁怨B.对终生壮志难酬的激愤与哀怨C.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D.对人民艰苦命运的关切13.前人认为,笼罩全诗的是一种‚悲‛情,下列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猿声哀婉,飞鸟徘徊,落叶飘零,万木萧索,无一不是自然之悲象。

B.穷愁潦倒,连劣质的酒都喝不起,生活困苦,更让人悲从中来。

C.国难家愁,时局艰难,两鬓过早染上白霜,悲愁就更难排遣。

D.常年作客他乡,一生多灾多病,独自一人登高,写出羁旅愁与孤独感。

三、翻译、默写(共2小题,共16分)1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题5分,共10分)(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

(每句2分,共6分)(1),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2)春风不解禁杨花,。

(《踏莎行》)(3),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行》)四、现代文阅读(共5小题,共22分)淡淡的深情①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

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我考上了大学,在我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是第一个。

嗜酒如命的父亲,天天与乡亲喝到一醉方休。

酒后吐真言:‚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自豪里带着炫耀。

只有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她多么喜。

她戴了老花镜,在暖暖的秋阳里给我缝新被子。

我走过去,她听见了我的脚步声,目光从老花镜上方探出来,淡淡地一笑。

我说:‚妈,我要上大学去了!‛母亲说:‚我知道了。

‛没有鼓励,连声音也是淡淡的。

②上学的那天是个好晴天,母亲提着提包送我出了大门。

出大门也就是走了三五步,母亲就把提包递给我,说:‚你走吧……‛而后便是很决断地转身,硬朗朗地走回去,院里葡萄架的叶子遮住了她的身子,我只看见了一个淡淡的背影。

③在车站上,见一些同学的父母来送行,依依惜别,千叮咛万嘱咐。

我孤零零的,便觉得很委屈。

上了车,我赌气坐在一个角落里,谁也不理,埋头读书。

车开动了,一些同学掏出手绢擦那红肿的眼睛。

我反倒觉得赤条无牵挂,心里轻松。

④大学四年,花开花落。

读书读烦了,每每对窗呆坐便想起母亲。

小时候,母亲一眼看不见我就满街喊;喊不应,就往水井里看,到池塘边去找。

我忽然猴一样从哪个旮旯里钻出来,母亲就笑骂一声,巴掌扬起来要打,但落下来却极轻,拍打掉沾了一身的泥土……温馨的回忆,常使一颗心阵阵发热,泪就在不知不觉中从腮边滑下来。

⑤我结婚以后,偕妻回老家探望父母。

正值隆冬,又下了大雪,一家人围炉闲话。

说到我当年上大学的事,母亲就说:‚你上大学以后,我做了一个噩梦,梦见你死了,我一哭哭了个没气……‛妻子抿着嘴笑,父亲笑得扭过脸去,连母亲也忍不住笑了。

只有我笑不起来,甚感惊讶。

联想我刚到家那天,母亲悄悄问我的那句话:‚她也舍得炒一顿肉让你吃吗?‛一霎时我恍然大悟。

母亲在我去上大学的那些漫长的日子里,她该如何的牵挂和思念她的儿子呀!她知道她的儿子是个心浮气躁的人,这自然又给她添了一份担心。

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她不知道她儿子去上学的这个地方究竟有多大,是非多不多。

日思夜想,坐卧难宁,思念伴着惊恐默默地郁结在她的心里。

于某一夜,噩梦就扇动着黑色的翅膀朝她飞来了。

试想,一个连媳妇舍不舍得让她的儿子吃一顿肉菜都挂念的母亲,这样的母亲,活得该有多累呀!⑥母亲为什么对她的儿子总是淡淡的,以我当时的浮躁心境,很难体悟到。

⑦四年寒窗苦读,之后辛勤笔耕,终于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幼稚而浅薄的文字时。

后来,母亲说了一件使我灵魂大为震惊的事情。

她仍旧是以淡淡的语气对我说的——‚你父亲说:‘咱的儿子成才了,往后我再也不跟你生气了,咱好好过日子吧!’你为母亲争气,这也罢了!‛我听了这句话,呆愣了大半天。

⑧文学的功能自古很小,不想竟起到了和睦家庭的作用,这令我惊喜,这比得一个什么文学奖更有意义,也更能长久地激动人心!写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⑨尽管我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然而在母亲的眼里是金贵的。

她最了解她的儿子,她知道她的儿子有一颗易于动情的心,怕儿子分心,不让我牵挂她,才总是淡淡的。

要硬下这样的心肠,忍受这样痛苦的折磨,需要多么坚忍!⑩——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1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中‚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一句,一方面表明了父亲为‚我‛感到骄傲,同时也为第⑦段写‚我‛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作了铺垫。

B.第④段中母亲化‚打‛为‚拍‛的动作,看似漫不经心,但母亲的爱子之心却表露无遗。

这样的细节描写在文中多处可见。

C.本文在选材上最大的特点是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赋予那些普通的事情以深刻的含义,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D.本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典雅华丽的词语,作者以发自肺腑的深情,为平淡的母亲抒写了一首朴素感人的赞歌。

17.下列不属于...儿子对母爱的体悟所经历变化的一项是()A.在送行时,儿子在委屈赌气,对母亲无牵无挂,心里轻松。

B.大学四年,每每对窗呆坐便想起母亲,想要回家看望母亲。

C.成家结婚后,母亲的询问让儿子恍然大悟‚淡淡‛中所深蕴的母爱。

D.在写作上取得一点成就后,对母亲的爱感到震惊,心情激动,热泪盈眶。

18.作者开篇说‚母亲对我总是淡淡的‛,下列选项不属于母亲‚淡淡‛的具体表现的一项是()A.‚我‛考上大学后,她听见我的脚步声,淡淡地一笑,听‚我‛说后,她只是用淡淡的声音说‚我知道了。

‛B.上学那天,母亲只送‚我‛出大门,说:‚你走吧……‛而后给了‚我‛一个淡淡的背影。

C.‚我‛辛勤笔耕,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文章时,母亲用淡淡的语气说:‚你为母亲争气,这也罢了!‛D.母亲为什么对她的儿子总是淡淡的,‚我‛今天终于真正体悟到这淡淡的爱里所蕴含的深情。

19.文中写母亲时多次提到了父亲,试分析作者这样安排材料的意图。

20.文章结尾‚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这句话饱含深意,其中‚平静的水面‛和‚深处的激流‛各指什么?五、应用文写作(10分)21.7月5日下午王欣到张丽家还书,可张丽家没有人,打电话也无人接听,于是王欣把书拿给张丽的邻居李奶奶,请李奶奶转交给张丽。

但王欣担心李奶奶年纪大记不住事,准备写了一张留言条贴在张丽家的门上。

请你帮王欣写一张留言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