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奇效止痒汤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症60例

奇效止痒汤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症60例

文章编号:1001-6910(2008)06-0049-01临床报道
奇效止痒汤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症
60例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关键词:奇效止痒汤/治疗应用 皮肤瘙痒/中医药疗法中图分类号:R27511 文献标志码:B
皮肤瘙痒症主要表现为遍体瘙痒,而无疹疥,搔之痒不止,令患者痛苦无比。

奇效止痒汤系祖父黄明
志教授生前所撰写的《效蜂集选方》中的验方之一。

2004205-2006205年,笔者运用该方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症6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35岁;病程最短半年,最常20年。

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内服奇效止痒汤,严重者可配合外治。

基本方:何首乌15~30g,胡麻仁15g,石菖蒲10g,威灵仙10g,苦参10g,生甘草6g 。

加减:头面痒疹者,加菊花、白芷;妇人经期痒甚者,加牡丹皮、赤芍、桃仁、红花;经年不愈者,加丹参、晚蚕砂;血虚者,加四物汤;阴亏者,合增液汤;湿重者,加苍术、车前子;痒有定处者,加皂刺、白蒺藜;周身均痒者,加麻黄、凌霄花;下肢重者,加四妙散;阴痒者,加土茯苓、蛇床子。

若配合洗浴治疗该病,本方加艾叶即可。

半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3个疗程。

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瘙痒症状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

有效:瘙痒症状明显减轻或一度消失,但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仍有一定程度的反复。

无效:瘙痒症状及程度无改善。

4 结 果
痊愈43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占92.0%5 病案举例
患者,女,12岁,1998208230初诊。

主诉:周身
瘙痒4年。

现病史:4年前患儿因感冒后出现皮肤瘙痒症,周身皮肤无疖及斑疹,皮肤划痕征阳性,纳差,小便黄,大便干,入夜痒甚,舌质红,苔白腻,脉弦细。

曾至上海等地诊治,按“神经性皮炎”、“泛发性
湿疹”等治疗无效。

诊断:痒疹(血虚风燥型)。

治疗:予以养血活血、祛风止痒。

方药:奇效止痒汤加麻黄6g 、凌霄花15g 。

6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煎第3次过滤取汁加温水药浴。

服药6剂后,4年的痛苦顿失。

随访1年无反复,病告痊愈。

6 讨 论
皮肤瘙痒症现代医学多于以抗过敏或激素治疗,但疗效并不令人满意。

祖国医学认为,该病属于“风骚痒”、“痒风”、“血风疮”范畴,主要表现为痒,病因多责之于风、湿、热、虫及血虚5种因素。

风胜致痒多表现为“急、快、游、干”等特点,即起病急、变化快、游走性强,皮肤多为干性。

湿胜致痒、热胜致痒、虫浊致痒各有特点,本方适用于血虚致痒及泛发全身,皮肤干燥,病程长等为特点。

方中何首乌养血润燥,可疗血燥生风之瘙痒,近代医家张山雷《本草正义》云:“此能补阴,则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亦其所宜”。

胡麻仁甘平,补肺气,益肝肾,润五脏,刘河间云:“麻子谷(胡麻仁)而治风,治风先治血,血活则风散,胡麻入肝益血,故风药中不可缺也”。

威灵仙祛风除湿;石菖蒲辛行上升,苦行下降,香能透窍,而温则流行,故可以散风活血;苦参有祛风杀虫,燥湿止痒之功;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共奏养血润燥、祛风活血之功。

随症加减,取效明显,实为治疗皮肤病之良方,万勿轻视。

收稿日期:2008201208
(编辑 侯勇谋)
欢迎订阅2008年《中医研究》
《中医研究》杂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

从1988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报道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的办刊方针,注重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指导性,传播新思路、新方法、新成果、新进展,是我国中医药界创刊早、发行量大、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学术影响的国家级中医药期刊。

本刊主要栏目有学术探讨、发展论坛、经典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针灸经络、综述等,读后可使您掌握最新信息与治疗方法,成为您学习中医
药、研究中医药,不断提高临床及研究水平的良师益友。

《中医研究》(月刊,国际开本,6页),年每册8元,全年册,共56元。

各地邮局办理订阅,邮发代
号363。

国外代号M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城北路号。

邮编5。

电话(3)6635。

电子信箱z z yyj @y 或z zyyj@。

9
4 中医研究 2008年6月 第21卷 第6期 T C M R es .June 2008Vol .21No.6 8
:A4420074.0127.0:-10:1111:7:40004:0712270:g ah oo g to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