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资料-超全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2
1、微生物、三大类型微生物、列举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免疫、免疫功能。 答:微生物:一大群微小生物的总称。 三大类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 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免疫: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功能。(正常时对机体有利.异常时对机体有害。) 免疫功能:(1)免疫防御 (2)免疫自稳 (3)免疫监视
2、你对微生物与免疫学的研究内容以及应用意义、研究现状有何认识? 答: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既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与感染性疾病有关.还与药物生产及药物保存和微生物污染有关。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保障人类健康;反之则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危机生命.如近年来所出现的药品与食品安全的问题.其中多数都与微生物污染和超敏反应有关。另外.还有众多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免疫应答的产物等都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如何将微生物和免疫应答产物作为药物资源来开发.将为解决与感染有关疾病的防治问题作出大贡献。
第一章思考题 1、抗原 答: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与免疫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抗原的基本特性 答:1、免疫原性 2、抗原性
3、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答:(一)异物性 (二)理化性状 (三)完整性(进入途径) (四)宿主的应答能力与免疫方法
4、表位 答: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是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5、异嗜性抗原 答:存在于不同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佐剂 答:佐剂是一类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 3
7、MHC3
答: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指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功能与控制免疫应答和移植排斥有关。
8、简述HLA复合体的结构和产物 答:HLA复合体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6p21.31.全长3600kb.共有224个基因座位.其中128个为功能性基因.96个为假基因。HLA复合体分为三个区域.即Ⅰ类基因区Ⅱ类基因区和Ⅲ类基因区。其产物包括有经典的HLA-Ⅰ类抗原、HLA-Ⅱ类抗原和免疫功能相关基因。
9、HLA1类和2类抗原在结构和分布上有何不同,各递呈何种抗原 答:I类抗原由重链(α链)和β2-m组成.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与CD8结合.对CTL识别靶细胞起限制作用。 Ⅱ类抗原由α链和β链组成.仅表达于淋巴样组织中的各种细胞表面.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肽.与CD4结合.对Th细胞的识别起限制作用。
10、HLA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答:1、抗原加工和提呈 2、其他生物学作用
11、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答:1、HLA与同种器官移植 2、HLA与疾病关联(与遗传病的关系) 3、HLA分子表达异常与疾病的发生(肿瘤细胞HLA1类分子表达水平减弱或缺失.自身免疫病靶器官组织异常高表达HLA2类分子) 4、HLA与亲子鉴定和法医学
第二章思考题 1、抗体 答:抗体是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由浆细胞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的球蛋白。
2、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答:免疫球蛋白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组成单体结构(H2L2).四条肽链靠链间二硫键连接.各肽链分子内由链内二硫键折叠。 1、重链和轻链 2、可变区和恒定区 3、功能区 4、铰链区
3、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答:(1)特异性结合抗原 (V区的功能) (2)激活补体 4
(3)结合细胞(通过各类细胞表面的Fc受体发挥调理作用、ADCC、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4)穿过胎盘和粘膜
4、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作用 答:IgG:单体、血清主要抗体(抗菌、抗毒素)成分、血清含量最高、半衰期最长、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可和SPA结合(协同凝集反应).用于免疫学检测 IgM:五聚体、分子量最大、合成最早、是早期感染的重要指标、激活补体能力最强、是类风湿因子、抗菌、抗病毒抗体 IgA:单体(血清型)、二聚体(分泌型)(sIgA)、粘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 IgD:mIgD是B淋巴细胞成熟的标志 IgE:亲细胞抗体、引起Ⅰ型超敏反应、抗寄生虫感染
5、单克隆抗体 答:单克隆抗体是杂交瘤细胞合成分泌的高度均一、只针对一种抗原表位的抗体。
第三章思考题 1、补体 答: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或动物血清中.与免疫有关并具有酶活性的一组球蛋白。
2、补体系统的组成 答:补体系统组成:补体固有成分、补体调节蛋白、补体受体。
3、补体经典激活途径分哪3个阶段 答:识别阶段、激活阶段、攻膜阶段
4、补体激活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的异同 答: 经典途径 旁路途径 主要激活物质 抗原抗体复合物 某些细菌、真菌等 起始分子 Clq C3 参与成分 C1-C9 C3、C5—C9、B、D C3转化酶 C4b2a C3bBb C5转化酶 C4b2a3b C3bnBb 意义 再次感染或感染后期参与特异性免疫 初次感染或感染早期发挥固有免疫效应 5
5、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答:(1)溶解细胞、细菌、病毒 (2) 调理作用 :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3) 炎症反应 :过敏毒素、趋化因子 (4)清除免疫复合物 :免疫黏附 (5)其他等:免疫调节、凝血等
第四章思考题 1、免疫系统的组成 答: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2、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各包括那些 答: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骨髓、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定居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淋巴结、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3、TCR、BCR、mIg、APC、CD的中文意思 答:TCR:T细胞抗原受体 BCR:B细胞抗原受体 mIg:胞膜免疫球蛋白 APC:指具有提取、消化、加工与提呈抗原功能的一群细胞。 CD:分化群
4、巨噬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答:(1)、识别和清除病原体、识别PAMP(吞噬作用) (2)、抗原提呈 (3)、炎症反应 (4)、抗肿瘤、抗病毒 (5)、免疫调节
5、T细胞、B细胞的免疫功能 答:T细胞:经血流分布到外周免疫器官的胸腺依赖区定局.并通过血液与组织间的淋巴管再循环游走于全身组织器官.执行其免疫功能。 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执行体液免疫.而且不同的B细胞克隆可产生特异性识别不同抗原的抗体分子。
6、细胞因子 答:细胞因子是由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的统称。
7、细胞因子的种类及缩写 答: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集落刺激因子(CSF)、趋化性细胞因子、生长因子(GF) 6
8、细胞因子的共性 答:(1)、多样性:一种细胞因子可作用于多种细胞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 (2)、高效性:细胞因子受体、生物活性极高 (3)、局部性: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局部作用 (4)、短暂性:受激后产生 (5)、复杂性:重叠性、双向性、网络性
9、细胞因子的应用意义 答: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重组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抗体和细胞因子受体拮抗蛋白。重组细胞因子作为药物用于治疗肿瘤、感染、造血障碍等。
第五章思考题 1、免疫应答类型 答:固有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应答) 根据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过程、效应作用的不同:T细胞介导为主的细胞免疫、B细胞介导为主的体液免疫 根据免疫应答的后果:生理性免疫应答、病理性免疫应答
2、免疫应答过程的三个阶段 答:抗原识别阶段(感应阶段) 活化、增殖、分化阶段 效应阶段
3、免疫应答 答: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活性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被活化、增殖、分化并产生免疫效应的生理过程 。
4、免疫耐受 答:免疫耐受:是机体接触某一抗原后所呈现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
5、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 答:抗原识别阶段(感应阶段) 活化、增殖、分化阶段 效应阶段
6、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答:T细胞:初始T细胞通过其细胞膜表面的TCR与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特异结合后.在其他辅助分子的作用下.将刺激信号传递至细胞内.使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成为能清楚抗原性物质的T细胞.称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及分泌的细胞因子完成对抗原的清除.并对免疫应答发挥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