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碗扣式支架施工方案

碗扣式支架施工方案

目录1补充说明 (1)2施工方案 (1)2.1地基处理 (1)2.2支架原材 (1)2.3支架搭设 (1)2.4斜撑设置 (2)2.5支架高度统计 (3)2.6支架预压 (4)2.7支架拆除 (4)3支架计算 (4)3.1材料参数 (4)3.2相关计算 (4)3.3结论 (6)4施工注意事项 (6)1补充说明为加快施工进度,主线ZX2-5#~ZX2-9#盖梁支架改用碗扣式钢管满堂支架,底模及侧模结构不变。

满堂支架顶部顶托上顺桥向设置两根钢管(间距30cm),钢管上横桥向铺设方木(间距25cm),方木上铺设竹胶板(18mm厚)。

2施工方案2.1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方式:清理地基填土30cm,填筑50cm厚度建筑旧料,处理范围是盖梁投影面四周各加宽不少于1.5m(处理区域尺寸不小于27m×6m),砖渣铺设完成后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碾压过程不得少于2~4遍,且应均匀进行碾压,确保箱梁支架地基压实度不得小于93%。

碾压完成后浇筑一层15cm厚的C20混凝土垫层。

2.2支架原材钢管采用3mm壁厚ϕ48mm钢管,钢管连接节点为碗口节点,如下图。

2.3支架搭设本支架采用碗扣式支架,在地基处理好后,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放线无误后,便可进行支架搭设。

盖梁投影面位置立杆纵、横、步距为分别为:30×60×120cm,操作平台位置立杆纵、横、步距为分别为:60×60×120cm。

杆件组装顺序:立杆底座→立杆→横杆→接头锁紧→上层立杆→立杆连接销→横杆。

首先安放立杆底座,然后将立杆插在其内。

支架组装以4人为一小组,其中二人递料,另外二人共同配合组装。

组装时,要求从一头向另一头组装,或由中间向两边推进,不得从两边向中间合拢组装。

碗扣接头是碗扣式脚手架的核心构造,组装时先将碗扣搁置在限位销上,将横杆接头插入下碗扣,使接头弧面与立杆密贴,待全部接头插入后,将上碗扣套下,并用榔头顺时针沿切线敲击上碗扣凸头,直至上碗扣被限位销卡紧不再转头为止。

模板支撑系统的立杆间距应按施工方案进行设置,先在支承面放线,确定立杆位置,将立杆与水平杆用碗扣接头连接成第一步支架,完成一步搭设后,应对立杆的垂直度进行校正,然后搭设扫地杆并再次对立杆的垂直度进行校正,逐步搭设支架,每搭设一层纵向、横向水平杆时,应对立杆进行垂直校正,支架的水平杆位置必须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设置,搭设应顺序、按步进行,不得错步搭设。

严格控制每层支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要求支架整体垂直度小于0.3%,且全长偏差不大于20mm。

支架搭设好后,测量放出高程控制点,然后带线,在立杆上口安装可调顶托,可调顶托是用来调整支架高度和拆除模板用的,支架使用的可调顶托可调范围为30cm左右。

2.4斜撑设置为加强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必须设置纵、横向垂直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剪刀撑与地面夹角取45º~60º。

具体布置参数及要求如下:1、水平剪刀撑设置:顶端和底部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第一道剪刀撑往上每间隔不大于4.8m分别设置一道剪刀撑且不少于2层。

水平剪刀撑应在水平面上与立杆用旋转扣件相连接。

水平剪刀撑设置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1)单榀水平剪刀撑宽度不应大于6m;2)同一平面应满设水平剪刀撑;3)水平剪刀撑应延伸至排架最外侧立杆。

2、竖直剪刀撑:每隔不大于4.5设一道;在竖直面上和立杆形成45º~60º夹角,并与立杆用旋转扣件相连接。

竖直剪刀撑设置还应符合以下规定:1)单榀纵、横向垂直剪刀撑宽度应不大于6m;2)应满设纵、横向垂直剪刀撑;3)垂直剪刀撑底部应延伸至支撑基础面,顶部应延伸至支架最顶层水平杆。

4)支架周边应设置垂直剪刀撑并形成封闭。

数值、水平剪刀撑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与立杆、水平杆同步搭设;2)应紧贴立杆(水平杆);3)杆件的接长方式应采用搭接;4)杆件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或横向水平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5)剪刀撑杆件搭接长度:搭接长度应大于1m,搭接扣件数量不得少于2个,且扣件的间距应为450mm~800mm,扣件盖板边缘距离杆件端部不得小100mm。

3、扫地杆与封顶杆:底层设置纵、横向水平扫地杆距地面高度200mm,立杆顶部纵横向设置封顶杆。

4、为加强支架整体稳定性,设置墩身抱箍,与立柱形成整体。

抱箍应尽量靠近节点设置,垂直间距不大于2步。

5、斜坡加强杆:在盖梁挑臂位置增设斜向加强杆,与各个竖杆分别连接,坡度与盖梁底坡度相同,边侧斜杆通过纵杆形成抱箍并固定于立柱。

2.5支架高度统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现原状地面标高在4.2m左右,碗扣式支架高度统计如下(取设计道路中心线处高度)。

盖梁支架标高统计(m)2.6支架预压支架预压参照《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 JGJ/T 194-2009》及钢管柱支架预压方式进行,对首个满堂支架进行堆载预压。

预压方式及配重选择相同。

2.7支架拆除盖梁第一次预应力钢束张拉完成后,进行支架拆除。

支架拆除遵循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原则,从跨中往两头、自上而下、先外后里拆除支架。

梁的落架程序从梁挠度最大处的支架节点开始,逐步卸落相邻两侧的节点,并要求对称、均匀、有顺序的进行。

支架拆除前应清除上面堆放的材料、工具、杂物等,设置警戒区;拆除时慢慢卸载,注意避免撬、碰伤箱梁混凝土;拆除时各构配件、模板、方木等严禁向下抛掷抛扔,拆卸下来的模板、支架和各种构配件应做到有序堆放,妥善保管,确保文明施工场面。

拆除后各杆件、配件要及时维修保养,分类妥善存放。

3支架计算3.1材料参数钢管材质为Q235,其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弹性模量E=2.06×105N/mm2。

钢管直径48mm,壁厚3mm,其参数如下。

3.2相关计算3.2.1立杆计算钢筋砼自重:以中间位置最大荷载进行计算,P1=7.13×26.5÷2.4=78.73kN/㎡(盖梁最大截面面积为7.13㎡,钢筋砼自重取26.5kN/m³,盖梁底宽2.4m)。

施工荷载:人员、振捣及混凝土倾倒产生荷载计P2=7kN/㎡。

总荷载:F=1.2×P1+1.4×P2=104.276kN/㎡。

则单个立杆压为:F=104.276×0.3×0.6=18.77kN。

单个立杆压应力:σ=2×F/A=88.5MPa<[σ]=205MPa(安全系数取2)。

立杆稳定性计算:N F N l EI F CR 1877098850)12007.0(10783020600014.3)(2222=>=⨯⨯⨯==μπ 3.2.2 斜杆计算盖梁底为斜坡,斜坡段最大高度2.802m ,最小高度1.2m ,平均高度2.001m ,计算压力时,取值2.1m 。

竖向荷载P 1=26.5×2.1=55.65kN/㎡。

总荷载P=1.2×55.65+1.4×7=76.58kN/㎡。

总压力F 1=P ×A=76.58×2.5×7.25=1388.02kN 产生的水平力N F 2857857091146002.13882=⨯= 斜杆为4根圆钢,MPa MP A F 205][a 5.1681.424428578542=<=⨯==σσ。

竖杆自身强度作为安全储备,满足要求。

3.2.3 地基承载力计算钢管底部设置100×100mm 钢板垫片。

则混凝土基础受到的压力为P=18770÷(100×100)=1.877MPa<ft=9.6MPa (C20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t=9.6MPa )。

地基承受荷载为P=18.77÷(0.3×0.6)=104.3kPa<150kPa (砖渣基础承载力150kPa<f<250kPa )。

3.2.4 顶部承压横杆横杆为双拼钢管,其受到的均布荷载q=78.73×0.3×0.6=14.17N/m 。

(1)抗弯强度计算mm N ql M ⋅=⨯⨯==63765060017.14125.0125.022MPa fd MP W M 190a 97.705.44922637650=<=⨯==σ (2)抗剪强度计算N 425160017.140.5ql 5.0=⨯⨯==FMPa fv MP A F 110a 02.51.42424251=<=⨯==τ (3)挠度计算mm EI 5.1400l mm 54.0107830206000384260017.145384ql 544=<=⨯⨯⨯⨯⨯==ω 3.2.5 底模计算底模结构同钢管柱支架,其间距设置不变,故不在进行计算。

3.3 结论综上计算,该碗扣式满堂支架结构是安全的,满足现场施工使用需求,并具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4 施工注意事项1、碗扣式脚手架用钢管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92)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的Q235A 级普通钢管,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2、上碗扣、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螺母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性能现行国家标准《可锻铸铁件》GB9440中KTH330-08及《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

3、下碗扣、横杆接头、斜杆接头应采用碳素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11352中ZG230-450的规定;4、采用钢板热冲压整体成型的下碗扣,钢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 级钢的要求,板材厚度不得小于6mm ,并应经600~650ºC 的时效处理。

严禁利用废旧锈蚀钢板改制。

5、所有立柱位置横纵向杆件,需端头支撑于立柱上,增加支架整体稳定性。

6、支架搭设及拆除必须由专业架子工进行,在施工作业前,需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培训合格后上岗作业。

7、支架搭设完成后,对支架平面位置、顶面高程、支架安装的牢固、整体及安全性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具体检查项目及内容为:①支架搭设是否按要求的平面尺寸,各杆件尺寸及间距是否按设计要求;②支架基础是否坚实、平稳、牢固,支架底座是否与基础联接密贴,保证支架及各杆件受力的整体均匀性;③支架各杆件数是否联接牢固,斜杆、剪刀撑是否按要求进行设置并连接锁定;④支架周围隔离、警戒措施是否齐备,施工专用上下通道及安全、防坠落网是否设置完全;⑤现场施工人员已是否接受安全教育并通过考核,特种人员持证上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