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汇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编制二○○五年十一月目录1、前言2、信管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南3、关于2006届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有关事项的说明4、关于2006届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时间安排5、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管理专业本科英文期刊阅读指南6、附件1:开题报告写作规范7、附件2:毕业设计指导记录表8、附件3:应该如何撰写文献综述9、附件4:文献综述中的问题10、附件5:文献综述范文11、附件6: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前言通过毕业设计与论文阶段的系统实践,使学生巩固和充实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信息管理中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掌握信息管理工作所应具备的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外文翻译、文献综述、系统开发、分析论证、写作表达等最基本的技能。
这本编辑的关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相关资料集和有关的要求,希望有助于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阶段的各项任务。
1、2006届信管专业学生毕业阶段的总的进度安排,在第3、4项资料栏目中列出,希望大家严格按照这个进度安排开展各项工作。
2、信息管理专业本科学生英文期刊阅读指南,主要列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外文期刊数据库的专业刊物。
希望大家在选择和翻译外文资料时,一定要选择外文专业期刊杂志,不要选择外文书刊翻译,翻译的内容与你所做的毕业论文内容有一定关系,并在你的论文撰写内容和参考文献中,应有所体现。
3、关于文献综述的撰写要求、撰写技巧和方法已在附件3、附件4中列出,并在附件5列出一篇文献综述范例。
希望大家在撰写文献综述时,一定要参考五篇以上的文献,不然就不能称为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涉及的文献内容应在你撰写的论文内容和参考文献中有所体现。
4、关于外文翻译,请大家关注翻译的技巧,主要在关键词、关键段落的专业术语上要翻译准确,在一般的句子上能够正确地表述其含义,语句通顺,符合中国人理解和阅读的习惯。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05年11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信管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南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
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实现本科培养目标,从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严格、科学和规范化管理出发,对管理学院信管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做如下规定。
一、目的与意义1. 毕业设计(论文)是在校学习期间最重要的综合性能力培养环节,可以综合检查学生所学知识的理论深度、知识结构和运用水平及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要求学生巩固和充实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实际领域的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利用信息技术来实施方案的基本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掌握应具备的系统调查、收集资料、查阅文献、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写作表达等基本技能,为走上工作岗位后独立开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1.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与社会、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等实际任务相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来自实际任务的选题应在80%以上。
选题的难度和工作量应适合学生的知识、能力、相应的实验条件和毕业设计所规定的时间;也可以选择符合学生专业方向的模拟性质的题目,但要“假题真做”,尽量结合专业实际。
2. 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应属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范围,整个毕业设计由两大部分组成:(1)选题内容的分析、设计和实现;(2)论文撰写。
毕业设计必须体现本专业的特色,有利于巩固、深化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3. 理论结合实际,注重实用性,选题应有一定的实用背景。
4. 选题不宜过大,应以学生能在毕业设计期间独立完成的深度与工作量为度。
学生应该有一个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以达到全面训练的目的。
原则上一个学生一个课题,完成大课题中的子课题的学生应对整个课题有全面的了解,但要各有侧重,要能反映出各自的水平。
5. 在符合前三者的条件下,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体现专业发展方向的课题或者运用新技术来完成课题,以凸显先进性。
6. 毕业设计(论文)方向或课题由指导教师申报,向全体学生公布和介绍。
课题的确定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学生填写选题志愿,由学院根据学生志愿和教师的意见,经主管院长审定后,最后确定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
三、指导老师1. 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要由具有讲师或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由助教任指导教师时,应有副教授以上的教师参与指导。
2. 指导教师应认真、及时地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任务书的内容包括课题的内容、基本要求、重点研究问题、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它要说明的问题(如进度要求、应达到的系统功能要求、推荐方案等)。
3. 指导教师应具有明确的指导计划,抓好关键环节的指导,加强阶段检查;每周至少对学生进行一交答疑和检查,回答问题,解决困难,认真指导论文写作,并记载检查结果。
指导毕业设计期间,教师外出不得超过两周,外出时应该委托一名教师临时负责指导。
4. 需要在工厂或校外其它单位进行的毕业设计,可聘请该单位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参加指导工作,但学校必须派教师参加立题、检查和答辩,确保论文质量。
5. 在毕业设计期间,教师不仅应负责业务指导,还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负起责任,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请假制度,不得放任自流。
要注意言传身教,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四、毕业论文(设计)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须按以下程序进行: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答辩——归档1. 开题报告学生在调研、充分理论工作目的的基础上,经开题报告检查后方可进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其程序是,题目一经选定,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学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开题。
开题应在选题后2周之内完成。
开题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1) 选题依据。
学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搜集,查阅有关文献资料,阐明所选课题在其所属领域的发展现状、对其进行研究开发的价值和意义;(2) 要达到的目标。
学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说明拟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目标、功能、环境和系统边界等),以及拟提交的成果形式;(3) 研究方案。
学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说明为实现设计目的涉及到的理论基础及拟采用的方案;(4) 计划进度。
将设计任务进行科学的分解,将分阶段完成的任务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定出阶段成果形式,以便于指导教师的指导与检查。
开题报告检查应着重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学生是否已充分理解课题的内容和要求;工作计划是否切实可行;是否具有课题所要求的实验条件等。
各指导教师对各自指导的学生进行开题审定,并根据学校对毕业设计要求写明指导教师意见。
管理学院组织开题报告会对各教师指导组进行抽查并签署意见,指导教师将开题报告最后收齐交管理学院教科办登记入册。
开题检查不合格得,必须在一周内重新完成。
开题报告的格式参见附录1。
2. 中期检查在毕业设计进行中间进行,检查结果要求书面记录下来,作为论文最终评判考核的依据之一。
中期检查的要点为:(1)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进度是否符合任务书的要求;(2)已完成的毕业设计任务的质量检查;(3)教师的指导是否到位;(4)学生提交文献综述、外文原文和译文,指导教师检查文献综述和译文完成质量。
(文献综述写作注意事项参见附件3、附件4,文献综述范文参见综述5)。
(5)在整个毕业设计期间,学生应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指导教师则负责对被指导学生的指导。
期间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指导工作要求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填写《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记录表》。
在中期检查完成后,应认真、及时地填写中期总结(《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记录表》格式见附件2)。
3.软件系统验收软件验收在完成任务书所规定的软件系统后进行。
检查要点为:(1)学生完成的软件系统在功能设计、环境设计和系统界面设计方面是否合理,数据是否完备可靠;(2)学生现场演示操作;(3)检查学生是否按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完成软件系统。
软件系统验收未通过的学生不允许参加论文答辩,限期整改。
4. 论文验收论文验收在论文答辩前一周进行。
见检查要点为:(1) 指导教师审阅论文是否规范;(2) 内容是否符合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3) 是否按毕业设计任务书完成全部工作。
论文验收未通过的学生不允许参加论文答辩,待修改合格后参加学院组织的二次答辩。
五、毕业答辩组织1.学院答辩委员会由5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学院答辩委员会主任,教学科长担任秘书;答辩小组由不少于3名具有讲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教师组成,其中至少有2名具有高级职称,且小组教师的擅长方向应能覆盖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3名小组成员中可指定一名组长和一名秘书做答辩记录。
需聘请校外人员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时应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批准。
2. 答辩小组以协商或投票方式给学生评出成绩,一个专业或班级分设几个答辩组时,要统一考虑分组论文水平和成绩评定的一致性。
3.学生必须在答辩前3天将毕业论文全部材料(含电子版)和指导教师评语交学院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把材料转给合适的评阅教师审阅,评阅教师要写出评语并给出成绩。
4.每个学生答辩时间为30分钟左右,要出示有关报告、图表、数据或实物,自述设计的主要特点、分析和计算的主要依据与结论、设计中的体会和改进意见。
自述应在15分钟左右完成,以便考核学生的组织与表达能力。
5. 答辩会上的提问应围绕毕业设计课题进行。
重在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六、毕业论文的规范1. 毕业论文的组成A、封面;B、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议;C、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D、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E、指导教师评阅意见;F、评阅教师意见;G、答辩小组评阅瞥见;H、中文摘要;I、英文摘要;J、目录;K、正文;L、参考文献;M、附录。
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按要求填写。
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两行书写;任务书由导师填写,装订于指定位置,教师签字后生效;开题报告由学生认真书写,经指导教师签字后的开题报告有效;摘要中文摘要字数应在400字左右,包括论文题目、论文摘要、关键词(3至5个),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要相对应;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摘要、正文主要层次标题、参考文献、附录等;外文原文与翻译要求翻译的原文是论文的参考文献,或与论文密切相关的资料,原文应不少于15000字符(15000字符大体相当于16开版面、5号字的文献5页);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的,以近期发表的杂志类文献为主,图书类文献不能过多,且要与论文工作直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