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工学学科门类专业负责人:陈维民教学副院长:李长威教务处长:关晓冬教学副校长:孙建三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均衡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一定的人文素养,具有诚信与负责任的品质;掌握材料科学和机械科学学科,材料成型方法、成型工艺过程及装备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CAD/CAM/CAE发展和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材料成型及相关领域内,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和组织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分为两个方向,具体培养目标如下:模具设计方向的毕业生能胜任家电、机械、汽车、电子、塑料等行业的产品及模具设计、从事模具工程师、产品结构工程师、工艺设计工程师、质量管理工程师、模具钳工、模具修理技师、各种模具设计及新技术的应用和管理等工作。
模具制造方向的毕业生能胜任航天、汽车、机械、电子等领域的模具设计、数控加工、模具制造、装配、维护等工作;材料成型设备的设备开发、制造安装、调试、操作、管理、运行等工作;模具制造工艺及装备的技术问题、参与模具生产的工艺制订与过程管理、生产运行管理、经营和销售等工作。
二、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材料科学、机械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材料成型方法、产品和模具设计、材料成型工艺与设备控制的基本技能,接受工程素质和人文科学素质的培养和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2.掌握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作所需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材料科学、材料成型与控制基础等。
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设计与计算基础,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3.掌握各种材料的成型原理和塑性加工工艺,以及控制技术基础知识;4.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与制造方法、模具材料及制造的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应用计算机和绘图软件对塑料模、冷冲模、热锻模、压铸模进行二维和三维设计能力,能够编制各种模具的加工工艺;5.了解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的材料成型方法,以及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三、专业主干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材料成型技术基础》、《金属学与热处理》、《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学》、《材料成型CAE》、《锻造工艺学》、《三维数字化设计(Pro/E)》、《金属塑性成形设备及其控制》、《塑料机械》、《模具制造工艺》等。
四、学制四年五、毕业合格标准⒈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完全部必修课程及规定的教学环节,考核合格;⒉完成相应的公共选修课及专业选修课,考核合格;⒊完成本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并答辩通过。
六、授予学位类别工学学士七、教学进程表(见附表1、2)八、专业选修课目录(见附表3)九、实践教学进程表(见附表4)十、课程拓扑图(见附图1)学期课程编码课程名称考核学时分配总学时讲课课内实验(实践)实践第一学期B107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0 30 6 14 A1060011 外语Δ72 72A1070031 体育36 24 12 A1070081 高等数学Δ70 70C1020011 机械制图A Δ52 52C1020120 模具概论20 20B1080051 养成教育8 8B1020080 入学教育1周1周B1080090 军训3周3周小计308+4周276 6+4周26第二学期B107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6 26 6 14 A1060012 外语Δ72 72A1070032 体育54 32 22 A1070082 高等数学Δ70 70A1010040 计算机实用基础A 40 20 20A1070050 大学物理60 32 16 12 C1020012 机械制图A Δ68 68C1020130 金属工艺学(冷加工)28 28C1020030 机械CAD制图32 16 16B1080052 养成教育8 8B1080061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20 8 12 小计498 380 58 60第三学期B107003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Δ78 38 6 34 B1080071 军事理论16 16A1060013 外语72 48 24 A1070033 体育54 32 22 C1010520 电工技术Δ48 40 8C1020050 理论力学Δ48 48C1020060 机械原理Δ48 44 4C1020140 金属学与热处理Δ52 52D1020040 锻造工艺学34 34公共选修课20 20小计470 372 18 80第四学期B10700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Δ50 30 6 14 B1080072 军事理论20 20A1060014 外语72 48 24学期课程编码课程名称考核学时分配总学时讲课课内实验(实践)实践第四学期A1070120 线性代数30 30C1010530 电子技术Δ48 40 8C1020080 材料力学Δ50 48 2C1020280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30 30C1020090 机械设计Δ52 48 4D1020050 三维数字化设计(Pro/E)44 20 24公共选修课20 20F1020010 金工实习2周2周B1080100 劳动实践课1周1周小计416+3周334 44+3周38第五学期D1020100 塑料机械Δ30 30D1020120 压铸工艺与模具Δ32 32D1020130 冲压工艺学Δ38 34 4C1020100 液压与气压传动Δ48 40 8C1020110 机械精度设计及检测基础32 28 4D1020140 模具数控加工基础32 32F1020140 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2周2周F1020020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3周3周F1020330 锻模课程设计2周2周专业选修课24 24小计236+7周220 16+7周第六学期D1020150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Δ44 40 4D1020110 金属塑性成形设备与控制Δ32 32D1020160 模具制造工艺Δ36 32 4D1020170 材料成型CAE 32 12 20D1020180 专业外语24 24B1080062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20 8 12 专业选修课24 24F1020340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3周3周F1020130 Pro/E实训1周1周F1020030 液压传动系统课程设计2周2周F1020090 生产实习2周2周F1020040 数控实训周1周1周B1080110 就业需求调查1周1周小计212+10周172 28+9周12+1周学期课程编码课程名称考核学时分配总学时讲课课内实验(实践)实践第七学期F1020110 毕业设计(论文)13周13周F1020100 毕业实习2周2周B1080080 创业教育32 32小计32+15周32 13周2周第八学期专业选修课160 160F1020120 就业实习10周10周B1020120 毕业教育1周1周小计160+11周160 1周10周总计2292+50周1906 170+37周216+13周注:1.教学进程表中,考核栏中标注“Δ”的课程为考试课,要求按百分制计分;未标注的课程为考查课,可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5等计分,亦可采用合格、不合格2等计分。
2.我校实行每学期18周,其中上课16周;考试1周;长假1周。
3.在第三、四学期安排公共选修课,各1门,在第五、六学期安排专业选修课,各1门。
附表2:教学进程表 2课程集中考试学时分配学期、学时种类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总计讲课课内实验(践)实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公共基础课必修A106001X 外语1,2 288 240 48 72 72 48+24 48+24 A107003X 体育144 88 56 24+12 32+22 32+22A107008X 高等数学1,2 140 140 70 70A1070060 大学物理60 32 16 12 48+12A1070120 线性代数30 30 30 A1010040 计算机实用基础A 40 20 20 40公共基础课合计702 550 36 116 178 296 126 102人文、社科类素质课必修B107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0 30 6 14 36+14B107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6 26 6 14 32+14B107003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 78 38 6 34 44+34B10700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50 30 6 14 36+14B108005X 养成教育16 16 8 8B108006X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40 16 24 8+12 8+12 B1080080 创业教育32 32 32 B108007X 军事理论36 36 16 20必修课小计348 224 24 100 58 74 94 70 20 32 选修选修课一20 20 20选修课二20 20 20选修课小计40 40 20 20 人文社科类素质课合计388 264 24 100 58 74 114 90 20 32续附表2:教学进程表 2课程集中考试学时分配学期、学时种类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总计讲课课内实验(践)实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专业基础课必修C102001X 机械制图A 1,2 120 120 52 68C1020120 模具概论20 20 20C1020130 金属工艺学(冷加工)28 28 28C1020030 机械CAD制图32 16 16 32C1010520 电工技术 3 48 40 8 48C1010530 电子技术 4 48 40 8 48C1020050 理论力学 3 48 48 48C1020060 机械原理 3 48 44 4 48C1020140 金属学与热处理 3 52 52 52C1020080 材料力学 4 50 48 2 50C1020090 机械设计 4 52 48 4 52C1020280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30 30 30C1020100 液压与气压传动 5 48 40 8 48 C1020110机械精度设计及检测基础32 28 4 32专业基础课合计656 602 54 72 128 196 180 80专业课必修D1020040 锻造工艺学34 34 34D1020050三维数字化设计(Pro/E)44 20 24 44D1020100 塑料机械 5 30 30 30D1020110 金属塑性成形设备与控制6 32 32 32D1020120 压铸工艺与模具 5 32 32 32D1020130 冲压工艺学 5 38 34 4 38D1020140 模具数控加工基础32 32 32D1020150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6 44 40 4 44D1020160 模具制造工艺 6 36 32 4 36D1020170 材料成型CAE 32 12 20 32D1020180 专业外语24 24 24 必修课小计378 322 56 34 44 132 168选修选修课一24 24 24选修课二24 24 24选修课三160 160 160 选修课小计208 208 24 24 160 专业课合计586 530 56 34 44 156 192 160合计总学时2332 1946 170 216 308 498 470 416 236 212 32 160 集中考试门数22 3 3 5 4 4 3 0 0 课程门数54 7 11 10 10 7 7 1 1附表3: 专 业 选 修 课 目 录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总学时 讲课 实验 备注 1 D3020040 数字化设计与仿真 36 36 2 D3020050 工业机器人基础 24 24 3 D3020060 挤压工艺与模具 36 24 12 4 D3020070 快速成形与快速制模 36 24 12 5 D3020080 材料成形原理 28 28 6 D3020330 材料加工CAE 24 24 7D3020340企业管理基础 24 24 总 计20818424附表4: 实 践 教 学 进 程 表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学期 周数 场所 1 B1020080 入学教育 一 1 校内 2 B1080090 军训 一 3 校园 3 F1020010 金工实习 四 2 工程训练中心4 B1080100 劳动实践课四 1 校内 5 F1020140 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五 2 设计室 6 F1020020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五 3 设计室 7 F1020330 锻模课程设计 五 2 设计室 8 F1020340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 六 3 设计室 9 F1020130 Pro/E 实训六 1 模具三维设计实验室10 F1020030 液压传动系统课程设计 六 2 设计室 11 F1020090 生产实习 六 2 校外实习基地 12 F1020040 数控实训周 六 1 现代制造与加工技术训练中心 13 B1080110 就业需求调查 六 1 校外14 F1020110 毕业设计(论文) 七 13 校内\校企 15 F1020100 毕业实习 七 2 校外实习基地16 B1020120 毕业教育 八 1 校内 17F1020120就业实习 八 10 校外实习基地总 计50注:本专业四年内实践教学环节占总教学工作量的比例: W X =128周;W S =50周;W K = 78 周;W D =Nn W K =2292216170+ W K =13.14周;S=XD W W W +S =12814.1350+=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