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双通道单刀双掷模拟开关的设计姓名:黄丽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指导教师:贾护军20090101摘要本论文选题来源于公司的一个研发项目,设计的是一款低压、单电源供电的双通道单刀双掷模拟开关。主要应用于通信系统和便携式电池供电设备中,如音频/视频信号切换、电池供电应用等。单刀双掷模拟开关电路的设计包括四个模块:MOS开关电路、驱动电路、缓冲电路和ESD保护电路。在MOS开关的设计上,设计了一款开关时间不同的双通道MOS开关,并对传统的衬底偏置进行了改进,更好的满足了设计的要求;设计了一款高效的开关驱动,该驱动电路能产生两路互补信号控制开关电路的通断,且实现了先断后通的切换方式;提出了几种缓冲电路的设计方案,有效地消除了噪声;提出了几种静电保护方案,能有效的防止静电放电对工作电路造成的损害。仿真结果表明,本设计实现的芯片开关速度快(toN:43ns;tow:3ns),切换时间短(5ns),电荷注入低(QNo:310C;QNc:110C),导通电阻低(RNo:0.91fl;RNC:O.65Q),都达到了相应的设计要求。
关键词:模拟开关单刀双掷双通道ESD保护AbstractThedesignoflow·-voltagesingle·-supplydualSPDTanalogswitchispresented
in
thisthesiswhichcomesfromanengineeringpracticeproject.Thechipismainly
appliedincommunicationsystemsandportableproducts.Forexample,audioand
videosignalrouting,battery-poweredsystems
and
SOon.
FourmodulesaleincludedintheSPDTanalogswitch,forexample,MOSswitch
circuit,drivercircuit,buffercircuit,andESDprotectioncircuit.ThedesignofadualchannelMOSswitch,oneNOswitchandoneNCswitchwithdifferentswitchingtime,
ispresentedinthethesis.Andthesubstratebiasisdevelopedbasedonthetraditionalmeansinordertoachievetherelevantdesignindexes.Thenthedesignofahigh
efficiencyswitchdriverisfinished.Thisdrivergeneratesapair
ofcomplementary
signalstodrivetheMOSswitchandmakesthebreak--before··makeswitchingis
available.Severalschemesofinput/outputbufferdesignaleputforward,and
theycall
effectivelyeliminateinputnoise.ThenseveralsolutionsoftheESDprotectionareadvanced,andthecircuitiswellprotectedfromthedamagecausedbyESD
by
insertingESDprotectionmodulesbetweenpads.ThesimulationresultSshowthattherelevantdesignindexesofthisdevicehave
beensuccessfullyachieved,suchasfastswitchingspeed(tON:43ns、toFF:3ns),short
break-before-makeinterval(tD:5ns),lowchargeinjection(Qso:310C,QNC:llOC),
andlowon—resistance(Rso:0.9lQ,RNc:O.65n).
Keywords:AnalogSwitchSPDTDualChannelES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位论文创新性声明秉承学校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科学道德,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的法律责任。本人签名:亟~殛豸日期.趁出!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查阅和借阅论文;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同时本人保证,毕业后结合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再撰写的文章一律署名单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本人签名:垒∑孟蓥日期:望丝2。主,罗
导师签名:日期: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本选题来源于公司的一个研发项目,具有明确的应用需求背景和工程实用价值,设计了一款低导通电阻、低压、单电源供电的双通道单刀双掷模拟开关。它采用TSMC0.359mCMOS工艺进行设计,利用CadenceEDA的HSPICE对电路进行模拟仿真。在分析MOS管电学特性和MOS开关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并设计了MOS开关电路、驱动电路、静电保护电路和缓冲电路。HSPICE仿真结果表明,该器件具有良好的开关特性:开关速度快(toN=43ns、toFF=3ns)、电荷注入I'氐(QNo=310C,QNc=110c)、切换时间短(tD=5ns)、导通电阻低(RNo=0.9lQ,RNc=0.65f2)。它与国产的同类型模拟开关相比,速度更快、导通电阻更低。
1.1微电子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自从1947年发明半导体晶体管,1958年第一块半导体集成电路诞生,微电子技术经过半个世纪的高速发展,向人们显示出微电子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微电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人类不可短缺的“粮食”。美国半导体协会把半导体技术(主要是集成电路——.IC)称为美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器。过去30年世界上有多少产品销售价格每年降低30%?只有一种——半
导体。微电子技术既是基础,又是高科技。进入21世纪,微电子技术仍将飞快地向前发展。
1.1.1微电子技术发展水平自从IC诞生以来,IC芯片的发展基本上遵循了Intel公司创始人之一的GordonE.Moore1965年预言的摩尔定律。该定律说:芯片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
数目每18个月便可以增加一倍,芯片集成度18月翻一番。这被视为半导体技术前进的经验法则。换句话说,工艺技术的进展对IC集成度的提高起到乘积的效果,使得每个芯片可以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急剧增加,其CAGR(累计平均增长率)达到了每年58%,即三年四番(1.583=4)。1978年时,人们认为光学光刻的极限是1微米。而发展到20世纪末,人们认为光刻的极限推进到O.05微米,即50纳米。可以这样说,摩尔定律的尽头就是光学光刻的尽头。2000年,摩尔博士在回答提问时说,摩尔定律10年不会变,最高可以突破O.0359m,即35rim,预计到2010年到2012年之间技术会达到成熟。表1.1是从1995年到2010年世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趋势。2双通道单刀双掷模拟开关的设计表1.1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趋势(1995年一2010年)年份19951998200120042007
2010
最小线宽/LLmO.35O.25O.18O.130.10.07
逻辑晶体管数/cm24×1067×10613×10625×10650×10690×106
(成本/晶体管)/毫美分1O.50.2O.1O.050.02最多互联线层数4—555—666~77~8
点穴缺陷数/m224016014012010025
最少掩膜数182020222224
ASIC芯片尺寸/删n245066075090011001400
年份19951998200l200420072010
电源电压(台式机)3.3
2.51.81.51.2O.9
芯片I/O数90013502000260036004800
从表1.1看出,预计到2010年最小线宽将达到O.07p,m。技术代发展为:O.35岬一÷0.18岬叶O.13IJm"-*0.10岬一0.079in。
经过几年的实际进展,美国半导体协会(SIA)又重新修订了半导体技术发展规划,从1997年至2010年,对技术代又补充了两代,一是在0.18ttm和0.13哪之间加了一代O.15岬,另是在O.07I_tm之后又增加了一代O.05岍,基本上都是提前了一年。目前集成电路的主流技术为8英寸0.251.tm,而12英寸O.18rtm技术也已经成熟,0.15Ⅲ'n、O.131am产品已经开始投产,正在向0.101ma前进,并且发展速度总是比预计的还要快。
1.1.2微电子技术发展方向21世纪初微电子技术仍将以尺寸不断缩小的硅基CMOS工艺技术为主流。随着IC设计与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系统集成芯片将称为发展的重点,并且微电子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将会产生新的技术和新的产业增长点。主流工艺——硅基COMS电路硅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展。一方面是硅圆片的尺寸愈来愈大,另一方面是光刻加工线条(特征尺寸)愈来愈细。从硅片尺寸来看,从最初的2英寸,经过3英寸、4英寸、5英寸、6英寸发展到当今主流的8英寸。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252条8英寸生产线,月产片总数量高达440万片,现在还在继续建线。近几年又在兴建12英寸生产线,硅原片直径达300ram,它的面积为8英寸片(①200mm)的2.25倍。1999年11月下旬,有摩托罗拉与InfineonTechchnologies联合开发的全球首批300mm原片产品面市。
该产品是64M位DRAM,采用的是0.25I.tm工艺技术,为标准的TSOP封装。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