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荔枝图序 教案

荔枝图序 教案

法,就叫作比较。

这是说明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说明方法。

再读这句话,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作者先介绍荔枝树,接着又介绍了叶、花、实,这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从整体到局部。

真棒。

我们在描写事物时,也可以按照这样的写作顺序来写。

还有你想介绍的句子吗?
●【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
酪。


怎么翻译?能填上吗?
我们来看图,说句子。

再读这两句,
瓤肉像冰雪一样晶莹雪白,浆液像酸酒和甜酒一样甘酸。

这是把瓤肉的颜色比作了——,把浆液的味道比作了——
像这样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就叫打比方。

同时,这句话也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看黑板,这句主要介绍荔枝果实的样子。

从壳到膜到瓤肉到浆液,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作者用了10种事物来描述荔枝的特点,写得多生动形象啊!
我都忍不住想要看一看荔枝树的样子,尝尝荔枝了。

可是即便如此,诗人却还说——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什么意思呀?
大概是那样,荔枝的实际情况还要超过我的描述。

作者用这么多色香味聚在的事物来描述荔枝,说明他十分喜爱荔枝。

谁能读出这喜爱之情?
点名读。

读得很流利,如果再美一些就更好了,谁再来试试。

读的时候,再加上点古文的韵味,就更好了。

谁来试试。

点名读。

读得真好,我们就像他这样读。

齐读。

看来这荔枝啊,真是水果中的珍品啊!
难怪我们宋朝的大诗人苏轼,当年被贬到人烟稀少、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岭南时,却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

【出示《惠州一绝》】
齐读。

再读最后两句。

你读懂了什么?
可见荔枝的确给苏轼带来了乐趣,是他艰苦生活的一点慰藉。

我们带着苏轼对荔枝的喜爱,再来读这段话。

齐读
所以同学们,我们在写“吏”字时,千万必要把它的帽子橫丢了,伸出小手,我们一起来书空。

荔枝图是白居易让工吏画的,书之,书的又是什么?为荔枝图写序。

那这句话该怎么读?在哪里停顿?南宾守乐天/ 命/ 工吏图/ 而书之
《荔枝图》都画完了,荔枝的样子已经跃然纸上了,白居易为什么还要作序呢?谁能找到答案。

【盖为……】
给那些不认识荔枝和认识却不知道荔枝摘下一二三天后有变化的人看的。

同意吗?所以读这句时,在哪停顿呀?你来试试。

这也就是白居易为什么在命工吏画完荔枝图之后又作序的原因了。

由此,就得来了我们今天学习的《荔枝图序》。

课题该怎么读?在哪停顿?荔枝图/ 序。

齐读
点名读。

齐读。

同学们,这篇课文学完了,现在,请大家带着对荔枝的喜爱之情,齐读课文。

同学们,看黑板:
课文先介绍了荔枝树的形状,然后是叶、花、果实,它采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由整体到部分。

再看果实的具体情况,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从外到内的顺序。

对于荔枝保鲜这一部分呢?
时间顺序。

看来介绍要有一定的顺序,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学习白居易写荔枝的写作方法,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由外到内、时间顺序来进行的描写,还可以使用打比方和排比的写法,把事物描写得更具体形象。

今天,我们的作业就是仿照文中的精美句子,写一写你眼中观察到的植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