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组织行为学52试题及参考答案

自考组织行为学52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10月自考组织行为学00152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绪-34
2.C 1-47
3.C 2-65
4.D 2-71
5.A 3-91
6.D 3-93
7.B 3-93
8.B 4-115
9.A 4-117
10.C 5-113
11.C 5-137
12.D 6-141
13.A 6-143
14.B 7-160
15.D 7-163
16.A 8-185
17.D 8-187
18.B 9-199
19.C 10-211
20.C 10-213
21.D 11-232
22.A 11-238
23.B 绪-30
24.A 绪-39
25.A 1-44
二、多项选择题
26.ABCD 1-53
27.ABDE 2-65
28.BCE 5-138
29.ABD 7-165
30ACDE 绪-31
三、名词解释
31.个性倾向性:1-59
是指个体在和客体实现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对事物所持有的看法、态度和倾向。

具体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等。

32.角色直觉:3-92
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在特定情境中应该如何表现的认识和了解。

33.矩阵制组织结构:7-170
在组织结构上,把既有按照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关系的结构,称为矩阵制组织结构。

34.学习型组织: 9-202
是指通过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扁平化、符合人性并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35.内激励:11-244
内激励是指由内酬引发的、源于工作任务本身的激励。

四、简答题
36.简述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4-112
1、传递信息
2、推进了解
3、控制行为
4、协调关系
5、帮助决策
37、简述罗宾斯的冲突过程五阶段模型6-147
阶段一;潜在的对立或不一致
阶段二:认知和人格化
阶段三:行为意向
阶段四:行为:
阶段五:结果
38.简述组织文化创建的传播执行阶段的工作内容。

8-192 利用全部传播媒介,发动传播攻势,将规划传播到每一个人;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加以整理后重新传播;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加大对规划的解释;建立文化倡导者和文化执行者之间的信息通道,让信息双向沟通;成立进行协调的组织机构,解决执行中的矛盾;扶正祛邪,引导舆论与行为。

39.简述领导职权的来源。

10-213
法定权:指组织内各领导职位所固有的合法的、正式的权利奖赏权:指提供奖金、薪酬、表扬、升值等的权力。

惩罚权:指通过精神、情感或物质上的威胁,强迫下级服从的权力。

40.简述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

绪-30
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归属于某一个或某几个群体,组织中的群体既具有完成组织目标的作用,又具有协调人际关系、满足个体心理和行为需求的功能。

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包括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影响群体行为的因素、沟通、团队建设、群体冲突及管理等。

其目的在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人际管理和沟通水平,增强群体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五、论述题
41.联系实际谈谈管理者如何在工作中有效开展情绪管理。

2-77
情绪指的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的状态,情绪劳动是指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令组织满意的情绪状态。

几乎所有的工作都会要求和期望员工加入某种程度的情绪劳动,当一项工作需要与更多的人交流和接触时,对情绪劳动的要求便会更多,积极的情绪让我们的工作效率更高,绩效更好,而消极的情绪会让我们效率较低,绩效更差。

对于管理者来说,应随时关注企业组织情绪的转变和演化,合理管理和引导组织情绪,让情绪来激发出员工的激情,实现组织目标:第一:情绪观察,把握情绪动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置专门的负责情绪管理的岗位或者具有情绪管理职能的岗位,承担组织的情绪管理职责。

第二:和谐文化,理顺组织情绪。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人本”,“人本”的核心是尊重。

因此,企业应创造良好轻松的工作环境来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企业文化,以此来理顺组织情绪,并在企业中形成主流的积极情绪。

第三:即时奖励,引导情绪走向。

在员工有良好的工作表现时应立即给予奖励,等待的时间越长,激励的效果越差。

管理者只要多花一些心力,员工的情绪就会受到莫大的安慰和鼓舞,从而使工作热情大幅提升。

第四:引入eap,疏导不良情绪。

比如设置放松室、发泄室等缓解员工的紧张情绪;
设置一系列课程开展压力管理、工作与生活协调、自我成长等专题的培训等。

引入eap,将有助于提高员工绩效,提高组织管理效能。

总之,企业情绪管理应从员工本身的情绪诉求出发,了解员工、关怀员工、激发员工,把以人为本作为情绪管理的核心理念。

通过组织情绪的管理,引导正面情绪、疏导负面情绪,将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激情,也是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

42.联系实际谈谈在管理中应该如何应用强化理论。

11-241
强化理论是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教授斯金纳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本身就会采取行为作用与环境,当行为的结果有利时,这种行为就重复出现,当行为的结果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

管理者在实施强化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要有一个目标体系,目标是个强化物,能强化员工的行为。

第二,要采用渐进法,就是把一个鼓舞人心的长远目标分解成几个阶段,逐步完成,即大目标小步子,以增强行为转化
的信心。

第三,及时反馈信息,信息的及时反馈,能使员工了解自己行为的结果,以便及时修正行为、及时强化行为。

第四,员工个人需要的满足。

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而动机是由需要激发的,要不断满足员工的需要,以强化其行为。

第五,因人而异。

对不同个体采取不同的强化措施,以获取最佳效果。

第六,奖惩结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结合、定期奖励和不定期奖励结合、定值奖励与不定值奖励结合。


01.
02.
03.
我们应该看到生活前进的方向,努力前进。

而不是在自怨自艾,同时还把消极的思想传递给别人。

这样的人呢,一遇到困难便停滞不前,巴不得别人来帮他一把。

本来你是积极向上的,可是如果受到这种人的影响,那么你也很有可能会变成这样的人,所以应该警惕。

04. 斤斤计较的人
凡事都斤斤计较的人,看不到远方的大前途,一味把精力放在小事上。

比如两个人去吃饭,前提是AA制。

然后饭吃好后他多付了5毛,最后他说我多付了5毛,你抽空给我吧。

如此计较的人,失去了知己,也不会有很大的前途。

05. 不会感恩的人
你善心地帮助了他,可是他却不以为然,而且还想当然的认为这是应当的。

多次地帮助,换来的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语,更有甚者,还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真是吃力不讨好。

06. 自私自利的人
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想怎样就是怎样,也不会考虑大局,只为自己的感受。

这种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私利会不择手段。

如果看完以上的描述,你的脑海里冒出一张张熟悉的脸,显然,你正在被人日复一日地消耗着。

这种消耗绝对可以毁你于无形之中。

这些方法带来阳光
那么,如何给自己搭建一个严严实实的保护网,让自己始终正能量爆棚,每一分钟都是恣意的阳光呢?跟着我们下面这五步做吧!
他们继续往前走。

走到了沃野,他们决定停下。

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过来了。

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好奇的朋友问到:
“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
呢?”另一个笑笑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
相反的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灵的深处,任何风都抹不去的。


朋友之间相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

在日常生活中,就算最要好的朋友也会有摩擦,也会因为这些摩擦产生误会,以至于成为陌路。

友情的深浅,不仅在于朋友对你的才能钦佩到什么程度,更在于他对你的弱点容忍到什么程度。

学会将伤害丢在风里,将感动铭记心底,才可以让我们的友谊历久弥新!
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时的舒解剂;
是我们压力时的流泻口,是我们灾难时的庇护所;
是我们犹豫时的商议者,是我们脑子的清新剂。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大家都要牢记的:
“切不可苛求朋友给你同样的回报,宽容一点,对自己也是对朋友。


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

”。

相关主题