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通物流企业的外部坏境分析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申通物流企业的外部坏境分析一、企业情况的介绍申通快递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7 年,注册资本 5000 万,是申通快递网络的总部,拥有注册商标“STO 申通快递”。
申通快递负责对申通快递网络加盟商的授权许可、经营指导、品牌管理等。
目前,申通快递担任中国快递协会、上海快递行业协会和浙江快递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旗下的加盟商在各个省份也分别担任着副会长或理事单位。
申通快递品牌创建于 1993 年,是国内最早经营快递业务的品牌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申通快递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完善、流畅的自营速递网络,基本覆盖到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和发达地区县级以上城市,尤其是在江浙沪地区,基本实现了派送无盲区。
申通快递在全国各省市有六百多个一级加盟商(包括西藏拉萨等偏远地区)和两千多个二级加盟商、四千多个门店,50 多个分拨中心,全国网络共有从业人员四万多名,上万辆干线和支线网络车,日均业务量近百万票,年营业额超过四十亿元,成为国内快递网络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民营快递体系。
申通快递主要提供跨区域快递业务,市场占有率超过百分之十,使公司成为国内快递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随着国内快递需求的多样化,公司紧贴市场,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继续提供传统快递服务的同时,也在积极开拓新兴业务,包括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第三方物流和仓储服务、代收货款业务、贵重物品通道服务等,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重要的电子商务物流供应商。
公司奉行“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快速、准确、安全、周到、”的服务方针公司经营十余年来,已深得广大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在董事长陈德军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客户的支持和关怀下,在全体员工的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下。
先后荣获上海市松江区民营企业2000至2005年度的《信得过企业》、《先进企业》荣誉称号;2005年,公司荣获《中国物流十大影响力品牌》称号,公司董事长陈德军先生个人荣获《中国品牌建设十大杰出企业家》荣誉称号。
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流畅的速递网络,并与港澳地区和国外大城市建立了业务联系。
二、申通企业发展趋势1.快递服务快速增长,市场规模逐年扩大2.总部经济效应显现,区域战略地位凸显3.市场主体多元化,经营模式多样化4.基础设施较为健全,企业综合实力较强5.服务覆盖范围广,服务产品多样化6.市场竞争较为充分,区域联动效应显着三、申通未来坏境分析1.社会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依据国家正在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扩大内需、振兴产业。
信息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现代物流一体化、金融一体化和生态环境治理一体化等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逐步推进。
2.政策与法律环境逐步完善,市场监管格局初步形成快递服务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化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等法规的出台,《快递服务》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申通快递服务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快递协会积极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消费者维权意识和能力显着增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快递市场监管格局初步形成。
3.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技术创新不断涌现,日趋便利的交通为区域内快递企业利用社会公共资源、实现集约化运营搭建了网络运输平台。
4.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巨大申通现阶段正在积极发展申通 e物流,针对淘宝及电子商务配送领域专门开发的服务产品与独立运作的公司,为达到电子商务配送的要求,预计随着电子商务在规划期内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电子商务配送将成为快递服务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四、申通快递的行业经济特性分析申通快递的行业经济特性分析优越的地理环境:申通快递交通便利,临近高速公路,建立于临近货物的集散中心。
价格优势:相对低廉的运费,针对于学生群体有相应的价格服务。
质量方针:快速、安全、准确、周到,客户满意。
申通营销模式:品牌形象统一,全网络采用统一的申通商标等形象。
服务规范统一,加盟网点采用统一的客户服务规范,保证客户服务的快件信息管理统一:各网点采用电脑系统,所有的管理信息在此一系统中完成数据扫描、上传和查询。
总部作为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者,对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五、行业竞争结构分析1.潜在的进入者:快递物流行业作为运输行业中一门新兴行业,进入该行业固定成本投入不定,且风险难以预测。
尽管如此,但针对于目前重庆政府部门对物流行业的大力扶持,仍然会有很多或有竞争者入军此行业。
行业服务产品大相径庭,这对行业内现有厂商来说潜在进入者的威胁程度较高。
2.替代品的威胁:在目前快递物流的发展水平下以及人们对服务质量的高要求下,快递的替代品品种较少,如邮政 EMS。
虽然EMS 价格偏高,但其服务是门对门的,覆盖面比快递广泛。
因此对该行业的威胁较大。
3.购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针对于我国目前消费者的消费爱好来看,消费者可能要求低价格、高质量的产品,对此其讨价还价的能力较强。
但在快递物流行业中购买者的转换成本相对偏低这似乎也会相应削减购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4.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申通物流主要提供跨区域快递业务,其供应商对其提供需要远程运送的物品。
但对于申通快递,其供应商,即向申通物流公司租办公楼的出租方,对申通快递公司存在一定的威胁,因为出租方拥有对其房屋价格的掌控,调整的权利,若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可以提高房屋出租的价格。
另外,房价的变动趋势也会直接影响出租方调整出租价格。
这样一来,申通快递将会用更多的成本来租用办公楼支持公司的运转,从而利润会随之减少。
5.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目前申通的现有竞争者大概有宅急送、圆通、天天快递、邮政 EMS。
申通快递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实现乡镇的派送无盲区,天天快递派送范围也大都不能通过乡镇,而邮政 EMS 的服务是门对门的。
相对来说是对申通的一种威胁。
在价格方面申通和圆通相当,只是较宅急送高。
六、竞争对手分析(1)战略集团分析:我国快递行业内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竞争力相对较强,虽然企业总数在整个行业中比重相对较低,但在整个行业销售收入及利润比重相对较大;私营企业正不断进入快递行业,但由于技术、规模等因素的影响,私营企业竞争力相对较弱,但在同城快递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未来几年,随着我国快递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内企业结构将出现一些变动,企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但大型企业主要集中于国内异地、国际快递业务,私营企业等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国内同城快递。
申通作为我国民营快递物流,以国内快递为主,其中同城快递占有较大比例。
(2)竞争对手分析2、竞争对手分析以邮政 EMS 为例,邮政 EMS 中国速递服务公司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直属全资公司,主要经营国际、国内EMS 特快专递业务,是中国速递服务的最早供应商,也是目前中国速递行业的最大运营商和领导者。
公司拥有员工 20,000 多人,EMS 业务通达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近2,000 个城市。
EMS 特快专递业务自 1980 年开办以来,业务量逐年增长,业务种类不断丰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除提供国内、国际特快专递服务外,EMS 相继推出国内次晨达和次日递、国际承诺服务和限时递等高端服务,同时提供代收货款、收件人付费、鲜花礼仪速递等增值服务。
EMS 拥有首屈一指的航空和陆路运输网络。
依托中国邮政航空公司,建立了以上海为集散中心的全夜航航空集散网,现有专用速递揽收、投递车辆 20,000 余部。
覆盖最广的网络体系为 EMS 实现国内 300 多个城市间次晨达、次日递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EMS 具有高效发达的邮件处理中心。
全国共有 200 多个处理中心,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处理中心分别达到 30,000 平方米、20,000 余平方米和 37,000 平方米,同时,各处理中心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分拣设备。
亚洲地区规模最大、技术装备先进的中国邮政航空速递物流集散中心也将于 2008 年在南京建成并投入使用。
EMS 还具备领先的信息处理能力。
建立了以国内 300 多个城市为核心的信息处理平台,与万国邮政联盟(UPU)查询系统链接,可实现 EMS 邮件的全球跟踪查询。
建立了以网站、短信、客服电话三位一体的实时信息查询系统。
EMS 一贯秉承“全心、全速、全球”的核心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快捷、可靠的门到门速递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和社会的多层次需求。
2005 年先后荣获“中国消费者十大满意品牌”、“全国名优产品售后服务十佳”和“中国货运业快递信息系统和服务规范金奖”等奖项。
3、申通 VS 邮政 EMS 优势劣势分析(1)申通快递是中国最大的民营快递公司,绝大部分经济发达的地方都有,可以基本满足电子商务的配送需求,运费和圆通等快递公司相近:浙江、上海、江苏三地次日送达,5 元/KG,每超 1KG 加收 2 元(但浙江和江苏更便宜,只加收 1 元);主要的省会城市基本上是10 元/KG,北京、广州、深圳这些与上海有频密航班的城市及合肥、福州等同属申通华东大区的大城市 8 元/KG。
面单免费。
总体来说,申通的服务在民营快递里面算是不错的,虽然也有延误、服务不周等情况发生,但这种情况在任何一家快递公司都难免,申通出状况的概率是比较低的。
(2)中国邮政网点最广,价钱也最高,计价单位是500G,面单 1 元钱/份(也可以在网上买到 5 角/份的,全国通用),而不是一般快递公司的 1000G,不到万不得己,实在是不能使用。
中国邮政在各地的经营政策相差很大,比如说:在上海,严格而坚定地以500G 为计价单位,以 20 元为起价(市外);但在山东、浙江,可以 1000G 为计价单位,运费可优惠至 5 折甚至 4 折,哪怕是一天只有几单货的小卖家。
今年以来,上海邮政的运费也有松动了,但计价单位还是 500G。
电子商务行业规模越来越大,将给代收货款业务带来巨大的机遇,以邮政的网点、专业化的人员(相对民营快递公司人员流动性极大而言)、自有的汇兑系统优势来说,要把代收货款业务做到垄断地位根本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09人力资源管理陈志华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