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制构件加工
当前建筑工程队预制墙板的外观质量及其外形尺寸的要求都相当高,要求墙板的外表务必应该保持光洁平整的状态,不能出现任何的疏松、蜂窝等现象。
这也就要求预制构件模板在充分保障适宜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之下,不仅要具备整体稳定性,还应该具备较高程度的表面光洁度。
普通的构建模板往往选用的是定型钢模板,如是部分模具需要一模多用的时候,可以将模具的外包尺寸设计成能够随意调节的形式。
但是通常情况下,仅是在两种构件的外形一样,而宽度或者长度不一样的时候,为了节省模具数量才会采取的方法。
另外,墙板的配置应该选用平躺结构,为了促使墙板外露部分能够保持光洁平整的状态,墙板的正面、侧面应该统统和模板紧贴成型。
在预制墙板内部设置的那些连接件就是被俗称为预埋件。
通常情况下,PC 墙板的预埋件种类较为丰富多彩,主要有墙板之间、墙板和横梁、墙板和柱之间之间连接的连接件,在安装的时候调整墙板上下高度以及垂直度的连接件和临时稳固的连接件,相应设备预留孔与部分预埋之间的电器线路等等部件。
在施工过程中,务必应该将连接件、预留孔、线路部件在预制墙板中进行精确的定位作业。
对于那些能够与模板面直接接触的预埋件,其固定定位应该选用在模板上打孔并用螺栓在构建外部进行精确定位的方法,待混凝土成型之后再将固定螺栓拆除。
对于那些没有与模板面直接接触的预埋件,其固定定位应该选用定位架来定位。
另外,混凝土的浇筑振捣作业应该尽量细致,万万不能出现漏振的现象,在进行浇筑作业之前,施工人员应该仔细检查相应的模具、支架以及已经安装完成的钢筋和埋件。
二、预制构件的运输与吊装
在进行预制构件的运输以及临时堆放工作的时候,施工人员务必应该严格根据预制构件的实际外形尺寸来科学合理地设计钢支架,这里的支架一定要具备适宜的刚度,以此来确保运输和堆放预制构建的时候不会发生变形现象,另外,为了避免预制构建在储藏过程当中发生损坏情况,构建和钢支架的接触点应该设置枕木。
在施工现场进行吊装作业的时候,施工人员应该充分地考虑到构件的重量以及吊运的距离长短,根据具体的起重力矩来挑选适宜的塔式起重机,另外,每层预制构件务必要按照顺序进行吊装。
构件的吊装作业是需要使用专业的起吊工具的,当前在施工过程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的起吊工具是吊点可调式横吊梁,这种起吊工具较为新颖,并且较为实用,它能够依据不同的起吊预制构件来调整吊点的具体位置,从而保证塔吊吊钩与构件中心保持竖向一致,进而防止在吊装过程中出现预制板块倾斜的现象,以便构件准确就位。
需要注意的是,吊点往往是选用在预制板内预埋吊环、接驳器、鬼抓等形式,在挑选钢丝绳的时候,应该依据每次起吊的最重预制构件的重量来挑选。
三、预制构件的调节和固定
当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对施工过程中的各板块安装的精度都有相当严格的标准要求,但是仅仅依靠焊接、螺栓固定这些简单的方法来连接低精度主体和高精度预制混凝土墙板是万万达不到精度要求的。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完成预制构件的吊装工作之后,应该仔细调节构件的水平、进出、垂直度等等,以此来保障预制构件在拼装完成之后的立面保持一定的平整光洁度,特别是对于那些复合保温外墙板、面砖饰面墙板等外立面无抹灰的构件,更是应该重视相应的调节工作。
经过大量实践的摸索与改进,调节器具从原来的千斤顶、撬棒等简单工具逐渐地脱变为斜向撑杆和竖向固定调节角铁结合的调节装置,这种调节装置不仅能够有效发挥预制构件的调节作用,还能够把预制构件紧紧固定,但是它的操作较为繁琐,并且调节的精确度较低,现如今已经开始濒临被淘汰的边缘。
当前较为理想的高精度调节固定装置,是由三个方向的调节设备以及预埋件组成的,其中调节设备主要包括了标高控制螺栓、斜向调节螺杆、水平调节螺杆。
施工过程中,可以在构件两侧的底部分别设置一道可调节水平拉杆以及标高控制螺杆,调节螺杆的高度能够有效地控制构件的标高,对水平拉杆进行旋转便能够合理推拉构件底部,进而发挥板块进出调节的效果。
在构件的两侧中部各自设置一道可调节斜拉杆,并且拉杆的后端应该固定在结构楼板之上。
对斜向拉杆进行旋转作业的时候,便能够对构件顶部发挥推拉作用,进而起到调节板块垂直度的效果。
高精度的组合调节装置能够有效地实现三个方向的调节目标,调节的精度往往都是利用螺纹进行控制的,操作比较便捷,有利于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操作,而且高精度的调节装置的加工费用成本较低,所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费用。
四、与现浇混凝土浇筑连接
通常情况下,在完成预制外墙构件的调节和固定作业之后,才能开展现浇结构模板的支设和钢筋绑扎作业。
在绑扎钢筋的时候,施工人员应该将预制墙板板片上面预留钢筋等锚入现浇的主体结构内,通常锚入长度应该与抗震锚固长度的要求相一致。
在现浇结构混凝土浇捣过程中,为了有效地降低所产生的震动、侧压力等对预制构件的影响,防止预制构件发生位移以及变形的现象,施工人员应该适宜地减缓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如果是选用固定泵进行浇筑作业,那么预制构件的固定杆应该尽量避开固定泵管的支撑系统。
另外,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该有专人进行监测工作。
结语
总而言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就是将外墙板等构件进行现代工厂化生产之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作业,主体受力结构梁、柱、剪力墙选用现浇形式。
在预制墙板板片上面预先留有钢筋,然后将这些预留钢筋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浇筑连接,以此来合二为一,形成一体,保证结构安全可靠。
由此可见,若是想要保证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高质量水平,就务必应该控制好施工过程中各个连接点以及安装精度。
本文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四大施工步骤着手来较为详细地解析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精度的控制问题,以此希望我国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精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高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